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后纵韧带在椎间盘切吸术中的临床研究

来源 :颈腰痛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_m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自动经皮椎间盘切吸术(APLD)临床疗效与腰椎管脊髓造影(Dynemicmyel-ography,DM)影像的分析,探讨腰椎后纵韧带在腰椎间盘突出时的作用以及与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方法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腰椎管脊髓造影,分别测量病变椎间隙在侧卧过伸位、过屈位硬膜囊受压深度,过伸位减过屈位数值,我们称之为弹性指数,以此判断腰椎后纵韧带弹性大小和椎间盘纤维环的完整性。设定为:弹性指数值≥0.5cm为弹性好,0.5-0.3cm为弹性较好,〈0.3cm为弹性差。统计分析106例APLD患者临床效果。结
其他文献
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证实。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多,术后时有复发或滑脱的发生。有文献称MED术后复发率0.51%,滑脱的发生率更低。我院自2
嵌夹性颈脊髓病是指颈髓前后方严重受压导致脊髓神经功能受损的脊髓型颈椎病。保守治疗往往疗效欠佳,手术干预是目前治疗的有效措施。临床上常遇到此类脊髓型颈椎病单纯行后路或前路减压手术,术后疗效改善不佳或症状复发、加重,不得不再次行手术治疗。本文介绍了本院经过术前合理评估,对38例嵌夹性颈脊髓病行一期前后路联合减压术的过程,浅谈了取得的满意疗效。
目的对前路减压融合钛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疾病临床分析。方法2001年7月至2005年12月施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伤病38例,其中颈椎骨折14例,颈椎病23例,颈椎肿瘤1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好发于50岁左右中老年人。典型症状是颈、肩背疼痛,颈部板硬或头痛头晕或上肢麻木疼痛等。病理分型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脊髓型,由于后
目的研究纤维环成纤维细胞成骨化生在颈椎间盘退变机制中的作用,以进一步揭示颈椎病的发病机理。方法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建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间盘纤维环中成纤维细胞的培养
金陵教育中心拟于近期举办《颈腰关节疼痛注射疗法》学习班。由著名骨科专家史可任教授亲自主教,讲解有关颈腰痛实用知识及亲自教学各种注射技术、经验。每期限额10名,为期8天,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疼痛临床治疗的主要疾病之一,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疼痛科的主要方法。我科自1999年-2008年间实施1000名患者2657次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在两组不同年龄段患者中应用的近期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临床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分为中青年组30例(≤50岁)及老年组30例(〉50岁),均行经皮激
期刊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组104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病变位于胸椎30例、胸腰椎24例、腰椎50例,术前有后凸成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