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代家经验” 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vena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黨的十九大报告不仅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因而,推进乡村振兴已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推动农村发展的方向标与突破口。代家村作为以花木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学习和践行“代家经验”,把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堡垒作用作为关键,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发展作为核心,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重点,以打造舒适美丽、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为抓手,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培育文明新风,对于推动农村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代家经验;组织堡垒;产业发展;集体经济;人居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此,四川省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要求和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000个的目标;宜宾市则要求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提出了全面完成4个省级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任务和建成幸福美丽新村445个的目标。可以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方向标和突破口。
  珙县上罗镇代家村曾经是一个以种粮为主的偏远山村和贫困村、空壳村、“三无”村。2001年以来,代家村通过创新党建引领和发扬“勇敢闯、顽强拼、齐奋进”的“代家精神”,不仅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依托专业协会和专合社组织形式走上了花卉苗木种植的产业化发展之路,更通过采取从提取村集体公益金到转型兴办产业服务经济实体并举,为集体经济“输血”又“造血”,在探索农村产业致富与壮大集体经济,建设幸福美丽乡村上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独具特色的农村振兴之路,成为全宜宾市闻名的“富裕村”和“花园村”。其成功经验,不仅被珙县县委和宜宾市委进行总结推广,更得到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同志的充分肯定,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两学一做”的先进集体,村支部书记史进洪更获得全国表彰的百名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之一的殊荣。因此,学习和践行“代家经验”,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代家村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
  代家村距离珙县县城67公里,距离上罗场镇10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高山村,过去,村民祖祖辈辈只能在石头缝里种植庄稼,向石头缝要收成,由于土少地贫,再加上交通不畅,环境恶劣,既无区位优势,又无矿产资源和发展产业,所以,当时的代家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光棍村。当时代家村曾经流传这样一首民谣:“有女不嫁野鸡湾(即现在的代家村村支两委办公室所在地),三年雨旱两年干,落雨三天水打洞,太阳三天吃水难。”因为外乡姑娘根本不愿意嫁进来,所以当时还流传这样的说法:“上罗代家村,光棍起堆堆,要想安个家,只能讨个“二门亲”。直到2001年,代家村的人均年收入也只有1574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则为零。“穷”成了当时代家村的写照,也正是“穷则思变”促使代家人开始寻找新的发展之路。
  代家村对寻找致富产业的探索。千条理,万条理,发展才是硬道理。2001年6月,史进洪被选举为代家村新一届党支部书记后,就带着党员和群众开始寻找致富的产业路子。经过多渠道信息收集、多次考察“取经”、多方评估比较,在确认代家村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合花木种植和花木产品的销售市场看好后,村“两委” 于2002年底,做出发动村民种植黄桷树的决议。2003年,史进洪顶住压力,带着部分农户种植了20.5亩黄桷树,从此,代家村走上了种植花木的产业转型之路。
  代家村发展花木产业和集体经济的创新做法。代家村在2006年种植黄桷树成功,实现年销售收入60余万元,赚到30余万元,农户纷纷要求加入花木种植后,为了把花木产业做强做大,提出了将党支部融入花木专业协会(2009年改为专业合作社)中,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产业发展,党员带动农户发展”的“双带”作用,构建功能型实体化党组织的创新设想。把党员分别划入协会的9个功能型党小组,以“专合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党支部+专合社+服务组(后增加科技园)”的服务模式,为会员农户提供技术支持、运输销售等服务,并推行岗位承诺、星级评比,倒逼党员干部带头干、带领干。为防止农户在花木销售中恶意竞争和体现公平,协会把农户的花木种植数量与客服的需求数量挂钩,制定了“种植总量等比销售法”。为推进花木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花木协会与会员们协商,达成由协会“每年按会员销售额的2%提取服务费”作为集体公益金的决定,并将其写进协会的章程。
  代家村推进花木产业化和壮大集体经济的举措。2013年6月,为了推进花木种植产业化发展,代家村建立起自己的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代家村产业示范园。2014年11月,为打造花木产业链,成立了以服务花木产业发展的“珙县代家花卉苗木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有了集体经济的实体。2015年,代家村提出打造花木产业一条龙,从“卖苗木到转型卖工程、卖品牌、卖文化、卖艺术”的思路,建成了“乌蒙山盆景示范园”,实现了产业的升级。
  代家村在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推进生态宜居,绿色发展上的做法。2012年代家村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对代家村的产业发展和村民的居住房屋进行了整体规划和规范建设,利用集体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环境;2016年,为拓展花木产业链,推进产业经济的发展转型,代家村又提出把推进花木产业化发展与建设美丽新村、发展旅游业等结合起来的设想,走上了产村相融的发展道路。
  目前,代家村全村250户农户,已有220户种植户加入专合社。全村的3946亩耕地,已有3875亩种上了各类花卉苗木。2016年花木产值达到498.64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17984元,村集体收入达到50.97万元,累计实现村集体收入284.5万元。今天的代家村,已经走出了贫困落后,实现了从无区位、无资源、无产业的“三无村”到“明星”产业村的凤凰涅槃,不仅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生活,更建成了以花木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完备、家家户户小洋楼的幸福美丽新村,实现了乡村的振兴。   2、推進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堡垒作用,这不仅是聚集民心的要求,更是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有效治理的必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对推进农村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因而,推进乡村振兴已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就需要我们的基层组织,特别是农村村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堡垒作用来引领农村的发展。