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国:1949年以来中国在西方的形象》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g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马克林教授是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格里菲斯大学荣休(Emeritus)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级文教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少数民族问题、中国形象、中国艺术,主要作品有《中国少数民族与全球化》《新剑桥当代中国手册》《西方的中国形象》等。
  本书主要讨论解放后的新中国形象,这是外国学者较少专门涉及的一个领域。他从政治、外交、经济、人口政策、环境问题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展示了1949年至2012年中国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多年亲历中国的经验,对这些形象进行修正、补充,甚至是驳斥。
  关于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形象,有观点认为,1949年至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之前的中国形象是非常负面的,当时美国人用“蓝蚂蚁”一词来形容中国人民,还把中国塑造成“好斗中国”。但是马克林教授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反驳,认为当时的中国人“聪慧、忠诚、勤奋,是一群与你我无异的常人,而绝不是西方普遍认为的‘蓝蚂蚁’”;同时他认为中国并不是西方所渲染的那个“集权地狱”,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的利益背离了西方的利益”,西方国家才尽力“妖魔化”中国,之后的中国形象转变也证实了他的这个解释,因为随着尼克松的访华,西方的中国形象大为改观。从尼克松访华至2000年近30年的时间里,作者对中国的印象是:生气蓬勃、自由、时尚、开放。他认为尽管中国还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中国人民在努力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西方的很多“中国形象在我看来依然是有失公允、吹毛求疵的,它们反复强调中国的薄弱之处甚至是无中生有”。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形象持续走低,2009年跌至谷底。马克林教授认为,一方面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从未将中国视为平等一国对待”;另一方面是“没有任何一个处于统治地位的文明愿意黯然离场,它们必然會对挑战者表现出极度的警惕和猜疑”。他认为,西方国家倾向于夸大中国的不足而忽略中国的成就。
  相对于政治与外交形象,西方的中国经济形象要好得多。但是与经济相关的人口与环境形象,在西方则以负面为主。在马克林教授看来,“负面形象主要源于政治而非现实,且在很大程度是无稽之谈”。由于政治立场与利益的关系,西方国家在看待中国经济发展及相关问题时,一般难以持客观中立的态度,甚至会出现完全对立的态度。
  60多年来,中国的总体社会文化形象是逐步提升的。中国实现了婚姻自由,男女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伴侣,男女更加平等。在宗教方面,他认为,除了“文革”期间,中国的宗教活动实际上非常活跃,中国政府尝试过控制宗教活动,但绝无压制宗教信仰的迹象。关于互联网形象,他认为中国的审查制度一方面压缩了人们的自由,另一方面是阻碍了融合的进程。并且认为中国社会尽管比以往更自由,与全球社会的信息融合更流畅,但这个制度的确损害了中国的形象。
  马克林教授为改善中国形象提出的建议是:尽管中国形象受制于西方的发展,中国仍然有改善形象的方法,比如教育交
  流、公众外交以及领导力的培养。(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 苏锑平)
其他文献
回望:2014中国与世界  维基百科最近用近3分钟的视频盘点了本年的标志性事件,包括巴西世界杯、索契冬奥会、印度大选、冰桶挑战、马航失事等等。英国《每日电讯报》也梳理了2014年的重大新闻事件,包括法国总统绯闻曝光、乌克兰危机、第8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马航MH370航班失踪、“博科圣地”绑架276名尼日利亚女学生等等。可惜大陆还没有媒体整理一下中国人眼里的世界重大事件,否则做一点比照也是颇有意思。
期刊
作为近年来一个广受关注的概念,公共外交本身直接与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等问题相关,因此在国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但是长期以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学术界,对于公共外交的研究多停留在概念分析、行动呼吁、案例综述的阶段,公共外交的研究对象在不断增加,但研究方法中普遍缺乏范式构建,也缺乏更加详尽的量化分析和历史比对,对于一些经典案例,如乒乓外交、推特外交等案例的研究也还是停留在案例描述上。  这种情况是
期刊
近年来,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维护国家利益能力的提升,中日关系的持续紧张以及东海、南海争端的加剧,亚太局势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在媒体报道和国际涉华民调中也多有体现。作为国际知名民调机构,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全球态度调查项目”(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自2006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有关美国国际形象的调查,并从2
期刊
回首刚刚过去的一年,全球传媒业的发展风起云涌,我国对外传播领域也出现一些不同以往的新趋势。最为突出的应属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以及贯穿其中的新的传播理念——互联网思维。如果说在传统媒体时代,塑造民族国家的国际形象是对外传播的根本目的,那么在融合媒体时代,国与国之间的传播不再以国土疆界清晰划分,全球传播更为关注的是世界性的、关乎人类发展共同命运的议题。  互联网思维:融媒时代对外传播的金钥匙
期刊
新华网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 李云路 郭信锋 刘斐)中国年度规格最高的经济决策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1日在此间闭幕。在进一步明确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的前提下,会议确立了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并把“稳定增长”置于首位。  根据会议公告,2015年的中国经济工作将围绕“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期刊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下大力气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努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经过五年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国际传播事业在平台建设与全球布局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但是,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中国声音仍然不强,传播效果有待提升,议题设置难以与西方大国抗衡,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国际传播能力依然任重道远。  一、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
期刊
近年来,为改变“西强我弱”的现有国际传媒态势,树立正面、良好的国家形象,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政府十分注重“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
期刊
“全副武装的部队,端着已上了刺刀的步枪,携带催泪瓦斯弹,围住了高中,阻止九名想去那里学习的黑人孩子进入。”  “尽管警察保持着和平的行动,但是他们的军用装备,如装甲车、催泪弹、橡皮子弹和强声炮让事件升级,引起全国关注。”  两个相似的场景。前者是发生在1957年9月的“小石城事件”;后者是发生在2014年8月的“弗格森事件”——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镇白人警察击毙18岁黑人学生迈克尔·布朗,引发当地居
期刊
古德曼是世界知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现为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悉尼大学政治学教授,曾经任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学术主任、悉尼科技大学副校长、悉尼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等职。曾出版多部中国研究专著,如《邓小平政治评传》《中国的新富阶层:未来统治者,当下的生活》等。  作者认为,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不仅改变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社会分化加大,在
期刊
2014年,中国经历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中国社会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在此背景之下对外传播事业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在我国对外传播阵营中,新媒体传播开始具有更为重要的位置,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其在对外传播研究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一、聚焦新形态:从顶层设计到微传播载体  2014年,以4G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将移动互联网推进到一个更为快速的时代。这些新的变化都为新媒体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