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作为业内最具成长性企业的华晨汽车,近两年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令业界瞩目,这也是渤海银行选择华晨汽车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重要原因之一。”渤海银行行长赵世刚在签约现场表示。
从2010年起,渤海银行已经向华晨汽车集团审批授信总额度9亿元人民币的信贷业务。根据此次双方签署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显示,渤海银行将向华晨汽车集团提供包括公司授信、项目融资、法人按揭贷款、票据业务、国内支付结算、国际结算、短期和中期票据服务等合计30亿元的金融融资服务。
有业内分析师表示,华晨汽车此次融资将进一步打通产业与银行间资本通道,大力盘活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互动运营:同时,利于改善企业的资本负债结构,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据记者了解,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直是华晨汽车资本创新的核心。“十一五”期间,华晨汽车就积极筹划以上市公司为依托,不断优化、深化资本创新,精心打造支撑企业实现更大发展的资本平台,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无论是去年与中非基金合作,组建“中非华晨投资有限公司”这样创新的海外营销模式,还是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的100亿元融资框架协议,华晨汽车的融资渠道建设在自主品牌中走在了前面。
“十二五”发展之需
“本次融资的核心目的是要推动华晨‘十二五’战略的实施,保障华晨‘十二五’发展目标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对于融资的目的,华晨汽车集团董事长祁玉民这样表示。
按照华晨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华晨汽车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经济规模大幅增长的目标,即整车产销150万辆,发动机产销150万台,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利税200亿元。而这无疑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这几次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也正如祁玉民所言,要为华晨汽车的“十二五”发展保驾护航。
在刚刚结束的“十五”期问,华晨汽车集团共实现整车销售165万辆、销售收入2305.8亿元、税金总额264.4亿元,分别是“十一五”前21年总和的160%、213%和275%,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其中2010年华晨汽车共计实现整车销售50.1万辆,同比增长44%:实现发动机销售56.4万台,同比增长63%:实现销售收入651.9亿元,同比增长34.5%:实现利税64.4亿元,同比增长24.6%,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整车年销售50万辆的目标。
2010年,华晨汽车的中华品牌,凭借2010款中华骏捷FRV、升级换代的中华新骏捷、中华骏捷Cross飞炫、中华骏捷Wagon等多款车型的良好市场表现,全年销量达到159799辆,同比增长34.90%。今年前两个月也继续保持高增长,分别实现销量1.42万辆和1.08万辆。
2011年是华晨汽车“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据华晨汽车内部人士透露,今年华晨汽车将推出一款运动型多功能轿车(代号为A3)和一款A级高端三厢车(代号为A4),预计在4月下旬的上海车展正式亮相。这两款新车的上市,不但将进一步完善华晨的产品布局,还有望突破现今国内A级车市场的格局。
而与此同时,华晨汽车在“十一五”期间投入的产能建设也将在这几年陆续得到释放。据记者了解,“十一五”期间,华晨汽车累计投入技改扩建资金75.6亿元,整体布局南北两大产业基地,使产能规模迅速提高。通过整车旧线改造、绵阳新晨发动机搬迁扩建、新建A级车生产线、新建专用车基地以及深入开展合资合作等有效措施,华晨汽车年生产能力从“十五”末期的33万辆整车、45万台发动机,提升到目前的63万辆整车(不合在建产能42万辆)、85万台发动机的年生产能力,提升率高达91%和89%。2011年1月18日,华晨汽车A级车新工厂正式落成,预计新增产能可达15万辆。
如今正如祁玉民所说,华晨汽车正在进入历史上增长最快、规模最大、竞争力最强的时期,有了融资渠道持续性的资金支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也将更有底气、更加得心应手。
记者感言 改革的勇气与坚持
四年前,临危受命的祁玉民不惧约束,毅然对华晨汽车进行了强势的管理变革;四年后,数据的大幅增长冲破了之前所有人的质疑,也证明了祁玉民坚持改革是正确的。
企业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的发展需要魅力,更要顶得住各方面的压力。在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是不变的法则,不进则退。
无论是新车型的陆续上市,还是与国家开发银行、渤海银行的合作,特别是“十二五”的宏伟规划,都可以看出祁玉民的雄心壮志。而“十一五”的不错成绩也更加给了所有华晨人奋战“十二五”的信心和勇气。
近日,又有消息称,原华晨金杯销售公司总经理杨波在离开奇瑞后再次回归华晨。这或许是华晨新一轮人事变动的开始,也预示着华晨正在进入更加稳定和快速发展的时期。“十二五”期间,华晨汽车能否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值得我们期待。