代家村之所以能成功,主要在于把党建融入产业发展中,发挥支部和党员的“双带”作用,用无条件的服务覆盖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每户农户,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凝聚了发展的民心和动力,从而展示出党组织的积极作为,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形象,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引领农村发展的坚强堡垒和领导核心。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推进新形势下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才能实现有效治理。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经济的振兴,更需要思想意识的振兴;不仅需要用好专合社这个生产组织的新载体来推进产业发展,更需要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职能来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和民主管理要求,为农村的发展保驾护航。“代家经验”的成功,在于在产业发展上,通过制订专合社组织的章程来明确各方的权力和利益分配,在苗木销售上提出了“种植总量等比销售法”来确保公平;在加强集体资金支出上,通过制定理财小组把关、“四块黑板”公开账目、老体协独立第三方监督制度,明确了村集体资金的四种使用范围,构建起村党支部领导、村民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监委会监督的标准操作规范。因此,用好用活代家村脱贫致富的“支部和党员带头创新路、一堆泛黄的民情台账、‘四块黑板’强监督”三件法宝,不仅能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更能激发群众的参与活力,实现农村的健康发展。
  3、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发展,这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出路,更是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
  农村经济发展转型和农民增收致富,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和着力推进的工作。经济是基础更是命脉,推进乡村振兴更需要经济基础作保证。当前,大多数农村,特别是一些无区位优势、无矿产资源、无发展产业的“三无”村,在经济发展中都面临发展无路、致富无门的问题。由于在区位优势、矿产资源、发展产业三者之间,区位优势和矿产资源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因而其经济发展就只能在产业发展上做文章;又由于传统的粮食生产和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既没有比较优势,也没有规模效益,所以只能在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规模,推进产业化发展上下功夫。代家村的成功,就是选择了比种粮食利润更高的花木产业并走上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带动了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完善产业发展功能,推进“造血式发展”是农村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许多农村在发展产业上之所以举步维艰,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产业化发展功能上的缺失,没有后续力量的支撑。代家村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在花木产业的发展上,它有产业科技园来不断的引进和培育苗木,为种植户提供幼苗,有利于推进产业规模的壮大;有盆景园、花木工程公司等一体化产业链经济实体来助推产业的发展,确保产业发展的造血功能。因此,对大多数农村的发展而言,寻找恰当的产业项目来推动产业转型,通过完善产业一体化功能来达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从而实现农村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是唯一的选择和出路。
  4、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于壮大集体经济,这不仅是解决农村基层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更是重塑农村群众的“集体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所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不仅是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更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然。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机制以后,大部分农村的集体经济都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因而,推进农村集体事业发展成了当前推进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代家村通过推进花木产业化发展来壮大集体经济,不仅解决了农村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更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来改善生产条件,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实现产业发展与集体经济壮大的相融互动,推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抓住“重塑集体”这个根本,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群众的支持参与,推进产业化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说到底是要强化集体的力量,发挥集体的优势,重塑集体的形象,实现农村群众集体意识的回归。代家村之所以能“无中生有”的走出一条发展花木产业的路子,靠的就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村民之所以要提出回报组织、回报集体,愿意拿出收入的2%作为集体公益金,就在于村民感受到了集体的作用和力量,感受到集体的关怀和温暖。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同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代家村的集体经济之所以能可持续发展,就在于紧紧依靠花木产业发展,不仅有集体公益金提成来“植皮”,而且有服务产业发展的花木工程公司、盆景园这样的集体经济实体来“植骨”。只要有产业在,集体经济就永远有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就永远有活水之源。
  5、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以打造舒适美丽、生态宜居的住房环境为抓手,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培育文明新风,这不仅是满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是推进农村和谐稳定、长治久安的必然
  打造舒适美丽、生态宜居的住房环境,不仅是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基本条件,更是满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显性目标。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当前全党最重大的政治任务和工作目标。人们在解决了“吃”的问题以后,“住”的问题就成了最关注最直接和最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城市如此,农村也是如此,抓住住房环境建设问题就是抓住了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问题。有了好的住房和环境就有了生活的底气和信心,有了好的住房和环境就有了追求更好生活的动力,因此,建设漂亮舒适的住房,打造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是推进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力量源泉。
