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多情离恨无垠——苏轼《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赏析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ugjl012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一生作词共计三百四十多首,其中送别词将近六十首.苏轼颠沛流离的遭遇和热心交友的豪爽性情造就了其送别词作有别于他人的特殊意涵.感伤是大多数送别作品的基调,苏轼的词作亦不能免俗,但他在感伤的基调上兼具个人独特的风格,本文通过赏析其送别词以对苏轼送别作品的独特之处进行探析.
其他文献
因为所有阅读,都不过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谢云这是我第一次仅仅因为在微信上读了一篇阅读一本书的后记,便迫切地想要拥有那本书。而该后记之所以如此吸引
期刊
上个学期风风火火的“诗歌热”,这个学期明显黯淡了不少——没有学生问我有关写诗方面的问题……我以为,就此平息了。  在周二的晚自习上,教室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忙忙碌碌,可我竟然感到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无奈。仿佛这些孩子们已经没有了任何娱乐——他们是住校生,那就意味着需要周一至周五都在学校,周五晚上放学才能回家。在各种作业的压迫下,他们经常坐在教室里写写写,读读读,背背背。我感受不到他们有任何对于学
期刊
我是一个崇尚个性化教研的人,始终认为,有个性才有诗和远方。自从加入专职教研队伍,我就以个性思维一路前行,走得很艰辛,但有相知相谐相助,并不感到孤独。回望20多年的教改经历,从学科教改到教研创新,我每迈出重要的一步,都与《江西教育》的支持和帮助有着密切的关系。  1998年初,缘于地区中学语文教研员的推荐,当时的《江西教育》编辑部主任熊义勇一行从外地采访回昌时,顺道采访了我。那时,中学语文缺口教学课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法律与文学一直被看作两个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学术范式,现在对于两门学科之间的研究也是很少,特别是在我国对于这方面的探究更是稀缺。而从文学作品中去探究法律现象也不失为一
唐有传奇,元有杂剧,唐有《莺莺传》,元有《王西厢》。《莺莺传》是开始,《王西厢》是巅峰。在二者面世以来,不断有人将它们进行对比。很少有作家对书中的多个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因
20世纪20年代韩国进入了殖民地时期,同时也经历了向近代社会发展的各种变迁。现实主义小说作家玄镇健在他的作品中开始塑造反映社会现实的女性形象。在其初期创作的大量短篇作
月色皎洁,月光如瀑,音箱中飘来淡淡的歌声,“月光与星子,玫瑰花瓣和雨丝……”一首上个世纪经典的老歌《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暴露出我这个听众的年龄,已进入不惑之年的我还会有这样的浪漫之遇吗?想到这,我抿嘴一笑。2016年,我和《江西教育》教研版的邂逅,不就是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吗?  风  风儿轻轻飘荡,风儿带来远方的信息。2015年10月,一个甜美的声音透过手机传来我耳边。“请问您是广昌实验小学的校长张升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儒林外史》这部书揭露了科举制度和功名富贵将原本淳朴正直的人逐渐腐蚀殆尽,以致于人性泯灭。匡超人正是这一类人的典型代表。匡超人本是一个“乖觉”的大孝子,之后竟变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