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璐诗:此心安处是吾乡

来源 :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omeo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璐诗与我相识于1996年。魏璐诗时年88。
  那年5月10日傍晚,全国对外友协礼堂洋溢着热烈的气氛,向韩素音颁发“人民友好使者”称号的仪式即将在这里举行。
  有一位上年纪的外国女士坐在我前面,她身穿桔黄色外衣,满头银丝烫成波浪形,嘴唇抹成鲜红色,映衬出白皙、光滑的皮肤。她的身体有些发福,手里拄着一根拐杖。
  我叫了一声“老奶奶”,她转过脸来开始同我用流利的中文交谈。我问她:“您叫什么名字?”她接过我手中笔记本,认真地写下“魏璐诗”三个汉字,又写下Ruth F. Weiss,还留下寓所电话。她用一双湛蓝的眼睛真诚地望着我:“我住北京友谊宾馆,你可以打电话给我。”
  第一次来到上海
  早在1940年,魏璐诗与韩素音就是好朋友。她们在四川成都一个传教士家里,参加每周一次“圣经研究”讨论会。其实,讨论的都是当时禁谈的题目,比如农村经济、法西斯主义的意义,或延安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等等。
  《韩素音自传》有一段描述:“还有魏璐诗,一个勇气十足的人。她是奥地利人,嫁给一个比她年轻的中国人,生了两个儿子。几年后,不是她,而是她丈夫去了美国,尽管两人中,他一直表现得更‘进步’一些。魏璐诗留了下来。……她在中国,并一直留在中国。她说,她的两个孩子是中国人,因此一定要留在中国。开始时,她的日子过得很艰难,没有人知道她经历了什么样的苦难。她总是笑眯眯的,具有一种很特殊的幽默感。我在北京又见到她。她脸上没有一丝皱纹,非常平滑,就像25年前在成都、在她丈夫身边,生活愉快、充满生气时那样。她请我吃饭。”
  “音乐之乡”维也纳,是魏璐诗的故乡。她在文章中回忆:“每年10月1日,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欢天喜地庆祝她的生日的时候,我的思绪禁不住来到了10月的第二天,那是我一生中十分重要的日子。1933年10月2日,我第一次来到中国上海。”
  “离开故乡维也纳,我从威尼斯乘船直奔上海。出发前,我一边安慰自己,一边劝慰送行的家人,让他们不必担心,我此行只是作为《维也纳报》的自由专栏作家,到上海进行为期半年的修学旅行。一年前,我毕业于维也纳大学的语言系,颁发博士学位的仪式又臭又长,负责此事的哲学系主任抱怨道:你们拿个博士学位,就像工厂里生产香肠一样繁琐!”
  魏璐诗来中国修学的想法由来已久。在维也纳,有不少机会与这个遥远的国度发生某种联系。比如,奥地利作曲家马勒(Gustav Mahler)的一首交响曲,就是在中国唐代诗人李白与王维诗歌基础上创作而成;奥地利作家克莱班德的话剧《粉笔圈》,描写发生在中国的一次庭审情节,演出使观众们对中国产生无限遐想。
  1929年,魏璐诗在大学第三个年头开始学习中文。在维也纳,她遇到不少中国政府派来的留学生或办事人员。与他们接触中,她隐约感到,在中国会有一席生存之地。因为希特勒称霸中欧,像她这样出身犹太家庭的女孩,将会没有落脚之处。就这样,她抱着美好愿望,只身来到中国。
  如同许多人一样,最初计划往往不能如愿。魏璐诗所写的反映中国社会、经济与政治的文章,遭到日本驻上海总领事的反对,为《维也纳报》撰写自由专栏文章的工作无法继续下去了。她只好另谋生计,在上海犹太人学校,实际上是一个慈善机构,找到了一份工作。
  见证旧中国苦难
  在上海期间,魏璐诗结识了一位传奇式人物,新西兰人路易·艾黎,中国“工合”运动的发起人。
  她回忆说:“1933年秋天,路易·艾黎给予了我特别的帮助,他带我参观工人居住的贫民窟和简陋的车间。工人工資低得可怜,做工的大多是童工,他们吃住在机器旁或阁楼储物间里。由于连年不断的洪水、干旱与饥荒,加上蒋介石政府的无情压迫,大批人从农村涌入城市。包工头们趁机发大财,甜言蜜语地诱惑这些人来城市,之后突然翻脸,推翻最初的承诺。劳动人民成为统治阶级与外国投资者们压榨的对象。”
  “如果说当我乘坐客船经苏伊士运河塞得港时,对帝国主义与白种人如何剥削贫穷国家人民略知一二的话,那么,今天在上海对这些工厂的实地考察,给我上了一堂深刻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教育课,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剥削方式带给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
  与此同时,魏璐诗在上海犹太学校对‘慈善’的所见所闻,让她看清外国等级制度在中国的体现。英国人、美国人等处于顶级位置,白俄稍次,印度人更次,而悲惨的中国人则处于最底层。除此之外,他们还受到中国统治阶级压迫。这种情景,好比处在同一地理环境中,两个截然不同世界。
