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来源 :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u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层教学依据因材施教和可接受性原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全面地解决了“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两难状况,客观有效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需求,从而使班级里所有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下文以课堂教学为例,结合笔者多年从事英语教学的实践,探讨初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实施策略。首先通过调查、测试、谈话等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主要是学习能力强、自觉性高的学生。 B层则是成绩一般、思路不是很活跃的中等生。 C层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学困生。
  一、 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1. 分层施教
  不同课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笔者尝试了对不同课型采取分层设计教学任务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以阅读课举例说明。
  第一层面的阅读理解题:这是针对C层学生而设计的题目,可以从阅读课文中直接找到答案,要求C层学生识别事实,只需要读懂字面意思。做对了就及时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第二层面的阅读理解题:这是针对B层学生提出的理解和推理题,需要B层学生对语言事实做出解释,说明原因,找出字里行间的隐含意义。
  第三层面的阅读理解题:这是针对A层学生提出的对课文的深加工和应用,要求归纳文章的观点并作出评论,这需要A层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题外发挥。提问时注意必要的铺垫,形成阶梯,以利于中、下层学生回答。这样一来,既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比如,在教Go for it! Unit 9 Section B 3a Who invented tea? 时,我就分层提出这样一些问题: ① What is the article about? (C层回答) ② When was it invented? (B层回答) ③ Who was it invented by? (C层回答) ④ How was it invented? (B层回答) ⑤ Do you think it is the most helpful invention? Why? (A层回答)
  通过这些与教材内容、学生层次相配套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人人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基础差的学生做些相对简单的活动,回答简单的问题,而基础好的学生做些相对复杂的活动,回答较难的问题。这样头、尾、中兼顾,面向全体,又顾及个体,一些平时不常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由于受到能回答问题的鼓舞,也积极活跃起来了。这也正是我们在教学上一贯提倡的“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宗旨所在。
  2. 分层作业
  英语教师往往教几个班,一提到作业,不少老师怨声载道:每天批改几十人的作业本,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如果再遇到一些学困生的作业,要么是一塌糊涂,要么是通篇全抄,你教师再生气,再花功夫,效果却不尽人意。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布置作业时采用作业分层的方法。平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布置作业时都各有侧重点。 A层生要求注重能力训练,重视阅读和写作的练习,补充一定量的阅读材料和听力材料,主要通过阅读理解训练、看图填短文、书面表达等来巩固所学语言,提高综合应有能力。对于B层生,要求他们掌握每天所学的知识,整理好所有的知识点,再通过选择题、补充句子、复述课文等形式来巩固所学知识,适当补充一些练习听力、写作及少量的扩展练习; C层生则要求他们强化“双基”,主要多做记忆性的作业,如抄写、朗读、记忆为主,对当天单词、词组和重点句子力争“过手”。
  3. 分层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用同一尺度评价所有学生,应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起点为标准作出相应的评价,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学习自信心。对于C层的学困生,老师应该坚持用“爱心 + 真诚”去感化他们,用“耐心 + 严格”去帮助他们,多鼓励、多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正确看待自己取得的学习成绩;对于B层的中等生,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既要帮助他们审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又要指明努力方向,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于A层的优生,要肯定他们的成绩,但要注意掌握分寸,帮助他们认清自己存在的不足,要“放低自己,欣赏他人”,主动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学会与同学合作,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奋进。
  二、 分层教学的实施体会
  1. 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给学生提供了多讲多练的机会,学生参与意识明显,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兼顾了低差生,使他们在课堂上学得懂,听得明,作业会做,这便是学习上的一种良性循环。
  2. 在辅导的过程中,让A组的同学辅导B组同学, B组同学辅导C组同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同时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它的教学工作中。
  3. 由于分组的情况将随时因学生的成绩而改变, A组的同学不愿降到B、C组去,同时C、B组的同学又希望能升到A组来,这样便将竞争机制引入到了教学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因而学习成绩的提高也较快。
  分层教学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克服了過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体现了尊重个体差异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喜悦。
其他文献
定语从句一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本文针对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总结了定语从句的考查热点,以及定语从句往往与什么样的干扰项匹配构成试题,希望使同学们在学习时更有针对性。  热点Ⅰ 关系副词where 的考查  1. 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先行词一般表示地点,且关系词在定语从句中作状语。  Care of the soul is a gradual process________  even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