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君:骨刻文发现与研究的现实意义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cat_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6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专题会议中,山东大学教授刘凤君做了《骨刻文的发现》主题演讲。刘凤君是中国美术考古学理论体系创建第一人,济南四门塔佛头像回归的文化使者,他发现的骨刻文,被认为是继100多年前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以来,对中国文字发展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就骨刻文的现实意义,刘凤君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当代王懿荣的文字发现
  刘凤君与骨刻文结缘,至今刚好10年。 2005年春,一位济南的朋友拿给他一枚骨片,上面刻有一些类似于古代文字的神秘痕迹。“这是史前的一块骨头,上面刻画的应该是字,”他作出判断。2007年,昌乐一位文物爱好者找到他,带来7块骨头。他一眼认出,这些骨片和两年前看到的那枚骨片上刻的都是文字。
  昌乐县袁家庄是山东龙山文化遗址的所在地,他认定,这些骨头是龙山文化时期的物品。捕捉到古老文化的信号,刘凤君承认自己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老祖宗的东西落到了你面前,你不可能绕开。”
  2008年7月30日,刘凤君邀请了几位专家,聚首昌乐。在这次研讨会上,他们仔细观察和深入讨论了刘凤君认定这些刻画符号是文字的意见。这意味着,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历史可能从此改写。
  2009年春,刘凤君正式将这些文字命名为“骨刻文”。如今,他已经搜集到10000多块带有骨刻文的资料,粗略统计有3500个字符,数量相当可观。经过不断的努力,他已释读出其中的十几个字。“我的统计有点挂一漏万,没见到的肯定更多,从目前的发掘地点来看,北起辽河流域,中至黄河流域,南到淮河流域都有发现。”
  “我很早就猜测,这种文字要么还藏在地下没有被发掘,要么就是随着文物被发掘出来了,但是人们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我也是一直在等待它们的出现。”早在上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就已经发掘出刻字的骨头,有专家认为是虫蛀造成的,也有专家认为是草根腐蚀,并未引起充分重视。
  直到2005年,苦寻多年的神秘文字进入了刘凤君的充分视野。
  骨刻文印证5000年文明史
  “我们常说四大文明古国,其他三个流域的文明文字大约都产生在距今5000-4000年左右,但是中国文字传统上认为始于距今接近3300年的甲骨文。文字是文明的主要标志,精美的陶器、雕刻等,也是文明的标志,但不是最主要的硬件。”
  “就像一个人,如果说甲骨文是他的青壮年时期,骨刻文就是幼年时期。”刘凤君说,“现在人们承认的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甲骨文,出现在3300年前左右,甲骨文是从仰韶、大汶口刻画符号演变发展而来的。刻画符号产生于4500年-6000年前,那么,从刻画符号到甲骨文之间的1200年为什么是空白?”
  学界普遍认为,夏代及以前的历史尚无确切记载,还停留在传说阶段。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商代晚期甲骨文出现之后。“骨刻文如果被认可、释读,史前史可能就要改写,大汶口晚期可能已进入文明期。这将带来历史学的大震动,会印证一些东西,也会否定一些东西。有些概念要重新提出,有些编年史要重新书写。”
  刘凤君表示,如果这种说法被认可,将再次印证中国是古文明大国,对于民族自豪感,当前的政治、经济、外交等一系列问题,有很大的潜在影响。“像之前发现甲骨文的影响一样,把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紧密联系到一起,从古到今串成一条线,形成紧密的链条。”刘凤君说,“在遥远的时期,我们的先人是怎样生存的,我们今天的生活、习俗,其源头在哪里?这些都是很现实的影响。”
  他在提交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论文中提到,根据中国早期文字产生和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国早期文明的出现和发展可分为东夷、华夏、南方良渚文化、西南苗彝和东北辽河五个区域。这五个早期文明区文字的发现和研究,充分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5000年不容质疑。
  历史学家的现实关照
  刘凤君是学界公认的美术考古理论体系创建第一人。1995年,他整理出版了《美术考古学导论》一书,学界为之震动,一致认为这本被评为“20世纪中国文博考古最佳论著”之一的书籍,成功地构建了美术考古学的理论体系。
  他还积极参与文物的保护工作,2002年,济南四门塔佛头像就是在他的推动下,被盗5年后由台湾“重回故里”。佛头像失窃与回归震动世界。而今,佛像回归已有13年,他对那些佛像已有了感情,“隔一段时间就想”,经常前往四门塔,去看望“老朋友”。
  对于本次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刘凤君深切地感受到,“将会对中国史学界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如今的历史研究涵盖了人文社科以及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刘凤君指出,“跨学科的研究非常突出,把史学和经济学、法律、教育学、文艺学等放到一起研究。”
  另一方面,历史和今天的政治、地理、环境、人类生存发展、生活方式紧密联系。“我们今天好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是历史的延续,或是历史的发展。”
其他文献