  培养文明新风,是实现农村和谐稳定、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人们在满足“吃住”的物质条件以后,必然需要精神文化生活来充实自己,这就需要通过文明新风的培育来提高农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实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10余年来,代家村共投入集体资金200多万元,建设了入户便民路8700米;卫生水池35口;垃圾处理池32口;安装路灯100盏(代家村也成了全县第一个安装路灯的山区村);修建了全县第一个农民公园;组建村民自助服务队和保洁员队伍;修建了两个文化健身广场;购买并安放了两个大型LED液晶显示屏;购买了乐器、音响、服装;组建了军鼓队、秧歌队;每年邀请专业教师进行文艺表演培训;落实定期慰问老党员、为70岁以上党员买新农合保险、困难党员帮扶等“五项关怀”,不仅改善了基础设施,更加强了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村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更培育了文明村风,促进了社会和谐,全村已连续10余年没有一例违法违纪事件、没有一名群众上访。可以说,代家村能有今天的发展成就与代家村着力为群众创造美好的生活条件,通过培育文明新风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分不开的。
  总之,推进农村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已经吹响,如何正确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如何正确领会省市的部署和要求,如何在践行“代家经验”中,以产业促转型、以产业促经济、以产业促发展,在产业化发展中去探索农村的振兴之路,都将是我们对解决“三农”问题做出的积极回应和有益尝试。
其他文献
【摘 要】供应链金融作为产融结合的重要形态,既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抓手,也是有效衔接供给侧和需求侧、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对基层供应链金融开展状况的调查表明,商业银行参与度不高,业务品种与服务比较单一,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化、多元化发展趋势。究其原因,目前存在一些瓶颈,制约着供应链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用的发挥,亟待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予以破解。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实体经济;发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战略新兴产业和定价方案的定义,随后汇总了战略新兴产业实施定价策略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究了在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的有效方法,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  引言:  如今扶持战略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了国际经济市场的流行趋势,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也需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充分利用改进产业定价方案的手段来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也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很多中小企业也纷纷意识到,参与国家贸易的重要性,并逐渐的加入到了跨境电子商务活动当中,给这些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在实践发展中,融资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带给了中小企也更多的融资机会,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模式;探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是一种以素质提高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在我国目前小学教育领域,加强素质教育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而作为自然学科基础的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当注重素质教育思想的融入。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教师应当结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具体阶段的教学内容,将素质教育思想同数学教学有机整合,达到既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水平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应用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
期刊
富于联想、想象是小学生的天性,联想想象是学生打开语言表达的一把金钥匙,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展开联想显得尤为重要。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文本作者都运用了联想想象进行表达情感,这是学生学习的优秀范例。下面笔者就以下四篇课文为例,谈谈语用视角下联想想象表达的奥秘。  一、联想和想象基于文章的主题  这四篇课文分别是《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索溪峪的“野”》,它们都展现的是大自然奇妙画卷,但作
期刊
在讲述之前,我想和大家分享两个情景:  情景一:我下班回家,孩子出门迎我,和我说今天还没有完成作业。因为今天中午数学老师让她去发数学作业,英语老师又找她去录了一段教学视频,所以就没有时间做作业了。还说现在中午经常都被老师拉去帮忙,没有办法在校写作业。如果你是我,你怎么回应孩子?  情景二: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我购买学区房,但房子很小很旧,小区环境不好,现居住地距学校有50分钟车程。假如你
期刊
【摘 要】在铁路日常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修养护,从而提高铁路线路的使用的年限,并保证铁路运输舒适度的不断提升。我国在铁路建设维修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论是铁路管理方面,还是铁路维修方面我国都处于主导位置。铁路设备是铁路交通的基础设施,其质量对列车的正常运行及安全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几年,随着我国铁路线路养护开展集中维修工作,使线路设备整体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但线路病害问题依然不容忽
期刊
【摘 要】工程机械制造业中,焊接是最为核心的技术手段,好的焊接技术不但能够提升工程的质量,还能高效地控制制造成本,有助于改善工作环境。但是在我国,以往都是采用人工焊接的方式,所以自动化焊接技术发展较慢,得不到推广和普及,在国际机械制造业中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本文将着重讲述自动化焊接设备在工程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工程机械制造;自动化焊接;应用  引言:  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的驱动下,各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各领域的发展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在当今社会,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部队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次会议上指出并强调部队演习的重要性。尤其是跨区的部队演习已经成为军演的重点课题。目前,部队跨区对抗演习也已经成为军事行动的新常态。本文从提高部队跨区演习装备保障能力探讨的角度出发,旨在提高部队整体作战保障能力。  【关键词】部队;跨区演习;装备保障能力  一、严把准备关
期刊
【摘 要】针对当前冶金行业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的情况,在论述PLC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多角度分析了PLC在钢铁冶金企业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具体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探讨了PLC技术在钢铁冶金企业电气自动化应用的前景以及方向,希望对全面推动钢铁冶金企业电气自动化水平进步有所帮助。  【關键词】钢铁冶金;电气自动化控制;PLC控制;控制措施  1 引言  在全面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