“作为业内最具成长性企业的华晨汽车,近两年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令业界瞩目,这也是渤海银行选择华晨汽车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重要原因之一。”渤海银行行长赵世刚在签约现场表示。
从2010年起,渤海银行已经向华晨汽车集团审批授信总额度9亿元人民币的信贷业务。根据此次双方签署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显示,渤海银行将向华晨汽车集团提供包括公司授信、项目融资、法人按揭贷款、票据业务、国内支付结算、国际结算、短期和中期票据服务等合计30亿元的金融融资服务。
有业内分析师表示,华晨汽车此次融资将进一步打通产业与银行间资本通道,大力盘活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互动运营:同时,利于改善企业的资本负债结构,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据记者了解,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直是华晨汽车资本创新的核心。“十一五”期间,华晨汽车就积极筹划以上市公司为依托,不断优化、深化资本创新,精心打造支撑企业实现更大发展的资本平台,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无论是去年与中非基金合作,组建“中非华晨投资有限公司”这样创新的海外营销模式,还是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的100亿元融资框架协议,华晨汽车的融资渠道建设在自主品牌中走在了前面。
“十二五”发展之需
“本次融资的核心目的是要推动华晨‘十二五’战略的实施,保障华晨‘十二五’发展目标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对于融资的目的,华晨汽车集团董事长祁玉民这样表示。
按照华晨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华晨汽车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经济规模大幅增长的目标,即整车产销150万辆,发动机产销150万台,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利税200亿元。而这无疑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这几次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也正如祁玉民所言,要为华晨汽车的“十二五”发展保驾护航。
在刚刚结束的“十五”期问,华晨汽车集团共实现整车销售165万辆、销售收入2305.8亿元、税金总额264.4亿元,分别是“十一五”前21年总和的160%、213%和275%,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其中2010年华晨汽车共计实现整车销售50.1万辆,同比增长44%:实现发动机销售56.4万台,同比增长63%:实现销售收入651.9亿元,同比增长34.5%:实现利税64.4亿元,同比增长24.6%,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整车年销售50万辆的目标。
2010年,华晨汽车的中华品牌,凭借2010款中华骏捷FRV、升级换代的中华新骏捷、中华骏捷Cross飞炫、中华骏捷Wagon等多款车型的良好市场表现,全年销量达到159799辆,同比增长34.90%。今年前两个月也继续保持高增长,分别实现销量1.42万辆和1.08万辆。
2011年是华晨汽车“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据华晨汽车内部人士透露,今年华晨汽车将推出一款运动型多功能轿车(代号为A3)和一款A级高端三厢车(代号为A4),预计在4月下旬的上海车展正式亮相。这两款新车的上市,不但将进一步完善华晨的产品布局,还有望突破现今国内A级车市场的格局。
而与此同时,华晨汽车在“十一五”期间投入的产能建设也将在这几年陆续得到释放。据记者了解,“十一五”期间,华晨汽车累计投入技改扩建资金75.6亿元,整体布局南北两大产业基地,使产能规模迅速提高。通过整车旧线改造、绵阳新晨发动机搬迁扩建、新建A级车生产线、新建专用车基地以及深入开展合资合作等有效措施,华晨汽车年生产能力从“十五”末期的33万辆整车、45万台发动机,提升到目前的63万辆整车(不合在建产能42万辆)、85万台发动机的年生产能力,提升率高达91%和89%。2011年1月18日,华晨汽车A级车新工厂正式落成,预计新增产能可达15万辆。
如今正如祁玉民所说,华晨汽车正在进入历史上增长最快、规模最大、竞争力最强的时期,有了融资渠道持续性的资金支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也将更有底气、更加得心应手。
记者感言 改革的勇气与坚持
四年前,临危受命的祁玉民不惧约束,毅然对华晨汽车进行了强势的管理变革;四年后,数据的大幅增长冲破了之前所有人的质疑,也证明了祁玉民坚持改革是正确的。
企业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的发展需要魅力,更要顶得住各方面的压力。在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是不变的法则,不进则退。
无论是新车型的陆续上市,还是与国家开发银行、渤海银行的合作,特别是“十二五”的宏伟规划,都可以看出祁玉民的雄心壮志。而“十一五”的不错成绩也更加给了所有华晨人奋战“十二五”的信心和勇气。
近日,又有消息称,原华晨金杯销售公司总经理杨波在离开奇瑞后再次回归华晨。这或许是华晨新一轮人事变动的开始,也预示着华晨正在进入更加稳定和快速发展的时期。“十二五”期间,华晨汽车能否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