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法教材,鉴而生新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z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文章,描写自然现象(如风、雨、雪等)、地理环境(如森林、高山等)、名胜古迹(如故宫、大雁塔等)的,我们称作写景类文章;有些是描述事物的,如动物、植物等,我们称作状物类文章。因为在写景的同时,往往进行物的介绍描述,因此这类文章统称为写景状物散文。
  写景状物是指写文章的一种手法,也是一种写作形式。作者往往有感于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鱼,一山一水,而将所观、所闻、所悟付诸笔端。那么,该如何写作写景状物散文呢?现以陆蠡的《囚绿记》为例,阐释一些写作要义。
  一、巧用灵感抓事物
  写景状物散文,不同于议论文。议论文是针对某事、某种社会现象阐发自己的观点,而写景状物散文则是有感于自然界的风景或事物,有意去描摹,从中悟出某种道理。所以,写景状物散文不是生抠、硬憋出来的,而应该靠观察,靠灵感。陆蠡写作《囚绿记》不是偶然的,是灵感激发了创作热情。本来是一次普通的入住公寓,但圆窗外常春藤的绿影,却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激发了作者对生命意识的赞美与追求,从而写出了精美的散文《囚绿记》。这就启示我们,不管是走在田间野外,还是沐浴阳光雨露,不管是目睹飘零落叶,还是仰观振翅雄鹰,都要注意用心领悟,感受自然的魅力。
  二、确定核心明线索
  形散神聚是散文的一大特点,意思是说,散文不是散乱在地的珠子,而是串珠,看似各自独立,其实是被一条线索牢牢地拴着。陆蠡的《囚绿记》以“绿”为描摹对象,记叙了作者对“绿”的情感变化。全文共有14个自然段,1—4段写寻绿,5—7段写赞绿,8—12写囚绿,13写放绿,14写念绿。全文紧紧围绕“绿”字展开,思路清晰,线索明确,给人一线串珠之感。
  三、善用修辞增文采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散文,更应注意语言的感染力。陆蠡这篇散文,善于运用修辞来提升文章的表达效果。“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在这里,作者运用比喻和排比修辞,给“绿”下了形象生动的定义。
  “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在这里,“面生”将“绿”人格化,具有较强的人文色彩。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在这里,“珍重”一词,更是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将“绿”比喻成“囚人”,具有深刻的寓意。
  “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开始了解……我开始了解……”“我要借绿色来比喻……我要借绿色来比喻……”分别运用了比喻和反复修辞,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更加优美生动。另外,文章由“绿色”到“绿友”到“囚人”,称呼的变化也颇具特色,含蓄地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变化。
  四、用心观察神描摹
  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要注意用心观察景物或事物,然后用细腻的笔触传神地描摹景物或事物特点。既要抓住景物或事物本身的特点,还要突出其中蕴含的作者情感。《囚绿记》一文,作者的观察和描摹就非常细腻。“绿”刚被囚起来的时候,“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后来“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着原来的方向”,“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再后来“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如此细腻的描写,传神地写出了“绿”被“囚”后的境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感情融注描写中
  写景状物散文,不是单单描写景物、事物的特点,应该将作者的爱憎融于其中,因为,没有情感的描写是空洞的,是苍白的。只有将作者的情感融于其中,才能深化文章的主旨,提升文章的感染力。《囚绿记》一文,作者的情感变化是非常清晰的。寻绿时“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赞绿时“把我的心等焦了”“欢喜看绿”“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等;囚绿时“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放绿时“向它致诚意的祝福”;离开了绿,作者又“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这篇文章,作者感情变化明显,在这样的感情变化中,赋予了“绿”象征意义。结合倒数第二自然段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可知,“綠”象征着我怀念的圆窗和绿友,象征着对自由光明的追求,象征着中华民族在日寇的铁蹄下不屈抗争的精神。
