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之我见

来源 :审计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er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业单位在我国是一个情况比较特殊的组织,既不同于党委和政府部门,又区别于国有企业,其财务监督往往被人所忽视。随着事业的发展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加强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成为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笔者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意识
  
  由于缺乏监督,目前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意识不够强,尤其是那些长期成为监督“盲区”的事业单位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监督,首先要强化这些单位领导和员工的财务监督意识。
  一要加强财经法规学习。这是增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意识很重要的工作,必须切实抓好。作为上级主管部门应当提出明确要求,有计划地组织事业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学习财经法规,而且这种学习一定要有强制性,要通过学习帮助他们熟悉和掌握财经法规,增强他们依法理财的意识。与此同时,事业单位本身也要对职工普遍进行财经法规教育,让职工了解财经法规,明白那些能做、那些不能做,自觉地遵守财经法规,支持事业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做好工作。
  二要建立制度约束机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执行财经法规的重要保证,也为增强其领导和职工财务监督意识所必须。要把有无这一制度以及制度执行的情况作为考核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乃至其全部工作的重要内容,执行不好的实行"一票否决",促使事业单位领导更加重视和加强财务监督工作,带头遵守财经法规,为职工放好样子。要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一种“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受表扬,违反财务管理制度受惩罚”的奖惩分明的机制,促进大家自觉接受财务监督,执行好财务管理制度。
  三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出现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要追究其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而且说到做到、决不迁就。这样,势必使事业单位的领导和相关人员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坚持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杜绝弄虚作假、乱收滥支、损失浪费等问题的出现。
  
  二、构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机制
  
  加强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必须解决由谁来负责、靠谁来实施,以什么来保障的问题,也就是要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
  一是领导机制。这是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起关键作用的一个方面。事业单位的财务涉及方方面面,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其监督工作必须做到在其一把手领导下进行,一把手应当直接分管财务监督工作,对财务监督工作负总责。建立这样的领导机制,才能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顺利进行,使监督的成效得到充分体现。否则,容易出现各行其事、有令不禁的情况,造成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开展难、配合难、纠正问题更难的局面。
  二是工作机制。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组织,应当包括国家审计机关、财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及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这四个方面构成一个监督体系,彼此协调,分工负责,各司其责。作为专司监督的国家审计机关依据《审计法》的规定,监督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财政部门依据《预算法》和《会计法》的规定,履行管理部门对事业单位预算和会计监督的职责;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对其财务、会计既负有管理的责任,又负有监督的责任;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依据内部审计的规定,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监督。坚持这种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的机制,对规范事业单位财务收支行为,促进改进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三是法规制度体系。完备的法规制度,是事业单位正常开展财务监督工作的需要,也是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保证。应当立足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办法,对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作出明确的规定,促使审计机关和财政部门把事业单位纳入其监督的视野,并有计划地安排实施,促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搞好财务监督。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要制定财务监督制度与之相匹配,并要有保证制度落实的具体措施。这样,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才不会落空。
  
  三、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方式
  
  如何对事业单位实施财务监督?在监督中需要注意什么?这是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以为,应主要采取以下几种类型的监督方式:
  一是约定型。也就是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实行定期监督。这样做,有利于保持监督的连续性,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始终处于监督之中而不至于出现时间上的“盲区”,同时对监督者来说也能克服对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上的随意性,按照计划进行监督资源的适时合理配置,保证监督的有效实施,并且能够始终把握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更好地做好监督工作。但由于各方面的监督任务繁重,目前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部门还难以做到对其坚持定期监督制度,内部审计机构虽然监督频率比之外部监督要高得多,但较多的还是随机监督,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约定监督,这在今后需要研究解决。
  二是独立型。依法监督是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审计机关、财务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及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依据各自法定的职责,实施对事业单位财务监督。这种监督都是各自单独进行的,同时其工作也都具有独立性。即便是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其监督工作虽然是在单位主要领导领导下进行,但也得以法律为准绳,对法律负责。这种独立性的监督在今后仍是对事业单位的主要监督方式,但需要注意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时间上,监督者要加强协调,避免同一时间多个监督者同时实施监督。理论上讲审计机关、财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及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是不同层次的监督,不存在重复监督的问题,但事实上如果一个事业单位在同一时间要接受多个部门监督检查,势必会造成一些工作上的矛盾,而且事业单位也难以配合好。解决好这个问题,对做好各方面的监督工作都有好处。二是在监督成果上,监督者应尽可能做到相互利用,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当然,由于各方面的监督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和要求,而且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角度也不完全相同,有些成果确实很难做到相互利用,但决不能因此什么都重起炉灶、各干各的,能够相互利用的应尽可能做到相互利用,这不仅有利于实现监督成果共享,而且有利于提高监督效率,让被监督的事业单位集中更多的时间抓好自已其他方面的工作。
  三是延伸型。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目前一般都是采取对主管部门财务实施检查时进行延伸检查的做法,今后可能更多的还是这样进行。事业单位作为其主管部门的下属单位,与主管部门经济上存在必然的联系,每年经费预算均为主管部门预算的一部分,其执行情况如何直接影响主管部门的预算执行,因此,检查主管部门财务时理所当然要延伸检查其财务收支情况。但是,怎么样使这种延伸检查更全面、更深入、更能把握事业单位财务的真实情况,这是今后需要重视研究解决的问题。
  
