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浅析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hub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文是指所指称的两个事物的语义关系可以互相交换。从结构和语义上可以分成不同种类,文章对互文及其特点进行一些考量。
  关键词:互文;分析
  一、互文的定义
  互文是指为了避免行文的平板单调或适应字数的限制,把一个意思比较复杂的语句有意识地分成两个或三个形式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这两个或三个语句的意义内容具有彼此隐含、彼此渗透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的关系。王希杰在《汉语修辞学》中给出这样的定义:“互文,指的是两个短语或句子中,语义必须互相补充、互相拼合。它同合掌正好相反。”作为一种修辞格,它所指称的两个事物的语义关系是可以互相交换的。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这里的语义关系有两种,即显性和隐性。
  显性关系是指:
  (秦时+明月)+(汉时+关)
  (叫嚣+东西)+(隳突+南北)
  隐性关系是指:
  (秦时+关)+(汉时+明月)
  (叫嚣+南北)+(隳突+东西)
  而整个句子的语义关系是隐性和显性关系的总和,两句诗应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在东西南北四处叫嚣和隳突。
  二、互文的分类
  1.结构上,互文可以分为句内互文、对句互文和多句互文。
  (1)句内互文是指一个句子内部的互文。如: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第一句“烟”和“月”、“寒水”和“沙”互补,即“烟雾和月色笼罩着寒凉的江水和沙地”。第二句“主人”和“客”、“下马”和“在船”互补,即“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上了船”。
  (2)对句互文是指表现为对偶句式的互文。如: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辞》)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战国策·赵策四》)
  第一句“花径”与“蓬门”、“缘客扫”与“为君开”互补,即“花径不曾缘客扫, 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今始为君开。”第二句“当窗”与“对镜”、“理云鬓”与“贴花黄”互补,即“当窗对镜理云鬓、贴花黄。”第三句“枝枝”与“叶叶”、“相覆盖”与“相交通”互补,即“枝枝叶叶相覆盖、相交通。”第四句,“位尊”与“奉厚”、“无功”与“无劳”互补,即“位尊奉厚而无功无劳。”
  (3)多句互文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之间的互文现象。如: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杜牧《阿房宫赋》)
  这里 “燕赵”、“ 韩魏”和“齐楚”互补,“收藏”、“ 经营”与“精英”互补,即“燕赵、韩魏、齐楚这几个国家的收藏、经营和精英。”
  2.语义上,互文可以分为同义互文和正反互文。
  (1)同义互文是指在同一语言环境中,为了避免语句的重复而使用同义词的一种修辞方式。如:
  “将炙啖朱亥, 持觞劝侯赢。”(李白《侠客行》)
  “时维九月, 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
  第一句“将”和“持”是同义词,都是“拿着、捧着”的意思;第二句“九月”和“三秋”也是同义词。为了使语句生动,因而采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2)正反互文是指,有两个同类事物,每个事物都可以从正反两个角度去表示,其中一个事物从正面角度去表述,另一个事物从反面角度去表述。如:
  “楚子使丹然简上国之兵于宗丘,……使屈罢简东国之兵于召陵,亦如之。”(《左转·召公十四年》)
  杨树达按:“杜注云:上国在国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谓之上国。孔疏云:以水皆东流,西方居上流,故谓之上国。西为上则东为下,下言东则此是西,互相见也。”
  也就是说,“上国”就是指“西国”,“东国”就是指“下国”。
  三、互文的特点
  互文的主要特点就是在语法和语义上互相补足,互相解释。
  一方面,互文的前后次序可以颠倒。如“南辕北辙”从理论上讲可以说成“北辕南辙”,“南腔北调”可以说成“北腔南调”。
  另一方面,互文也是一种构词格式。如“南来北往”中“南”和“北”就是一种互文的手法,指从四面八方来,到四面八方去。再如“千军万马、东劳西燕”等。
  四、互文的修辞功能
  首先,互文可以使语句简洁精练。如“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若说成“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今始为君开。”则显得啰嗦。
  其次,互文可以避免句子单调。如“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礼记·中庸》)这里实际上为了避免单调而省略了两句,补充完整应是“吾说夏礼,(有杞存焉,)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宋不足征也)。”
  再次,互文还可以将两个句子联结成一个整体。“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古诗十九首》)这两个短句实际上可以联结成一个句子,即“青青郁郁的河畔草和园中柳”。
  最后,互文适应诗歌文体限制字数的要求。如“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汉乐府《战城南》)若写成“战城南死城南,战郭北死郭北”,就违背了诗歌的格式要求。
  参考文献:
  [1]杨树达. 汉文文言修辞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李世明.古诗文中的“互文”探析[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8).