数据显示,物业服务业已发展成企业数超十万家、从业人口数百万人的规模性产业。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物业服务正与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为一体的新型社区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有望撬动万亿级的消费市场。  济南物业服务企业能否在这种技术、模式、业态的探索创新中实现转型,解决传统物业的“老大难”问题?  燕子山小区:  老社区的新物业样本  10月20日,雾霾略重,济南燕子山小区内的普法公园里仍然有许多中老年
期刊
济南现场:历史与我们的时代  8月23日的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并致辞。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希耶塔拉,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省委书记姜异康,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等出席开幕式。  习近平在贺信中说,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
期刊
十几年里,我养过五只狗:一只京巴,一只哈士奇,一只流浪狗,还有两只“中华田园犬”,一只叫“黄黄”,一只叫“猫猫”。这两只狗个头大,名头也大,可就是不敬业,家里来了人,哪怕是陌生人,它们见了比谁都亲热,先是摇尾巴示好,再伸出鼻子嗅嗅人家气味儿,只要不是一块香喷喷的小鲜肉,它就恨不得伸出爪子跟人家握手拥抱。女儿说,老娘啊,你这养的哪是看家犬啊,是迎宾狗!  迎宾狗怎么了?我每天的幸福时光就是当“家宾”
期刊
作为中国史学会会长和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申办的推动者、亲历者,张海鹏多次感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首次走进亚洲、落户中国,是中国史学界的“荣耀时刻”,这一天,让中国史学界等了100多年,中国终于打破西方中心主义,走到了世界史学舞台的聚光灯下。  一统观: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75岁的张海鹏,精神矍烁,满面慈祥。  研经治史50余年,他说身为历史学家,就得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追求历史的本质,力图从宏观上
期刊
一场由农业部牵头,中农办、国家林业局等多部门联合推进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正按照“试点先行”的原则稳步推进。  据消息人士透露,本次由农业部联合中农办等方面确定的试点共29个县(市、区),试点期限是2017年底,最主要的做法是将农村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让农民成为村集体的“股东”,解决长期以来农村集体资产不明晰、所有权被虚置等问题,使村集体每个“股东”都能从集体经济发展中公平获益。  农村
期刊
100多年来,数代中国学者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这个让他们念兹在兹的“学术与邦国大计”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黄节到朱希祖:  复兴中华,预世界文化之流  1905年,中国报人和教育家黄节在《黄史》“总叙”中提及1908年将在德国召开的“柏林史学大会”,这是中国学界对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最早的关注。  及至1920年代,当时南京高等师范的一批青年学者在自创的《史地学报》上集中关注、译介和讨论过大会
期刊
10月16日,蔡康永通过微博公布离开《康熙来了》的决定,随后他的亲密搭档小S也立刻宣布与康永哥“共进退”,这一消息引发了台湾娱乐圈的大震荡。  蔡康永出身世家,做过大学老师、电影编剧、时尚杂志总编,还是作家、服装设计师、收藏家,当然他最著名的身份是主持人。一路走来,即便心底有孤独、逃避、悲观的一面,蔡康永用另一面的温和、理智、丰富将自己解脱出来,温和对抗残酷世界的压力。  再见,《康熙来了》——蔡
期刊
索锐:“骑哈雷的永远没有路怒症”  25日晚,在济南舜耕路上的一家啤酒馆,聚集着一群彪形大汉,虽然在旁人眼里,他们有着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职业和背景,但是此时此刻,这些因素却丝毫不能降低啤酒馆内正在不断高涨的温度。因为他们今晚的主题无外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哈雷”。  索锐告诉记者,像这样的聚会,每周几乎都要“来上一次”。由于大家时间的不确定性,每次来的人可能都会不一样,“但只要能够凑在一起聊哈雷,却
期刊
卖官书记  “卖官书记”的荒唐“诚信”  中国纪检监察报8月21日讯2013年7月,山东省委第七巡视组刚到菏泽开展巡视工作,就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和一名在押犯罪嫌疑人的检举材料,这两份材料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人——时任菏泽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刘贞坚。  刘贞坚,男,汉族,53岁,山东省高唐县人。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先后任巨野县委书记、县委党校校长,菏泽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等职务。刘贞坚何以长
期刊
生态史和我们的时代  上世纪50年代之前,济南还曾被称为“湿地之城”,元代著名画作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是最好的证据——鹊、华二山周边一片水乡风光。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钢筋水泥逐渐取代了荷塘藕池。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各地农村,狼的身影还不时出没,如今它们踪迹难觅。各地曾出过不少“狼出没”的新闻,虽然结局往往不了了之,但也从一个层面映射出人们对旧时生态的一种向往。  生态环境的恶化、乡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