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脑与成年脑皮质组织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i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技术研究成年和胚胎脑皮质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初步探索在胎脑与成年人中脑蛋白的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成人无病变区正常脑皮质1份和水囊引产胎脑组织脑皮质2份(3月胎脑组织和5月胎脑组织),提取总蛋白,通过双相电泳分离蛋白,每组样品均重复电泳,使用PDQuest7.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电泳图谱,得到具有表达差异的蛋白质,分别选取在大脑发育过程中逐步降低和逐步升高的差异点及在胎脑成脑蛋白表达中差异两倍以上的蛋白点,应用胶内酶切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time of flight,MALDI-TOF-TOF)进行鉴定,得到肽指纹图谱,并查阅蛋白质数据库得到蛋白质的相关信息.结果 (1)成人脑组织、3月胎脑组织和5月胎脑组织的脑组织蛋白图谱分别测得642、511和527个点,图象匹配率达87%.成人脑蛋白图谱中碱性蛋白点明显多于胎脑的;(2)成人脑组织、3月胎脑组织和5月胎脑组织的脑组织单独特有蛋白分别为:172、171和152个;(3)与成人脑组织比较,3月胎脑组织和5月胎脑组织的差异蛋白质分别为131和115个;差异在2倍以上的蛋白点为60和40个,其中低表达的蛋白点分别有24和17个,高表达蛋白点为36和23个;(4)白蛋白、磷酸丙糖异构酶等8种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的变化.脂肪酸结合蛋白7和未命名蛋白只在3月胎脑高表达,而5月胎脑和成人组均无表达;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和转导素只在成人脑中高表达,胎脑无表达.血清白蛋白却随着大脑发育逐渐降低.ATP合成酶、线粒体F0复合体亚基、磷酸丙糖异构酶随着大脑发育而逐渐升高.结论 人类从胚胎期到成人发育过程中脑部蛋白质可能会发生明显改变,这些差异蛋白的发现为研究脑发育机理提供了极其有益的线索。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1个母系遗传的Leigh综合征家系的线粒体突变.方法 描述该家系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应用DNA芯片结合直接测序对该家系患者进行全线粒体DNA测序.结果 该Leigh综合征家系患者临床以生长发育延迟、精神运动迟滞、呼吸节律异常、颅神经麻痹、小脑共济失调、抽搐为主要特征.神经影像学显示中脑、双侧大脑脚、导水管周围灰质、小脑齿状核及双侧丘脑受累.伴乳酸、丙酮酸代谢异常.突变分析证实该Lei
先证者(Ⅲ2)女,30岁.19岁开始发病,怕风畏光,在山东省立医院眼科诊断为乳头炎,视神经萎缩.目前视力为:右眼20 cm指数,左眼有光感,眼球各方向运动良好.眼底照片见图1.右眼:黄斑区有点状渗出,视神经颜色淡,视盘毛细血管扩张;左眼:视神经观察不到,后极视网膜末见出血渗出。
期刊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
Dicer蛋白可引起微小RNA(micro RNA,miRNA)和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的产生,通过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途径进行转录或转录后基因调控.Dicer基因在卵母细胞成熟、发育和胚胎植入、早期胚胎发育、性激素分泌等生殖事件中发挥作用.Dicer功能缺陷可导致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异常.本文就Dicer基因在
目的 对近期检出的1例外周血白细胞高于200×109/L的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为MCL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骨髓及外周血涂片对患者进行形态学检查,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查对患者进行确诊.结果 骨髓细胞形
先证者(Ⅲ7)男,22岁.因右下肢肿物术后复发4年入院.患者自3岁开始至今已做过4次右下肢肿物切除手术,4年前肿物再次复发,逐渐增大(图1a),现入住我院,拟行手术治疗.查体:跛行,全身皮肤黏膜可见多处牛奶咖啡斑,大小不一,最小直径2 mm,最大直径约5 cm(图1b)。
期刊
先证者(Ⅱ7)男,50岁,因全身鳞屑性皮疹反复发作伴瘙痒25年,加重1月就诊入院.患者于25岁时无明显诱因发生双侧小腿鳞屑性丘疹,伴有瘙痒,此后逐渐增多、扩大、融合,头皮、躯干和上肢相继发生类似皮疹,无糜烂、渗液,当地医院诊断为银屑病,口服"乙双吗啉",外用"肤轻松、四环素",后自行服用"郁金银屑片",治疗有一定疗效。
期刊
期刊
患者 女,26岁,婚后怀孕1次,孕30天,阴道流血,黄体酮注射两周,B超示宫腔内有1个11 mm×10 mm孕囊,诊断:胚胎停止发育.行人工流产术.夫妇体健,双方否认家族史.细胞遗传学检查:抽取静脉血2 mL,肝素抗凝,37℃细胞培养72 h,常规制片,G显带,显微镜下计数30个,分析3个分裂相,患者核型为46,XX,t(3;16)(p25;q24)(图1).拒绝做家系调查。
期刊
例1男,34岁.结婚6年,妻妊娠3次均于50天左右胚胎停止发育.患者表型、外生殖器发育无异常,精液常规检查正常.夫妻非近亲结婚,无遗传病家族史.妻孕期无患病及服药史,无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妻月经规律、妇科检查、优生四项检查未见异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