  四、突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重点
  
  任何工作都需要突出重点,抓住了重点便是抓住了关键。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监督的重点应放在检查有无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上,具体讲需要着重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非税收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事业单位对其主管部门拨入的财政资金一般都会如实反映,但对非税收入往往存在反映不真实、不完整的情况,甚至有的隐瞒、转移收入,私设"小金库"。对其进行财务监督检查时,要着重了解有无这方面的问题,特别要注意了解有无公款私存、私分以及挪用、贪污等严重违法违纪和经济犯罪行为。在这方面,如果监督者该发现而没有发现,势必导致监督风险,所以必须把工作做深做细,尽力予以避免。
  二是专项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从多年的监督实践看,事业单位一般经费的使用都比较正常,问题较多的出在专项经费上,如挤占专项经费,乱支滥用专项经费,甚至用专项经费发放职工福利的违规行为比较常见;再就是专项经费使用效益不高,存在大手大脚、损失浪费的情况。在实施对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中,这方面的问题应该成为检查的重点,而且要抓住不放、搞得十分清楚。
  三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严密性和有效性。制度缺陷势必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制度再好,如执行不好,则制度也等于形同虚设。实施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必须重视对其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的检查,注重揭示存在问题,尤其是对制度本身的健全性、严密性要作出评价,帮助堵塞制度上的漏洞,同时要促进事业单位采取措施,保证财务制度的有效性。
  
  五、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效果
  
  对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目的,在于促进其加强财务管理,做到依法理财,实现财务收支行为的规范化,保证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采取措施,保证财务监督效果。
  一方面,要抓好整改工作。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事业单位必须认真进行纠正和整改,审计机关、财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包括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要对纠正和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保证纠正和整改到位。做好这项工作十分重要,不仅关系到财务监督的严肃性,而且关系到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如果发现了问题而不去纠正和整改,势必造成屡禁不止、屡查屡犯,其结果只能是问题越来越严重,使事业单位陷入泥潭而不可自拔,我们必须杜绝发生这样的情况。
  另一方面,要改进和加强财务管理。实施对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部门应当坚持“一查二帮三促”的方针,注意提出积极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事业单位在改进和加强财务管理上下功夫。事业单位要针对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采取改进和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并且要狠抓落实。要真正做到把监督的成效体现在事业单位改进和加强财务管理上,保证事业单位各方面工作的有效开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
其他文献
2005年,宜春市审计局工作思路。是紧贴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在省审计厅具体指导下。开展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审计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称赞。不仅为人大执法提供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影响农村稳定和发展。从发展的和谐看,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从利益的和谐看,城乡居民的
胃溃疡在门诊比较常见,其治疗一般采用三联疗法。本院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收治胃溃癌患者36例,口服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财政政策的积极运用和预算法的颁布实施等,为加强对财政的监督,我国各级审计部门一年一度的预算执行审计成为其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社会监督政府如何合理使用
一、公共财政支出绩效审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1、我国现行审计体制的制约。我国现行的审计体制,决定了我国审计机关的实质还是相当于政府的“内部审计”。一方面,公共财政支出的
摘要:中国传统中医内科护理技术源远流长,灸法、针刺法、拔罐法、敷药法等在内科临床护理上能发挥出特殊功效,面对患者的现实需求,应该大力发展中医内科护理技术。  关键词:中医 护理 功效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165-01    中医护理有数千年历史,中医护理有一套异于现代护理的独特技术与方法,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
该文归纳总结了我国家族企业继任过程中存在的人力资源类、资产类、经营类和事故类等四大类型风险,运用控制论、系统论方法构建了现代“子承父业”继任模式风险形成与控制模型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131-01  粗隆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与骨质疏松有关,同时并存心脑血管等疾病,非手术治疗需要较长时间卧床,并发症多,一年内的死亡率达32%—38%,手术治疗可使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但一年内的死亡率也高达9%。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至此次手术有关治疗基本结束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