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策略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l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关系着收支是否平衡,财政支出是否能获得良好的效益,以及我国经济是否能够平稳增长。政府必须依靠财政作为经济手段,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调整,实现政府的职能。严格遵守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原则,采用恰当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策略,才能够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逐渐地由原来的计划经济逐渐地向着市场经济的方向过渡。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之下,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和调控。政府应当明确在新的经济体制之下自身的基本职能,财政支出结构也要随之进行相应的优化,明确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原则、运用合理的优化手段,从而保证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经济政策能够得以执行,实现政府的职能,提高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保证收入合理地分配,加快经济发展的脚步。
  一、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遵循体现政府职能的原则
  政府的职能的方向与范围决定着财政支出的方向与范围,政府的职能与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新时期的经济体制之下,财政所发挥的职能非常多,最重要的一种职能就是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来实现政府的职能。政府只有通过一些财政手段,才能够为社会、为人们服务、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合理配置市场资源。所以,要想实现政府财政支出的结构优化,就必须遵循体现政府职能的原则。
  (二)遵循体现社会公共需要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目标就是建立公共财政,而公共财政理论的核心则是社会公共需求,只有以社会公共需要为原则来来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才能够实现政府通过财政手段服务社会的目的,才能使得财政支出真的为民所用,让政府的财政支出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收益。
  (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施行的一直是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财政支出结构也已经以计划经济为依据,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之下,我国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随之变化,然而这种转变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在整个转变与优化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符的地方。因此,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必须循序渐进,而不能急于求成,只有通过一些较为稳固、可靠的方案来实施,才能逐渐地实现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最终目标。
  (四)遵循财政支出结构相互协调的原则
  财政支出结构并非是只关系到某一方面的因素,而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同时,它们之间又有着一定的差异,在进行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过程中,要明确哪些要素所带来的影响较大,哪些要素不容易控制,从而做到对这些要素的准确把握,通过各要素之间的制约关系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使他们相互之间进行良性的影响,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
  (五)遵循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原则
  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是:城乡之间与地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必须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因此,要实现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必须考虑各地区、各行业发展中的差异,根据发展水平及发展中所需要财政支持的力度,给予适当的财政支出,既保证发展中的财政需求,又能够节约资金,避免财政浪费或者不法分子趁机谋取私利。
  (六)遵循适应我国财力水平的原则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经济方面的发展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财力有限,政府能够控制的财政资金也较少。因此,对于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财力的实际水平,对于一些较为重要、急迫的项目给予足够的财政支出,而一些相对来说重要程度较低的项目在资金投入方面要慎重考虑。
  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策略
  (一)合理界定我国财政支出的范围
  财政支出的范围应当以公共财政理念为导向,让政府的财政支出来满足社会公共的需求,通过对财政支出范围的合理界定,对市场资源的配置进行有效的参与,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产品。以社会公共需求为财政支出范围的标准,避免政府过多参与非公共性质的项目,防止财政的浪费,这些项目可通过引进市场调节机制,由市场自身的发展来满足这些方面的需求。
  (二)增强社会公共性财政支出
  政府的公共性财政支出应当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在教育、文化、科研、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大财政投入。
  1.增加教育行业的财政支出
  要想实现我国未来的长久发展,就要依靠教育事业来培养未来社会的接班人。现如今,我国对于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对于教育的财政支出也应当随之增加。增加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并合理优化内部资金配置结构。通过财政的支持,实现教育的改革,推行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高校实验基地,增加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2.增加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
  文化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的精神生活质量,同时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财政支出中,将文化事业建设作为投入的重点,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做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搞好文化工程与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增加科学研究的财政支出
  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某些方面,我国的科技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加快我国科技发展进步的速度,就必须要增加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通过学习和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发展我国独特的科技文化,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培养更多的科研人员,加快科学研究的脚步,实现将我国发展为科技大国的目标。
  4.增加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生活。增加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对医疗卫生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增强预防疾病发生的能力。政府分担人民在就医时的部分费用,解决人民群众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同时,加强对医疗设备、药品的检查和监督,保障人民就医时的安全。让人民的身体健康得到更多的保障,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
  5.增加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
  在现代社会中,还有一些人,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接受足够的教育,得不到医疗卫生方面的保障,甚至温饱都成问题,这些都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社保资金投入不足造成的。加大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让人们群众都能够维护自己生存、接受教育、就业、就医等权利,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所需,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
  (三)财政支出要分清轻重缓急
  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各个项目,对于财政支出的需求有轻重缓急之分,目前,我国在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急需政府财政的投入,另外,农业的发展需要国家的资金支持,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也离不开财政的支出。政府将财政支出的重点向这些方面偏移,加快此类项目的建设脚步,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
  (四)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管理和监督
  我国的财政支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扩大规模,必须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管理和监督,才能保证资金流向真正需要的地方。通过建立财政预算编制监督机制、预算执行监督机制、预算决算监督机制、财政内部监督机制等,让与财政支出相关的人员和各部门都参与到财政支出的监督工作中来,实现彼此之间的监督和管理,对财政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管理和监督实现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李伟.公共财政体制下行政成本的经济分析[J].经济论坛2006(17).
  [2]骆勤.构建我国科学规范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的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4(09).
其他文献
目的 本研究拟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踝关节Dupuytren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0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3例Dupuytren骨折患者,其中急诊手术30例,
目的:研究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法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护理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口腔颌面外科患者7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取常
目的 分析在老年腹腔手术围麻醉期应用核心体温维持的效果.方法 从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麻醉科择取58例老年腹腔手术患者,按照是否实施核心体温维持进行分组,每组29
目的 探究复合乳酸菌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6例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
目的:分析探讨在门诊输液室中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将2019 年 1 月至2019 年 10 月本院门诊输液室接收的患者共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先入院的 50 例
目的:研究分娩陪伴式分娩护理在临床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作为研究时段,确认在我院中存在数据库资料登记的100例分娩产妇,将其一般资料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