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探究性学习整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s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力普及,其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被运用到更为广泛的领域。素质教育的普及以及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实施,向我国教育事业的传统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合当前高速发展的教育事业。本文在此背景下,论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学科中运用的实效性。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小学 科学学科 探究性 学习 整合
  小学科学学科新课标明确要求科学课教师通过传授学生科学知识让学生充分认识生活周围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并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合理看待身边发生的问题,逐渐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电脑等通讯设备开始进入教育教学中,这些信息设备能够有效帮助教师灵活安排教学课程,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演示动画效果,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以及理解力
  小学生喜欢新奇的事物,天性好动,而有些科学小实验比较抽象,小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意外,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信息技术就有了用武之地。使用多媒体可以将一些动态和静态效果进行直观演示,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按照教学大纲,将比较难以理解的教学知识通过图像、文字等呈现在投影仪上,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化解为形象有趣、非常容易理解、记忆以及掌握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比如在学习认识温度和温度计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将温度的上升和下降充分演示一遍,这样学生就能够非常直观地明白,零这个节点是温度的分界点,液柱在零以上温度就比较高,而液柱在零以下温度就比较低。这样形象直观的演示,学生对温度和温度计就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对科学学科充满了好奇心,增强了学习兴趣。在实际科学教学过程中,有时可能会有一些科学小实验需要做,比如研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的现象,但是实际实验需要用到很多工具,还需要蜡烛等比较危险的物品,教师如果实体操作,很容易由于没有空隙照看学生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所以,我们不提倡教师在不能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在教室内进行实验操作。这种情形下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课下将实验过程制作成动画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步骤播放,在播放过程中通过暂停来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步步迈入教师的教学步骤设计中,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能力,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
  众所周知,科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观察力,而观察力的提高有助于科学知识的学习。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在做实验的时候需要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高度集中,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进行实验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使用,使得在实际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即使不做实验也同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如在学习搭配食物课程时需要称食物的重量,使用电子称只能够让前排的学生看见食物的重量,后排的学生就看不到了。这个时候如果配合实物展台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同时还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维护了课堂纪律,每位学生都能看到,后排学生也不会因为看不清站起来扰乱课堂秩序。
  小学科学教学中有很多抽象难懂的知识,传统教学方式不但不会解决问题还可能会使学生更加困惑不解,不利于知识的传授、学习。而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则能够很好地化解这一现实性问题,将科学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提高学生的探索积极性以及喜悦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将一些抽象的现象通过动画形式直观化,让学生在充分看到、感觉到的情境下学习,突破了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比如在学习日食和月食的形成过程时,科学教师就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日食和月食的过程利用画面展现给学生,中间加以合理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学习重点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帮助教师高效传达课堂知识,在小学科学学科中效果尤其显著。小学生爱动、易被感染、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小学科学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科学课程创造合理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比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将航天员和航天飞船、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以及其他天体等都设置在画面效果中,通过远近层次的不同为学生创设合理的视觉效果:遥远的星空下,坐着航天飞船的航天员隐隐出现在天边,在他们身后,是众行星以及一望无际的星空,可以在中间添加一些比较恰当的音乐,这样就形成了一副完美的动态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及感官刺激激发了学生浓烈的好奇心,会在心里有疑问:那么美丽的星空是怎么形成的?人类是如何探索星空的?等等,这就无形中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迫切想要知道心中的疑问,为后面科学知识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通过教学情境的合理创建,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为学生创设积极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能够为学生演示动画效果,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以及理解力;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能力,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方式,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以及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科学协作精神,将传统教学理念由教师"教"转变为学生"学"。
  参考文献:
  [1]谈大福.小学科学学科网络教研实践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樊少飞.论如何高效进行农村小学科学学科演示实验教学[J].课堂内外(教师版)
  [3]那英文.小学科学学科生命教育之我见[J].成才之路
  [4]文继胜.浅谈小学科学学科学习兴趣的培养[J].剑南文学(下半月版)
其他文献
摘要:。《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指出,使学生清楚地、准确的理解基本概念,对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将抽象、琐碎的概念弄清楚就越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初中化学概念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 概念 教学  初中化学是学生第一次全面接触和了解化学的开始,也是奠定良好的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指出,使学生清楚地、准确的理解基本概念,对
摘要:生物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又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所以,在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把课堂中的知识内容和生活进行紧密的连接,将生物知识中的生活化体现出来。所以,怎么将生物中的生活化体现到课堂中也成为了目前普遍被  高中生物教师们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生活化 高中生物 教学  今年四川省实行了新课程改革,按照《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内容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在
本文考察了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以放松管制为导向的股权分置改革,认为改革从逻辑上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提出了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建议和主张。
摘要: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学生心理素质评价工作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改变现象、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育理念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生心理素质评价 重要工作 特性及意义 促动效能  开展学生心理素质评价工作是抓好基础教育,实现教育目标,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心理素质评价对其他素
摘要:在社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生物学的教学已经不简简单单是一门科普科学的普及而是社会发展的必需,本文将就高中阶段的生物学习简单的探讨一下在生物学科中的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以及交叉学科的解题策略。  关键词:生物 数学 计算 学科交叉  在高中教学中,把生物划分为理科科目,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发现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各有一定的研究内容而又相互依赖、互相交叉。此外,生命作为一种物质运动形
制度刘亚洲:甲午战争日本的胜利是制度的胜利,大清帝国的失败是制度的失败。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唤醒了清朝的同时也唤醒了日本。中日两国同时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但两
一.从认知角度改变、加强观念  关于生物学科的学习,由于受升学比分的影响,被大家甚至包括许多其他科目的老师称之为豆芽科、副科,所以学生不够重视。面对学生,我经常把目前初中的生物学科比作是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量微,但必不可少!如果从升学的角度来看,虽然只有20分,但这20分很容易得,滴水成海,丢了实在可惜;从生活的角度来说,生物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更何况,念书升学都是为了生活,学好生物,更能"学以
期刊
2012年7月21日22:00-23:00重庆盘龙出现了180.9mm·h-1的极端强降水,这在西南低涡暴雨中比较罕见的.通过对雷达资料的分析,发现此次极端强降水过程中有近于中气旋强度的中涡
摘要: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既是管理者,又是引导者,更是服务者。本文就辅导员工作的一些现状进行研究,就作者的一些经验提出了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  教育,始于授业,却从来不至于教书。  五年的辅导员工作,让我清醒的认识到,当好辅导员非常具有挑战性,这是一种为人师的责任,更是一种神圣的使命。  在还是学生的时候,辅导员老
期刊
素质教育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化学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就是弃旧扬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创新不仅仅是发现那些前人未曾发现的东西,也包括对于自己来说是新鲜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化学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要结合本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