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都是自己盼来的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病都是自己盼来的,你信吗?
  伊娜是个青春活力的女孩,却莫名其妙的一病不起了。那是一个傍晚,伊娜和妹妹在小区外散步,突然被一只宠物猫吓了一跳,就浑身瘫软,两条腿居然走不动了。看医生吃药都不管用,伊娜病情越来越重,直到最后卧床不起,眼看家里都准备后事了。可是,后来伊娜却莫名其妙的好起来了。原来,伊娜闹病的时候正谈第一个男友。红娘牵线,父母非常看好,伊娜却没有一点感觉。但伊娜对父母习惯了唯命是从,没有说出不同意三个字。在要去男孩家的头天晚上,伊娜却突然发病了。
  这不是装病吗?这种没病闹病,可以叫作扮演病人,在心理学上叫作躯体化现象,就是在遇到生活困境难以面对的时候,潜意识里会让心理压力转换成某种躯体症状。这是人在进行自我心理防卫,以减轻内心的痛苦。人的自我心理防卫机制,都是潜意识的。就是说,扮演病人是无意的,是潜意识的活动,装病是有意的,是思想意识里的活动。所以,这不是装病,是扮演病人。躯体化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心因性反应,是心病跑到身体上。疑病症、癔症等,都是心因性反应。
  人的身心有着很奇妙的互动关系,人心理上有了闹病的需要,躯体上往往就会很好地配合,出现躯体化现象,有时候还会真的出现躯体疾病。就是说,有时即便身体真的有病了,也是人自己想出来的,也是人需要它。很多时候,闹病就是人的一种需要。人的心灵总难免有需要避难的时候,病症就成了心灵避难所。
  心病跑到身上来,会体现在哪里呢?那就看哪里需要有病了。伊娜就是需要两腿闹病,这样就可以不去男友家,所以腿闹病了。而学生需要用脑,如果学习压力过大出现躯体化现象,他们的心病大多则是反应在脑子上。还有,如果夫妻关系紧张女性排斥性生活,性器官就会闹病,比如宫颈炎等。总之,哪里需要哪里病。
  心病为什么要跑到身上来?主要是“重体轻心”传统文化的影响。身体闹病了会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和理解,而心理出了问题却容易被人疏忽和误解。于是,心病就容易跑到身体上,同时闹病还是战胜家人的武器。伊娜就是靠闹病战胜了父母之命。一个老太太许久见不到孩子,自己就时常闹病。每次闹病了,孩子们就会回来看望并精心照顾。就是这样,心病跑到身体上,会得到平时得不到的一些“附带好处”,家人的关照,困境的回避,责任的放弃等。
  人一旦有了闹病的需要,就会找到闹病的机会。一个男孩需要头疼了,他找到的机会是:头被门撞了一下。虽然反复检查脑子没问题,自己就是认为脑子让门撞坏了。伊娜找到的机会则是:被小猫吓了一跳。其实,所谓机会不过是潜意识里找一个借口。所以,没有这个“机会”,还可以找到别的“机会”。
  那么,如果有一天你想躲进病里了该怎么办?
  一是认知调节。突破“重体轻心”传统文化的影响,重视心理健康,对心因性反应有充分认识,勇于又善于正视和化解引发躯体症状的心理情结,坚信心病还需心药医,不再让心病跑到身体上。
  二是行为调节。要积极自救,哪怕还会有症状,也带“病”学习和工作,而不要逃避生活。还需要家人的配合。比如,当事人闹病时不给予特别的关心,而应在他们表现正常时给予关注和鼓励。当然,还可以求助专业人员。
其他文献
中国人倡导的“饮食金字塔”    目前,上海市营养学会理事长赵洁教授倡导的“4+1的饮食金字塔”方案,引起了中外养生学者们的瞩目。赵洁的倡议,有别于美国公共卫生官员提倡的“饮食金字塔”方案。它适合东方人的饮食习惯,也更适合于13亿中国人的饮食养生。  赵洁教授倡导的“4+1饮食金字塔”方案,要求每个成年人每日膳食有粮食、豆类400─500克,蔬菜、水果300─400克,乳或乳制品200─300克,
老鹰可活70年,是鸟类中的寿星。据传,当老鹰活到第40个年头时,利爪麻木老化,尖喙成弯钩,全身羽毛厚重干涩,致使双翅难以飞翔。此时此刻,老鹰要么自甘衰老,等待死亡;要么更新已经老化的爪、喙和全身的羽毛,选择痛苦但却充满希望的再生。  老鹰选择了再生。它万分艰难地飞上悬崖筑巢安居。首先狠命地啄击岩石,使老化的喙全部脱落。待新的尖喙长出来后,用喙将麻木了的爪子一根接一根地拔将出来。等到新生的利爪生长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