  上海犹太人学校,由阿拉伯籍英国人开办。他们靠土地投机生意大发其财,同时还做鸦片与其他肮脏交易。他们靠挣来的不义之财,才能对白俄犹太孩子施舍“慈善”,那些孩子的父亲大多是出租车司机、夜间看门的值守等,母亲则大多在夜总会当舞女,或在商店里做售货员。魏璐诗班里的孩子,经常早晨饿着肚子来到学校。学校免费提供的午餐,或许是他们一天所能吃到的全部食物。
  当了六个月的试用教员后,魏璐诗被解雇了,此举正合她意。“因为,对他们要求我在宗教仪式活动中表现出的虚伪,以及要求孩子们对所提供的一点教育与食物真心感恩的嘴脸,实在令我作呕。这种经历,使小说中描写的英国19世纪孤儿院情景更加可信,令人憎恨!”
  也就在这时,魏璐诗认识了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她是继埃德加·斯诺之后,第二位向世界报道“红区”见闻的人。此时的魏璐诗已阅读了一些有关中国的书籍,并接触到马克思主义。
  她写道:“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状态,军阀们在其帝国主义主子的支持下,相互厮杀,争夺势力范围。劳动人民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我整天看到,大街上穷苦人拉着装载沉重货物的独轮车飞奔,被当作牲畜使用;骨瘦如柴的人力车夫,载着富婆阔少东跑西颠、汗流浃背;警察们非但不是保护者,反而骄横跋扈,挥舞棍棒驱赶穷人与乞丐,他们完全不顾劳动人民应有的基本人权。记得有一次,我指着一个睡在商店屋檐下的男孩,给一个白俄女人看时,她耸了耸肩,不屑一顾地说:那又怎么样?不就是个中国人嘛!”   有史沫特莱这样的朋友与老师,生活又赋予魏璐诗新的意义。她形容:“我可以成为转动的历史车轮上的一颗螺丝钉,做一些力所能及工作。因为,比起中国进步人士来说,外国人开展各种活动时,享有更自由的空间。比如,我可以成为传递各地消息的‘问询员’。这一过程中,我了解到有关长征的一些情况,见到一些胸怀国家命运、而非只求享乐的中国人。”
  经人介绍,魏璐诗结识了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并与她保持了终生的友谊。魏璐诗还遇到作家鲁迅,对他深感敬佩。鲁迅将德国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Kaethe Kollwitz)的木刻作品介绍到中国,借此传播其革命观点。鲁迅于1936年10月16日辞世。之前十几天,魏璐诗在上海举办一次木刻作品展览会上,最后一次见到他。送别鲁迅日子里,魏璐诗看到,数万人冒着风险围着灵柩缓步前行,向这位无畏英雄致以最后敬意。
  与中国并肩抗战
  1937年末,魏璐诗得到一份在四川成都的工作,这份新工作带来难得机会,使她在中国可以继续待下去。
  就在魏璐诗乘坐客轮离开上海的当晚,日本侵略者开始大规模轰炸。整个城市顿时陷入一片火海之中,一栋栋楼房瞬间化为瓦砾。人们四处狂奔,躲避从天而降的炸弹。
  此后,魏璐诗亲历八年抗战,其中六年在成都,两年在重庆。在成都,她与一位中国工程师结了婚。魏璐诗得到一份教书兼做秘书的工作,这使她有更多机会接触中国人,尤其是学生。
  魏璐诗写道:“战争让我们都投身到各项社会服务之中,尽管国民党当局从狭隘的观点出发,不允许我们做更多的事情。因此,我们成立战时服务团,救护那些在轰炸中受伤的士兵和平民。”
  “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申请中国国籍,因为中国一直与反纳粹的国家站在一起。我感觉就像生活在‘同一世界’(One World),就像美国政治家威尔基·温德尔(他曾在战时访华)所著书名一样。在成都,你可以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如:英国斯坦福·克里普斯爵士、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爱德尔博士率领的印度援华医疗队、菲律宾红十字会、居里夫妇小女儿以及众多记者。”
  1943年,魏璐诗从成都搬到重庆。在重庆两年间,她分别在“外交使團”办公室、加拿大驻华使馆、联合国图片新闻办公室,做了三份秘书工作。同时,她协助宋庆龄重建保卫中国同盟,并担任中央委员会委员。抗战胜利后,1945年11月,她踏上驶往上海的客轮,开始在上海中国福利会工作。
  投身新中国建设
  1943年,魏璐诗的丈夫赴美留学,在马萨诸塞州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46年3月一天,她也登上驶往美国的一艘货轮。经过努力,魏璐诗在联合国得到一个秘书职位,一干就是五年。由于护照是国民党政府签发,每两年有一次回家探亲机会。工作三年后,1949年夏,她回到中国。那时北京、上海已经解放,但南方部分省份还未解放,想回国的人必须从香港乘船北上。魏璐诗费了好大力气,才买到一张从香港驶往天津的英国轮船船票。此船谎称开往仁川,以避开国民党军队的轰炸。
  魏璐诗来到北京,见到许多朋友,看到为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所做的各项准备。会议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要宣告成立了。她还得到许诺,那就是她与丈夫、还有孩子,无论什么时候想回来都可以,安排工作没有问题。1949年9月中旬,她离开北京回到纽约,继续为联合国工作。