其他文献
世上没有两粒完全相同的沙子,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没有两只毫无差异的昆虫……世间万物无奇不有,形态各异,因此写景状物的文章,贵在写出景物的特征与意蕴。  要写出景物的特征与意蕴,首先须仔细观察,了解景物本身的特征。同样是山,塔山、剑山、狮峰山、象鼻山、石钟山、莲花峰等,从名字就可看出它们各自鲜明的特点。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峨嵋之秀,青城之幽……不同的名山各有特色。  其次,注意地域、环
期刊
下午仍然只有一节课,张英才陪着孙四海站了两个多小时。孙四海怎么样讲课他一点也没印象,他一直在琢磨六个年级分成三个班,这课怎么上。中间孙四海扔下粉笔去上厕所,他趁机跟上去问这事,孙四海说,我们这学校是两年招一次新生。返回时,教室里多了一头猪。张英才去撵,学生们一起叫起来:“这是余校长养的猪,它就喜欢吃粉笔灰。”孙四海在门口往里走着说,别理它就是。往下去,张英才更无法专心,他看看猪,看看学生,心里很有
期刊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臣民与公民,不只是一字之差”。  說起“臣民”,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吾皇万岁,万万岁”“微臣接旨”“奴才罪该万死”,这些历史古装剧里的台词肯定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从秦统一六国到满清被推翻,帝王与臣民的称号已在这片土地上存在了数千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当时治国有法,但法是王法。皇帝生气了就“来人,拖出去午门斩
期刊
“快放开我!我要奔向原野,奔向蓝天,奔向更加美丽奇幻的新世界!”河水声嘶力竭地咆哮着。  河岸长叹一声,严肃地说道:“冷静吧,我的孩子!当你彻底自由的时候,就是洪水泛滥,生灵涂炭的时候。你难道忘了白娘子一怒而水漫金山的悲剧?你难道忘了江河泛滥时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历史?你难道忘了洪水滔天时那只在茫茫大海上孤独而无望地漂浮着的诺亚方舟?当一个人拥有了绝对自由的时候,就是所有人失去自由乃至生命的时候啊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年轻时,其实没有更多的答案可供你选择,五花八门的选项背后只有一个真相,就是“试试”二字。你选a,结果是试试;你选b,结果也是试试,所以年轻时,选什么都没关系,关键是你敢去试试。你不选就扣分,你选了就加分,这是最简单的题,但很多人在这道题上失过分。  读了这段话,你得到怎样的启示?请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不能脱
期刊
打工的滋味是甘甜还是酸苦,快乐还是无趣?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我决定利用漫长的暑期生活去当地一家罐头厂体验。  说干就干,7月10号一大早,我骑着自行车来到罐头厂报名、领工作服、培训。我信心十足,对我的打工生活充满了憧憬。  第二天,正式上班。七点点名,七点半开工。开工铃声一响,工人们立即热火朝天地干起来。车间主任看我身材比较壮实,安排我拧罐头瓶盖。拧罐头瓶盖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水果装入
期刊
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苏州一家护理院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200元现金抵用券,“奖孝金”现金抵用券,可以在缴纳老人相关费用时抵用。  据媒体报道,自从“奖孝金”制度推出后,许多子女前来看望老人的频率明显增加,有的子女以前一个星期来一次,现在变为两三天来一次,以前两三天来一次,现在几乎天天过来探视。然而,在一家门户网站
期刊
真正成功的人,善于摆脱一切限制,突破自我。如麦家的儿子,自我封闭两年后,却用一颗上进的心和多年积累的英语功底,突破自我,走向了成功。故而人生需要突破,突破便可铸就成功。  成功需要突破,因为只有突破,才能让你摆脱世俗的限制,畅想光明的未来。众所周知的最佳球员林书豪,从一个无名小卒成为如今著名的篮球运动员,他是如何做到的?这无疑是因为他勇于突破的精神,打破自己的常规,让自己突破昨天的束缚,从而冲向明
期刊
一眼看见猫城,不知道为什么我心中形成了一句话:这个文明快要灭绝!我并不晓得猫国文明的一切;在迷林所得的那点经验只足以引起我的好奇心,使我要看个水落石出,我心目中的猫国文明决不是个惨剧的穿插与布景;我是希望看清一个文明的底蕴,从而多得一些对人生的经验。文明与民族是可以灭绝的,我们地球上人类史中的记载也不都是玫瑰色的。读历史设若能使我们落泪,那么,眼前摆着一片要断气的文明,是何等伤心的事!  将快死去
期刊
鹰在一棵大树上休息。天和地一片沉默。在一片沉默中,鹰开口问:“许多年前,我还是一只幼鹰。当我学着飞翔的时候,你被人们小心翼翼地种下。如今,我已经走过了半生,却只是偶尔看见有人砍去你身上的枝桠。可见,人类想要抛弃什么,其实也并不太难啊!”  “不,我的朋友!这不是抛弃,相反,正是这看似放任的行为才给了我成长的空间。”大树沉稳的回答在空旷的原野上响起,“真正的良材需要的是自己的田野,真正的大师需要的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