  (作者简介:黄存芳(1989-),女,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在读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科技英语文章必须体现客观准确,简洁凝练的文体特征,这就要求其翻译与其他文体相比具有独特性和严谨逻辑性。立足当今科技英语翻译现状,通过对翻译核心标准的进一步探讨,运用实例论证翻译标准——“切”和“雅”,以及分析和概括平衡两者关系的策略,从而提升科技英语文章的 “科技味”,提高科技英语文献翻译水平和层次。  关键词:科技英语翻译;“切”;“雅”;平衡策略  一、引言  我国著名翻译学家严复提出“
期刊
摘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单独扶持的图书馆,无论是在藏书上,还是在系统管理方面都与普通图书馆存在很大的不同。在信息的提供方面,公共图书馆应该有能力为人民呢提供更加有用、更加珍贵的信息资源,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优质信息的提供也已经成为了一所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为读者们提供优质信息是公共图书馆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优质;信息; 提供;服务  优质信息的提供对于一所公共图
期刊
摘要:分析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内涵,思考公共图书馆应有的社会价值体现,探析浙江图书馆体现浙江人现有共同价值观的问题,认为履行文献保护与服务、服务承诺、提升人生境界、管理与评价等工作是践行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方向。  关键词:共同价值观;浙江价值观;浙江图书馆;图书馆服务  “务实、守信、崇学、向善”是当代浙江人现有价值观的描述,①也是当代图书馆服务理念的价值体现。对于浙
期刊
摘要:作为东京大学文学部英文科二年级学生的夏目漱石,曾写出关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学年论文《老子哲学》。论文分四个部分:总论、老子的修身、老子的治民、老子的道。夏目漱石对老子哲学除了客观的阐述,大多是否定性评价,长篇大论直刺其非。认为老子哲学不科学,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同时还批判老子哲学不能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区别对待,而常常混淆是非,一概而论。老子哲学是夏目漱石论说世界的重要思想资源,夏目漱石之所以对
期刊
摘要:品牌竞争在二十一世纪中已经愈演愈烈,尤其是在以百度为首的网络搜索引擎信息模式下,构造创建自身的品牌是十分重要的,这对于自身的长足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然,公共图书馆也不例外。虽然公共图书馆是一种公共的参与场合,任何人都能够无偿进出翻阅书籍,但是拥有一个良好的品牌和一个大众化优良的口碑同样对公共图书馆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创建;品牌;信息化  一、公共图书馆为何应该创建品
期刊
摘要:姓氏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对英语姓氏产生的时间、原因、分类及含义进行探析,以期对英语学习者了解英语民族历史、文化及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诺曼征服;血缘关系姓氏;地名姓氏;职业姓氏;绰号姓氏  和中国人先有姓,继而有氏,最后才有名的历史刚好相反,英国人的祖先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过着只有名而无姓的生活。这一点在现存古英语文学中最古老的作品《贝奥武甫》中可见一斑。在这
期刊
被公认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典范。然而仔细研读这部世界一流的作品后,发现它在塑造和刻画人物尤其是典型人物时,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实际效果往往不能完全吻合;越是想抬高或贬抑某一人物,留给读者的却常常适得其反。这就形成了《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的矛盾,给分析作者的创作本意与人物性格、典型意义等之间的关系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尴尬。这些矛盾和尴尬在《三国演义》中是比较普遍的,而归根到底
期刊
摘要:宫泽贤治是日本著名的农民诗人,童话作家。他的作品独具风格,被翻译成数种语言,广被传播。如今,贤治的作品已不是简单的童话,还可以延伸到更深远的意义。作品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无限的遐想,耐人寻味且寓意深刻。同样,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有很多事物现象频繁地出现。比如“星”“星座”和“烧身”幻想等现象。文章就此现象做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宫泽贤治;星和星座;烧身自杀  一、星和星座  在宫泽贤治的作
期刊
摘要:这部由过士行编剧林兆华导演的《鸟人》在上映之初几乎场场爆满,身为‘闲人三部曲’之一的《鸟人》延续了过士行一贯的创作理念——以悖论的眼光看待人类生存困境,揭露了一种人类自我封闭的生存状态和种种冲突,使其作品性质、作品意象和内涵拥有诸多有待挖掘之处。  关键词:过士行;闲人;意象  一、《鸟人》的定位  纵观过士行比较早期的戏剧,如闲人三部曲的《鱼人》、《鸟人》、《棋人》以及《坏话一条街》,在这
期刊
摘要:通过对汉魏至东晋十六国关陇士人玄学化的历史过程进行考察,认为以皇甫谧为代表的关陇士人群体,在汉魏时期迁徙聚居于洛阳及其西郊。起先皇甫谧主攻礼学,之后深受正始玄学代表何晏、竹林名士嵇康思想的影响,由原来文武兼修的儒家事功传统,转变为崇尚自然、儒道兼修的玄学思想。  关键词:皇甫谧;玄学化;洛阳  魏晋时期,玄学仅限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地区,作为当时关陇地区最为著名高士之一的皇甫谧,从地缘和演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