  魏璐诗回忆说:“第一次来北京,给我留下一个景象始终在脑海里萦绕,那就是二战结束后,用人拉的人力车已经在街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脚踏的人力车,人不再被当作牲畜一样对待。1949年我来北京时,有一天,婆婆带我去看望几位朋友,她坐在人力三轮车前面,我则坐在后座上。走着走着,车夫突然高声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下意识地对他嘘了一声,意思是让他小点声唱。因为我在1946年离开中国,那时正是国民党统治时期。没有老百姓敢公开提共产党三个字,更不用说公开大声唱这种歌了!当我缓过神来,才感受到北京是真正解放了。人民当家作主,车夫有权利放声高歌。”
  1951年秋,魏璐诗任职合同期满,决定重返中国。她的丈夫不愿回国,国民党驻美使馆也没收了她的护照。但她决心已定,终于排除重重障碍,于这年底带着两个幼子回到北京。此后,她一直活跃在中国对外宣传战线上。自1964年起,担任人民画报社德文专家,负责审定德文版全部稿件。
  1955年,魏璐诗第二次取得了中国国籍,她的命运与始终中国紧密相连。“文革”期间,尽管受到不公正待遇,也没有动摇她对中国的忠贞。每天,她挤公共汽车上班,一天也没停止过工作,并单独完成每期《斯特朗通讯》的德文校译工作。
  十年动乱结束,更激发了魏璐诗的工作热情。她为海外一些报刊撰写文章,热情讴歌中国人民的胜利。她出国旅行时,在美国、加拿大、奥地利、联邦德国,做了许多介绍中国的演讲。
  魏璐诗七十多岁时仍然关心《人民画报》的工作,通读每期德文版稿件。她认为,一个人在晚年还能继续为社会、为人民做有益的事,是一种幸福。
  年逾九旬时,魏璐诗已无法行走,只能卧床。然而,她依然乐观,保持有规律的作息。每当朋友来看望,给她带巧克力时,她都会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将巧克力迅速“消灭”。2006年3月,魏璐诗以97岁高龄辞世,被安葬在上海宋庆龄陵园,好友黄华为她题写了墓碑。
  漫长人生道路上,魏璐诗实践了自我心愿。她曾深情地说:“我感到自己是属于中国的”,“中国就是我的家”。这也正应和了一句中国古诗:“此心安处是吾乡”。
其他文献
2017年3月31日上午,由中國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法国依视路基金会、法国人民援助会及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睛彩视界”扶贫项目启动仪式在兴县实验中學举行。李小林会长出席并发表了讲话。  李会长提出,兴县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为抗日战争胜利、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事业作出了不朽贡献,早日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和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共同心愿。感谢法国依视路基金会和人民援助会用真
期刊
2017年5月14日,全国友协会长李小林、副会长林怡、宋敬武一行共同出席了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高级别全体会议和“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29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出席论坛。  5月15日,李小林會长集体会见了应我会邀请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
期刊
3月19日至22日,应斯里兰卡一中国社会文化合作協会邀请,全国友协副会长林怡率团赴斯出席中斯建交60周年系列活动。系列活动包括中斯建交60周年纪念仪式,中斯建交60周年主题论坛以及中斯婦女友好论坛等。来自北京、山东、浙江、福建、山西、东莞、云南等地友协和妇联代表随团往访。斯议长贾亚苏瑞亚、石油资源部长维拉克迪斯、妇女儿童事务部常务秘书森娜拉特娜及中国南亚区域友好合作组织主席巴塔来依出席活动。期间,
期刊
马尔堡大区位于新西兰南岛东北部,惠灵顿的正西方,面积1.24万平方公里。行政中心为布莱海姆。人口4-5万,其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北部靠近海的沿岸城市和城镇中。  马尔堡是新西兰最大的葡萄酒产区。马尔堡每年的葡萄酒产量占新西兰葡萄酒总产量的79%。长相思是马尔堡的旗舰品种,马尔堡由此被称为“长相思之乡”,并在葡萄酒酿酒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因为对葡萄酒共同的认识,
