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历史文化知识的有效渗透,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提升了语文的理解程度,全面提升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论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历史文化知识在其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0-0032-02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下,高中语文的素质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据此,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将历史文化知识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此一来,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促使学生在历史文化知识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进行深刻的理解,进而完成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
  一、历史文化知识融入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直以来,就有“文史不分家”一说,语文、历史这两个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就高中语文的作品中,多数都是以历史事件作为原型进行创作的,或者在文学作品中,凝聚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存在一定的历史内涵。基于此,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将历史文化知识充分融入其中,以全面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具体来说,将历史文化知识融入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新课标要求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加强语文知识的教学,还要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鉴于此,在具体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历史文化知识的有效融入,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全面提升了语文的核心素养。例如,在《虞美人》的学习中,教师既可以将北宋被南唐灭亡的历史知识渗透于教学中,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对诗词中的内容进行更好地理解,进而促使学生对作者的情感进行精准地把握,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鉴于高中语文知识中涉及到的知识比较多,例如:历史知识、政治知识、艺术知识等。在具体教学中,通过历史文化知识的有效渗透,也使得语文教师了解更多、学习更多,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教学水平[1]。
  二、历史文化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利用历史文化知識,分析时代背景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时代背景分析、时代背景阐述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效果。在具体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只有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文章创作的背景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才能站在一个理性的角度上,透过文章对作者的情感进行分析,进而拉近自己与文章作者之间的思想情感距离,进而更好地掌握文章写作意图、提升语文的学习效果。据此,教师在具体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可充分结合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例如:历史风貌、政治态势、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进而将文章创作的背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进而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进行“囚绿记”教学中,鉴于本节内容创设的时代背景是卢沟桥事变之后,上海沦陷之后的战火纷飞状态。作者就是在这一社会环境下,对自己在北京时期的常春藤进行回忆。在文章中,作者迫切希望常春藤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作者给其作出了较高的评价。在具体教学中,就将当时的历史文化知识融入其中,使得学生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对这一篇文章进行更为有效的理解,并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有效的感知,进而准确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借助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文章进行有效的理解
  在语文核心素养要求下,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实现基本的知识教学,还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字识别能力、文字感知能力和综合素质等。鉴于此,教师在具体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充分借助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理解,进而全面提升高中语文的学习效果。尤其是针对高中语文来说,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都是作者主观世界的一种真实写照,并与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人物、传统文化等存在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针对一些文言文中,这种特点更为明显。基于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充分借助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与作者、与文章的内容进行对话交流,进而全面提升高中语文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记念刘和珍君”的学习中,本文章是鲁迅在八一三惨案发生之后,为了纪念刘和珍而创作的一篇文章。在具体的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情感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将八一三历史事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在历史事件中,对文章中作者所说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与作者的思想实现对话和交流,进而促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精准的把握,进而全面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3.借助历史文化典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鉴于语文与历史两个学科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并且多数文学作品均是在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创设的。在以往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均是从语文的角度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但在这一教学模式下,不仅效果不佳,甚至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比较低下。基于此,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借助历史典故的形式,结合文章创作的内容,将与其相关的历史背景环境、历史地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融入其中,并通过二者之间的有效联系,以达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教学中,教师就在教学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典故,利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历史典故,对“元嘉草草”进行解释,利用霍去病战胜匈奴的历史典故,对“封狼居胥”进行解释。通过这两个历史文化典故的应用,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促进学生对诗词的内容进行了更好的理解,进而实现了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全面提升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4.借助历史地名意蕴加强语文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大量的历史地名,一些历史地名可能至今仍在应用,一些已经不曾使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对历史地名理解不够,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将历史地名意蕴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而使得学生对高中语文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例如,在“鸿门宴”教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在这里就涉及到了“河南”、“河北”两个历史地名,如果学生对其理解上存在偏差,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据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借助历史地名的意蕴,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历史地名进行正确的理解,进而促使学生对文章进行更好的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鉴于高中语文和历史两个学科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充实历史文化知识的有效融入,以全面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并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据此,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利用历史文化知识分析时代背景、借助历史事件和人物对文章理解、借助历史文化典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借助历史地名意蕴加强语文教学,以有效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菊.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国际公关,2019(08):121.
其他文献
【摘要】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本文就从汉语拼音教学实践出发,从养成教育的角度、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建立校内外合作纽带以便施教等方面,探讨如何关注学生的成长起点,做好拼音教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打下扎实的汉语拼音基础。  【关键词】汉语拼音教学 养成教育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0-0026
期刊
【摘要】小学生从语文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其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涯和日常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的思想观念还处于形成阶段,极其容易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引,把道德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本文主要对道德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的必要性以及有效策略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道德
期刊
【摘要】小学生是非常有可塑性的,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只要在教学中欣赏他们,理解和解读他们快乐、愉快的眼神,接近他们蕴藏智慧、洋溢着情感热情的神态和学习精神时,不但要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审美,用审美的眼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刷新教学成绩,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从而实现审美与求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最大的意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审美与求知 结合 方法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纪检监察证据是正确认定违纪案件事实的根据,使用证据定案时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必须尊重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经查证属实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使用间接证据定案时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  【关键词】纪检监察 证据 使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0-0006-02  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唯一依据。案件事实的认定必
期刊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学生以及家长认识到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就会积极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效果就会获得实质性的提升。而语文科目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来组织展开教学活动,进而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兴趣 有效课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和使用语言的能力,这个过程相对来说是漫长的,在这期间需要大量的模仿和语言实践来积累自己的能力,而背诵是最为关键且不可缺少的部分。初中语文标准明确指出背诵教学的阶段应重视默念和朗诵。  【关键词】课堂背诵 初中语文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0-0033-01  1.初中语文课堂背诵的重要性 
期刊
【摘要】实践教学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阶段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培养方式。本文结合同济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际情况及本专业在实践教学上的经验和特点,探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及专业实习方面的教学改革,旨在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升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助力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专业实践 实习 教学改革
期刊
【摘要】乐乐是个有严重依赖心理、自我发展动力不足的孩子。本文着重介绍了通过加强观察分析来确立适宜的教育方案、家园同步发力来落实有效的教育措施、坚持一以贯之来收获幸福的教育成果的方式,帮助乐乐克服原有不良行为,成长为能主动探索和主动完善自我的幼儿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乐乐 主动发展 教育方案 教育措施 教育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科技在发展,时代在更新,教学环境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新科技的发展应用到语文教学中,使语文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新形势的教学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让语文教学环境的改善指日可待。新科技的发展使语文知识教学更加的全面。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书本里抽象的意境用图画展现出来,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提高上课学习效率,对学生的学习大有益处。  【关键词】多媒体 教育 语文学习  【
期刊
【摘要】九年级是初中生一个极为关键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要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在如此大的压力下,很多学生都很有可能产生心理疲劳,有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甚至有可能产生心理疾病,而语文这门学科是学生交际的工具,是一门人文性很高的学科,如果学生心理上存在问题的话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对九年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非常有必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措施,帮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