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2014年第十四届中华肝胆胰脾外科专业学术论坛征文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提高肝胆胰脾外科疾病的诊疗效果第十四届中华肝胆胰脾外科专业学术论坛将围绕当前肝胆胰脾疾病诊疗出现的“热点”和“争议”进行讨论和争鸣,“论坛”将选择同道们共同关心的学术专题,开展多学科讨论。欢迎肝胆胰脾外科各临床专科、腔镜、内镜中心、消化内科等相关专业的专家踊跃参加。

其他文献
我院从2001年开始开展解剖性脾脏部分切除术.至2012年,共对37例外伤性脾破裂及病理性脾脏疾病患者进行了解剖性脾脏部分切除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37例.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29 ~ 62岁,平均38.5岁.37例中外伤性脾脏破裂29例,其中脾外伤分级(天津分级)Ⅱ级18例,Ⅲ级11例;脾血管瘤5例;脾囊肿2例;脾纤维瘤1例.择期手术患者常规
期刊
目的 探讨肝中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巨大原发性肝癌的适应证、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3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2例中央型巨大原发性肝癌行肝中叶切除术的病例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肿瘤中位直径12.5 cm(10.5~22 cm),18例为单发病灶,4例多发,合并癌栓6例.术前肝功能Child-PughA级16例,B级6例.术前中位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为5.2%(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淋巴瘤(primary hepatic lymphoma,PHL)的临床特征、诊治要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肿瘤医院2005年4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6例PH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57岁,男女之比为2:1.首发症状主要为上腹部疼痛、发热.6例均经病理学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单纯手术治疗(术后失访).5例术后行CHOP
目的 比较尾状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与非尾状叶HCC手术切除治疗效果的差异,为进一步提高尾状叶HCC的治疗效果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间114例尾状叶HCC切除术患者,选择同期114例非尾状叶HCC患者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情况、复发率和生存期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尾状叶肝癌患者有较长的手术时间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术中或术后意外发现的早期胆囊癌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科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病理发现的34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为术中快速病理确诊为胆囊癌,5例为术后病理确诊为Ⅰ期、Ⅱ期胆囊癌.结果 3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标准的胆囊癌根治术,其中20例Ⅰ期、Ⅱ期和Ⅲ期中肿瘤仅浸透浆膜,或肿瘤侵犯肝的深度不足2 cm的患者行腹
韦尼克脑病(Wernicke's encephalopathy,WE)是由于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代谢性疾病.该病往往发生在能引起硫胺缺乏的某些疾病之后,最常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维生素B1是葡萄糖代谢的重要辅酶.当体内维生素B1贮备不足时,如果补充大量碳水化合物液体,葡萄糖代谢就可耗尽体内的维生素B1而诱发急性WE发作.近年来,静脉营养逐渐在临床普及.特别是消化系统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的患
期刊
目的 研究早期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与机体免疫应答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选本研究的46例SAP患者,在入选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测定其内毒素水平、尿液中乳果糖与甘露醇之比(L/M)、D(-)-乳酸盐含量、Th1/Th2比、HLA-DR和CD4+ CD25+ Treg细胞百分比.结果 早期SAP(最初的14 d内)患者的内毒素含量、L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多,尤以胰漏最为常见.早期预测胰漏发生并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对降低胰漏发生率及相关并发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总结了10年来国际核心期刊对胰漏预测指标的研究,分析探讨了血淀粉酶、引流液淀粉酶、C反应蛋白、WBC及白蛋白的联合检测、血清尿素氮及白蛋白、引流液淀粉酶水平与引流量的比值对胰漏发生的预测意义。
目的 探讨分析我院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以降低围手术期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解放军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213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3例患者均成功行PD,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胰瘘51例(24%)、胆瘘8例(3.8%)、肠瘘8例(3.8%)、胃瘫35例(16.4%)、腹腔感染16例(7.5%)、术后出血16例(7.5%)、术后死亡4例(1.9%)
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以其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率低等诸多优点[1],被欧洲内镜外科协会列为正常大小及略大脾脏切除的“金标准”[2].然而,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脾功能亢进病例往往存在脾脏巨大、侧支循环多、出血风险大等诸多手术操作方面的困难,LS在其中应用仍较少[3-6].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脾切除术(tra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