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课程给予我们力量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iajun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两个基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育人是学校首要的、核心的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尊重个性,倡导平等、尊重、理解、包容,把学校建设成为一个充满热情、充满朝气的“生命场”和“阳光地带”,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校园中共享发展成果,提高生命质量,是芳草人的追求。因此,清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自然成为“芳草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是芳草的育人目标,这样的学生应该“热爱中国、关爱世界,自信乐群、充满活力,会学善用、充满好奇”。
  如何以育人目标为指向,科学育人,推动“芳草教育”呢?学校充分开掘国际学校独特的课程资源。
  一是把中西方文化差异化为学习资源。作为一所承担国际教育任务的学校,国际理解教育自然成为芳草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逐步形成清晰的发展思路:在文化理解中学会共同生活,在共同生活中享受成长快乐。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丰富了办学内涵,打造了育人品牌,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培养了学生求真、守信、遵规、负责、乐群等良好品行,推进了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二是融合东西方教育模式,优化课程内容和形式,为培养“T”型或“ ”字型人才奠基。学校注重课程、课堂、课业的研究与实践,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为基本思路,实践“忠实、拓展、整合、创生”策略,突出“主题式教学、国际化特色、信息化支撑”,构建了科学与人文融合、中西文化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课内外结合的充满活力的芳草课程体系。
  课程顶层设计完成之后,如何推进呢?
  可以说,没有一个学校不重视课程构建,而在深入推进过程中,教师们时常感到越研究问题越多,因此陷入苦恼之中。怎么办?《周易》有一句话:“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隧通天下之故。”理性认识可以帮我们完成顶层设计,但只有理性认识还不够。所以,我们更希望教师们通过一个个有趣的课程故事来展现自己对芳草课程的理解。教师们的课程故事可谓丰富多彩:打印个老师带回家,与芳草课程谈一场“恋爱”,纸盒中的“西游记”……这让我们感受到“有一种动力叫自觉,有一种智慧叫点燃”。芳草课程给予我们力量:一种自我确认的力量、一种群体创新的力量、一种潜心实践的力量。这种力量助推课程不断深化。
  践行“芳草教育”,需目标清晰,路径明确,步步坚实。芳草人深谙此道,因此愿作一棵棵安静的小草,以其自信自励、坚韧包容、开放大气的姿态,在首都教育的舞台上展示“芳草教育”品质,共同描绘“芳草碧连天”。
其他文献
移动支付的出现,改变了许多手机用户的传统生活习惯,与此同时,也逐渐出现了为适应新的生活习惯而演变出的移动广告.移动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其更多的是与各种新的营销
期刊
20世纪50年代晚期到70年代早期,是艺术发生转向的一个关键阶段,以“观念艺术”为代表的后现代艺术体系逐渐代替了以“形式主义”为代表的现代艺术体系,成为艺术主流。观念艺术虽然仅仅是西方后现代艺术诸多流派中的一个,但它更多的是代表了一种排除传统艺术的造型性、强调艺术家思考及其思想重要性的艺术取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将观念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直接划上等号,它是后现代艺术体系的核心。  “观念艺术”这
一、地域特点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气候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地质地貌,自然也有了南北地域特征。南方降水较多,气候温暖,常年绿树成荫、水色涟漪,形成了南方风景的秀美景色;而北方雨少风大,地广人稀,形成了北方粗犷大气,磅礴厚重的地域风情。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滋养的艺术总会带有浓烈的地域风格特点。纵观历史,那些能开宗立派,成为时代巨擘的大家无一不是先从地域母土中吸取养分、健全肌体
苏作雕刻种类多、题材广,基于不同材质的雕刻工艺和技巧精妙雅致、意韵深远,有着深厚的地域、历史与文化渊源,也得益于雕刻工具、材料与技术的独特形态与造诣,对苏州传统装饰
本文以湖北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部制作播出的公益广告为案例,探析其呈现的“绚烂极致”与“平实平和”的美学风格.前者或以绚烂多姿的画面胜,或注重运用夸张强烈的戏剧性对比,或
作为我国最早的筮卜之书,充满了神秘感,其卦爻辞的寓意丰富,卦形符号的特殊,都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研究空间,而对我国古代文化及美学的影响可谓是源远流长.就中国美学史上对美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用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其中,所谓的“启发式”,学生也不过是教师思想的俘虏而已。长期接受这样的教育,会导致学生不善发问,更不敢怀疑。如果说有思考的话,也不过是揣测老师的“标准答案”而回答老师的提问。笔者反思这样的现状,并在实践中摸索改进,努力提高教学有效性,形成了以下几点方法。  倡导质疑精神,产生思维碰撞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发现、分析、解决
为展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校友在艺术创作、设计领域取得的成就,传承和发展学院文脉,弘扬学院精神,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中
期刊
现实的生活是写实油画创作的根本源泉,写实油画创作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关系。“写实”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史前的洞穴岩画上,当时的涂鸦式的描绘可谓是最早的写实绘画,可见,写实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创作方法,同时更是一种最常用的绘画表达手法。在此,需要申明的是本文所指的写实,是一种对于客观现实生活做真实描绘的大精神所在,而非普遍意义上的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的小客观写实。当然,大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