期刊
4月23日至26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副州长康伊莲访京,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康受邀出席了“一带一路”论坛开幕式,并在由我会和北京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地方合作”分论坛和由贸促会主办的企业家大会上分别致辞。  李小林会长在论坛期间专程会见康伊莲副州长,赞赏加州在中美地方合作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希望纽森州长和康伊莲副州长继续推动加州对华友好合作,为中美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关键助力。康
期刊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近年来,宁夏依托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与46个国家的59个地方政府建立了国际友城关系。就在今年,宁夏和日本岛根县迎来了缔结国际友城关系25周年。25年的相伴而行,宁夏与岛根间的友谊不断深化,人文交流日益频繁,务实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早在1990年,日本岛根大学与宁夏社会科学院开始互派学者进行学术研究交流,拉开了宁夏与岛根友好交往的序幕。1993年10月,两地正式缔结国
期刊
3月27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马达加斯加共和国驻华使馆在京共同舉办中国-马达加斯加建交45周年招待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向巴平措与马达加斯加总统埃里出席并致辞。全国友协会长李小林、中国驻马大使杨小茸等中马各界代表约110人出席活动。  向巴平措在致辞中表示,建交45年来,中马双方始终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成为真正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
期刊
3月25日,飞虎队C-47飞机捐赠仪式在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举行。谢元副会长宣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向活动发来的祝辞。刘副总理在祝辞中向陈纳德将军遗属、飞虎队老兵及其家属、飞虎队历史组织成员及关心和支持中美友好的美国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欢迎和良好祝愿,并向C-47飞机正式落户桂林致以热烈祝贺。她说,今年是中美上海公报发表45周年,事实证明,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符合两国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她期待更
期刊
2017年3月27日,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周恩来总理回顾纪念展》在日本京都市开幕。  此展重点展示在拍摄大型电视专题艺术片《百年恩来》过程中及此后收集珍藏的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题词、书画、摄影珍品和珍贵历史资料。其中包括中曾根康弘、西哈努克、基辛格等国际政要以及当年参与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廖承志、赵朴初、孙平化、林丽韫、冈崎嘉平太、池田大作等中日人士的題词和图片;关
期刊
4月15日,第三屆“北京国际友好林”植树活动在昌平区TBD科技运动公园举行。来自斯里兰卡、澳大利亚、俄罗斯等36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外国专家、留学生等400多人共同为北京添绿。  参加活动的外国友人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斯里兰卡驻华使馆公使莎妮·卡鲁纳若特尼说,这个植树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能为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提供一个友好交流的平台,还能通过植树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此活动已成為北京市全民义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