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药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chao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分析医药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探究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围绕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构建涵盖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体系。教学体系要体现“医药”的特色,要体现人才培养“厚基础”的思想,要体现专业培养的“宽口径”,要体现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思想。
  [关键词]实践教学;医药物流;应用型管理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0-0158-02
  1医药物流管理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物流的兴起以及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同时医药行业内部分工的社会化也正在加快步伐,医药物流伴随着我国振兴物流产业政策的实施,正在逐步地从医药生产和医药批发企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行业。2012年全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达11174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18.5%。2012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物流总额约1.7万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9%。这一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医药物流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从医药物流行业发展状况来看,制约医药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既懂医药知识又懂物流管理的高素质人才。目前,急需医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主要有医药生产企业,医药批发企业,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卫生科研院所等部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就业的岗位主要有医药商品的采购管理、在库管理、药品养护、配送管理、废弃与回收管理等。在此背景下,探索医药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等医药院校具有深厚的医学药学教育资源和办学经验,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可以依托其优势,突出“医药行业”特色,实施医药物流管理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卫生事业。
  2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分析
  依据社会人才需求以及教学规律,医药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医药相关理论及政策法规,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在企业、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特别是在医药生产、流通企业和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规格是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是对学生经过本科学习应具有的综合素质、应掌握的知识以及应具备的能力的具体要求。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当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人际交往意识、求实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应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市场调查、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供应链和物流运作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标准、惯例、法律、政策;应具备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
  此外,医药物流管理人才更应在职业活动中要诚信对待消费者的用药安全,严格遵守医药物流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具有高度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应掌握医药商品知识、药事管理等知识;能根据医药商品特点进行物流规划与设计。
  3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以培养医药物流管理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按医药物流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设置理论和实践核心课程,理论和实践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相对应,并据此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3.1教学体系要体现“医药”的特色
  物流管理涉及管理、生产、流通、消费等许多领域,各领域既有共性,又有其个性。针对医药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而言,如果物流人员仅掌握物流管理技能,而不具备相关的医药知识,就无法胜任医药物流的工作。但鉴于该专业学生所应掌握的医药学知识有别于未来从事医药专业技术工作的医学生,因此,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使学生系统掌握物流管理相关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医药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医药是特殊商品,国家对其生产、流通和使用均有不同于其他一般商品的特殊要求,为此专业核心教学内容除了物流管理基本理论、物流管理诊断与策划、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基础上,还需要有药品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的保养、储运、流通加工、药品信息跟踪制度、药品安全生产等相关的教学内容。
  3.2教学体系要体现人才培养“厚基础”的思想
  本科层次的学生不同于单纯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既应满足增强其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又不能忽视对其进行基本理論教育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一方面要设置比较全面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经济、管理、法律、财务、医药类课程;另一方面物流管理类专业课要有一定的深度,如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仿真等课程,以保证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能够扎实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学习工具,为学生将来继续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3.3教学体系要体现专业培养的“宽口径”
  物流管理专业涉及的内容很广泛,课程门类很多,专业课总体上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物流经济、物流管理以及物流工程等内容,应选择一些核心的课程作为专业课,体现专业思想。同时,还应体现多样性,设置一些相关必修或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为学生在多领域就业做好准备。
  3.4教学体系要体现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思想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作为本科层次的学生,多数毕业要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具体物流管理工作,所以实践教学环节是医药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物流管理专业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对物流设施设备、业务运作流程、具体操作技巧等都必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对医药商品的养护、特性以及国家的强制性规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课程设置应在保证学生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前提下,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是以实践教学内容为核心,以资源和管理为保障的“一体两翼式”的教学体系。
  课内实训力求让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均在一个较为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生模拟各种工作角色,以典型医药物流企业为教学实例,在教师指导下,合作完成独立工程项目每一个环节,包括收集信息、设计物流方案、方案预算及综合协调等工作。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初步形成基本职业能力。
  校外见习或顶岗实习应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采用实习教师带队的方式,结合现场实际进行见习或顶岗实习,实现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强化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的设置应注重培养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培养被培养人员的动手能力、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独立工作和决策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夏训嘉,廖馨,李正军.对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3):87.
  [2]段梅丽,梁旭.以培养应用型医药物流管理人才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市场,2012(19):115.
  [3]梁旭,段梅丽.高等医药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初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3):52.
  [4]戴四新,金晓严,杨怡.物流产学研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中国市场,2011(2).
  [5]张兴燕,张静,李春燕.云南省独立学院物流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分析[J].中国市场,2010(49).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对老年TKA术后镇痛及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06月份至2019年12月期间,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在椎管内麻醉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年龄≥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IIII级,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2组:DR组(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组)和R组(罗哌卡因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的手术均由同一组手术医生完成,术前在超声引导下行股
已故百岁棋王谢侠逊,是现代中国象棋运动的开拓者,他不但以幽柔缜密的棋艺风格,帜树棋坛,蜚声中外,而且穷毕生之力,精研棋艺并宣传推广,为发展象棋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谢侠逊国学深
从瓦斯地质角度出发,研究和分析了平煤股份四矿的井田构造特征和瓦斯地质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分别预测了瓦斯含量分布特点和瓦斯涌出量。回归分析表明,己15、己16-17煤层埋藏
风险评价作为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其评价体系是否完善、是否适合商业银行特点,对能否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而绿色金融作为商业银行的新兴业务领域,其风险特点和管理方式相对于传统银行业务具有明显区别,建立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资金运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其有效进行风险管理尤为关键。本文选取国内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浦发银行作为研究案例,对其发展绿色金融业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资金运营风险进行评价研
<正> 如图选自去年岁末在哈尔滨举行的"高科杯"全国象棋邀请赛第五轮广东许银川对黑龙江"高科技"赵国荣以中炮对屏风马进三兵布阵斗法十四回合时弃成的局面。中局伊始,×××
采访冯晓英所长,正逢北京下了几十年未见的大雪的午后。站在北四环北京社科院冯所长办公室的窗前眺望,西山清晰可见。经过这场大雪,银装素襄下的北京城分外美丽,空气清新,天空蔚蓝
在对分子模拟原理介绍的基础上,对分子模拟在煤大分子结构演化研究中的应用及主要进展进行了分析.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4点显著进展:煤大分子结构模型能量的计算与优化;煤分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以及地铁兴建热潮的到来,盾构隧道下穿CFG桩复合地基的工程案例逐渐增多,如何准确预测复合地基变形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将变形控制在安全范围是其核心问题。然而,目前针对盾构隧道开挖邻近CFG桩复合地基的影响机理研究尚不明确,亟待进一步研究。为此,本文依托实际的穿越工段,采用理论计算方法和有限元法对盾构穿越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和桩土内力变化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预防加固措
为满足未来高速宽带通信需求,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5G系统)将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以获得更大的带宽和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然而随着工作频率的升高,电磁波穿透墙体的损耗增大,导致室外基站信号覆盖室内的局限性更加突出,因此需要大规模的建设室内分布系统。天线作为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部分,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可工作于我国3.45GHz和4.9GHz频段的5G室内分布系统天线极少且增益低,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