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素质教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思考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ius0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的更新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育中强化素质教育,既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也是完善学科教育体系所必需。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是摆在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场所。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个人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见解,希望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深化对数学素质教育的认识
  数学教育工作者曾提出了“素质教学教育”,之后数学教育界也在逐渐实践,形成了一系列素质教育的新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数学的素质教育”便成了广大教师的实践目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课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必须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等素质教育观。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学好数学、发展智力打下基础,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二、构建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过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目标不具有完整的育人导向和功能。在素质教育观下的教学目标必须力求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协调和全面发展。能力目标更强调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自学能力;情感目标即为个性品质目标,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数学教师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要求,遵循“将智能发展放在首位,以知识目标为主线,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情感教育等非智力因素”的原则。使学生在认识、理解、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美,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使得探索精神、合作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各种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以形成健康的个性。
  三﹑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进入的误区
  1.误区一:数学课的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仍流于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学生的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体现不够充分,教师不敢放手,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替代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出结论,掩盖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误区二:教师备课只备大纲和教材而不备学生
  只关注重点、难点、知识点却忽略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只研究教法而忘记研究学生的学法。有的数学老师的教案是“年年岁岁花相似”,但不顾学生“岁岁年年人不同”。
  3.误区三:要否定“应试教育”,不是要否定现行的教育
  “素质教育”下的中学数学教学不是“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但是数学教学也要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所以提倡“素质教育”也不是可以不要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要否定“应试教育”,但不等于要否定现行的教育。关于这一点有些学生和家长甚至老师都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常听家长和老师如此言:他(她)数学基础很不好,不指望他(她)成材,将来能够成“人”就行了。多么善良的愿望,看上去多么切入实际,然而多半事与愿违。为什么?殊不知任何学生都得有精神寄托,学习上没有长进,作为学生必感空虚,压抑久了必然使他人格扭曲。试想当数学已成“天书”,它还有教育功能吗?
  4.误区四:以为转化后进生只要靠“思想动员”
  对于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数学老师、班主任、家长都会主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如果这位学生很聪明,数学方面悟性特别好;或者刚刚掉队,只拉下一点点;或者他有很强的自学能力。那么“思想动员”也许就够了。但不幸的是有些后进生似乎年年如此,他们耳朵都快“磨出茧”,这时老师和家长也痛苦地感到“语言已显得苍白无力”。真没辙了吗?不,“语言代替不了行动”,我们要给他补回缺少的基础,从哪补起,“哪跌倒就从哪扶起”,“直到他一路走好”。
  四﹑开展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1.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材对于学生来说,它是一种间接经验,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多让学生去感知和实践,再现“生活”。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感受数学,主动探究数学。灵活处理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系,找准理论与实际的衔接点,将生活情节有机地渗透到教材之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它的生活内涵。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设宽松氛围,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及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教书,不再单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努力做到“教会、会教”,帮助学生做到“学会、会学”。
  3.创新教学模式
  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学,注重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教师在教学时,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置一些悬念,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4.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主,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阻碍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现代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数学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情感丰富﹑意识独立的学习主体,教师不可以越俎代庖,要给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树立“教为学服務”的意识,把数学教学定位于“教会学生学习”。“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获得能力,求得发展,养成个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通过介绍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介绍数学在生活、生产和其它科学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他们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设计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但老师的作用更加突出和关键,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积极思考,认真实践,务实总结,切实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数千年以来,创造已与人类之文明,民族之兴衰,国家之存亡息息相关,人类的文化史就是一部创造史.创新教育是新世纪的召唤,是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教学活动中
期刊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依法行使监督权,代表了国家和人民意志,是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红桥区人大常
期刊
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成材的地方。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而德育工作却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在于对后进生的转化。以下是我在教育教学中的实例。  案例背景:  我校处于农村,学生家庭条件差距较大,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家长素质普遍较低,有的学生家长在家务农,有的忙于做生意,有的是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成长不太关注,由于长时间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差,
期刊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当新课程的清风吹暖老师们的心扉时,当我们坦然走下“神圣”的讲台,步入孩子们的心田时,“尊重学生,张扬个性,点燃孩子智慧的火花”成了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课程呼唤开放性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一个充满希望与信任的课堂,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更是一个时刻能闪烁智慧火花的课堂。  一、选择开放生动的教学内容,唤起孩子们想飞的欲望  语文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肯定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显著成效,明确提出今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因此,加强煤矿企业纪委工作的探究过程
运动员档案管理是运动队掌握运动员信息、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运动员职业体育规划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说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运动员的健康成长和提高运动队竞技水平具有积极
摘 要:“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的影响因素只有转化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兴趣。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意义重大。为此,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必须要以调动学生的
摘 要: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书法教育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从教育功能的角度来看,小学书法教育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本文对教育功能视角下的小学书法教育作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教育功能视角;小学书法教育  从教育功能角度出发,任何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对于书法这种传统文化来讲,加强书法教学对弘扬传统文化,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现阶段企业发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企业当前工作的开展所面临的问题较多,为促进企业发展,做好企业党建工作,需要加强与公司治理的联系,因此,文章将从企业党建工作与
辅导员承担着研究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关系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和高校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书记的讲话精神内涵牢记于心,不断巩固温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