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惯性原理的微流控芯片粒子连续分选

来源 :微纳电子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bird_z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惯性微流控粒子分选原理,设计并制备了基于收缩-扩张结构的微流控芯片,用以实现不同直径粒子的连续分离,并利用COMSOL软件对通道结构进行了流体速度仿真分析,发现当流体通过收缩通道时,流体速度迅速增大.采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制备了微流控芯片:芯片由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通道和玻璃基底两部分组成,利用惯性力和Dean力作用,从而实现粒子有效分选.实验过程中,采用两种不同直径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实验样本,分别在150和300 μL/min的高体积流量下将两种粒子的混合溶液注入通道,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直径5μm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分选效率达到93.8%,证明该结构分选效果好、分离效率高.
其他文献
柔性传感器是纺织品实现智能化的核心部件,在可穿戴智能设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是柔性压力传感器领域的热点之一.通过分析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组成,明确了影响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灵敏度的各种因素.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层面上,综述了三类常见的微结构在提升传感器灵敏度方面的应用及各自的优缺点.多孔海绵结构虽然制作过程简单,但是对传感器灵敏度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阵列式结构虽然提升作用明显,但是制作过程复杂;微槽花纹结构制作简单、成本较低、提升作用适中.最后,对高灵敏度电容式压力传感
研制了一种应用于人机交互的柔性三维力触觉传感器,将其与仿人灵巧手集成,具有仿人灵巧手实时感知法向力与切向力的能力.该传感器采用了碳纳米管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纳米复合物作为敏感材料,具有2×2的传感单元,每个单元具有双敏感层堆叠结构.三维力解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上下敏感层的压阻效应,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x轴和y轴方向灵敏度在0~0.4N内均为1.8 V/N,z轴灵敏度在0~3 N内为3.1 V/N.将传感器安装集成在仿人灵巧手的手指上,成功实现了仿人灵巧手的稳定抓握、自适应抓取和传递水瓶,保证了仿人灵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