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无泡沬虞通缩

来源 :CM华夏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n_____l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对双线资本公司(DoubleLine Capital)的首席执行长杰弗里·冈德拉奇(Jeffrey Gundlach)与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的采访稿。
  乍看起来,罗伯特·席勒和杰弗里·冈德拉奇似乎是一个奇怪的组合。因“资产价格方面的经验研究”刚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席勒是一位言谈温和的人,他拥有耶鲁教授所应具有的那种学者风范。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股票价格指数和房地产价格指数已经成为了美国金融词典的一部分。冈德拉奇则是一位强势的时而会夸夸其谈的债券大亨。他是双线资本公司的CEO,该公司是一家位于洛杉矶的资产管理公司,旗下管理的资产有530亿美元,主要为固定收益资产。然而,席勒和冈德拉奇却有着许多共同点。例如,冈德拉奇曾经在耶鲁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并且与席勒一样,他也拥有预知泡沫的先见之明:在2008年房地产市场崩溃之前,他就已经发现了其中的隐患。本文与这两位投资搭档一起就股市、债市和房地产问题进行了讨论。
  《巴伦周刊》:我们是否面临着泡沫,或者——借用您2000年出版的著作的书名——“非理性繁荣”?


  席勒:美国股市自2009年以来的涨势已经令围绕股市估值的信心逐渐减弱。在2000年股市触及纪录高点之际,我的估值信心指数(valuation-confidence-index)即有关股市并非估值过高的信心,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而现在的信心指数还远未回落至当时的低谷。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讲,该指数最近略高于56,而2000年4月该指数曾经降至27。所以,我并不认为现在存在同样的泡沫心理。
  《巴伦周刊》:债券的情况呢?10年期美国国债的前景如何?
  冈德拉奇:对于美国国债是否会重蹈2012年收益率降至1.4%低点的覆辙,我们或许太过恐慌了。我并不是说这个水平是10年期国债的最低点,但是某种不稳定的状态——也许是衰退或者国际性的问题——才会引发这种问题。人人都会问:“根源是什么?”你在事前永远都不会知道答案;否则,这就会在市场价格中体现出来。但是,美国没有通货膨胀问题。看看大宗商品的价格就知道了。美联储候任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最近的证词非常有趣,她使用了一个很大的词,那就是我们“一定”不能太快收回刺激举措。这个词颇为强硬。我想,他们担心的是通货紧缩。
  《巴伦周刊》:你们两位是如何看待房地产领域的?凯斯席勒房价指数(Case-Shiller indexes)显示,包括拉斯维加斯和迈阿密在内的全美房价都有显著回升。本轮复苏是否坚挺?
  席勒:嗯,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在21世纪初的最初几年见证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房地产泡沫,这让一些人产生了或许我们将再次面临泡沫的本能想法。但是,你必须要承认,这种规模的房地产泡沫是非常少见的现象,在上一次房地产泡沫结束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重大转变,那就是我们心理上可能无法承受另一次泡沫了。我一直在对购房者进行问卷调查,我们调查的问题包括购房者的短期和长期预期。2004年,当泡沫问题最严重的时候,人们预计在未来10年中,房地产价格每年将实现超过12%的增长。鉴于当时的按揭贷款利率为6.5%左右,你的房价预期涨幅和贷款利率之间仍有6%的空间。但是,自2004年以来,购房者对房价涨幅预期的回落速度超过了贷款利率下降的速度。因此,人们对房地产市场前景的预期应该是变得越来越不乐观了。
  我们最近一次进行问卷调查的时间是2013年的5月和6月,调查结果显示,购房者的长期预期稍有改善,但是幅度不大。随着抵押贷款利率的上升,再加上购房者对房市的上述预期,他们似乎不应如此乐观。另一方面,在一些城市,房价正在大幅上涨。拉斯维加斯是最极端的例子。但是,我并不清楚拉斯维加斯房价的未来走势,另外,我们发现很多其他国家的房地产市场也正在猛涨。
  《巴伦周刊》: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前景如何?
  冈德拉奇:人口统计学因素、学生贷款债务的问题以及家庭构成的新变化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以前,人们往往21岁、22岁的时候就结婚并生儿育女了。现在,人们结婚的年龄则要大得多,此外,年轻人还背负着学生贷款的债务,这使贷款买房难上加难。另外一个趋势就是城市化,年轻人喜欢在城市中居住。我不记得具体数据了,但是我曾经对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中有那么多人没有驾照而诧异不已,其中的原因是他们居住在城市中。当你居住在城市中的时候,你看待住房的心态并不相同。在城市中,社会的流动性更大,随意性更强。
  席勒:房价不是单一的;房价是呈阶梯性的,杰弗里,就像你说的,在城市和边远郊区间存在差异。一些研究显示,相较于城市地区,边远郊区的房价正在下跌,并且这种趋势可能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正如你所说,这反映出了一种文化变迁。年轻人不愿意驱车一个小时到郊外的牧场式房屋居住。另外,在破产事件和房屋止赎事件的影响下,人们对于拥有一所大房子的整体态度多多少少发生了变化。所以,现在当你遇见一位拥有大房子的人时,你不会像以前那样羡慕他了。
  《巴伦周刊》:谢谢两位。
其他文献
问:怀孕期间需要做几次彩超检查?  A:在整个孕期,只需做3~4次彩超检查即可。第一次是早孕阶段,一般在怀孕的11~14周,目的是排除宫外孕,检查胚胎是否存活;第二次是孕中期,一般是在18~24周,目的是筛查胎儿有无畸形;第三次是孕晚期,一般在32~36周,检查胎位、胎盘、羊水,确定分娩时间。  问:什么是四维彩超,四维彩超好在哪里?  A:四维彩超诊断仪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彩色超声设备,可以立体、
期刊
2014年,美国经济有更大的可能会有好于预期的表现。总体而言,当投资者向我们问询经济增长的风险时,他们总是认为这种风险是向下的。不过在我们看来,实际上,增长的风险是向上的,而不是向下。除此之外,2014年的主要风险和大多数年份一样,是地缘政治上的,也就是说,会有某种负面的外源性冲击,比如原油价格的飙升。  我们对2014年的美国经济提出了五点预测,最终的结果有非常大的可能比这些预测更好,而不是更糟
期刊
黄金价格在2013年经历了很长时间以来最糟糕的一年,而2014年的金价也不会有更好的表现。  2013年以来,金价有接近29%的下跌。随着美联储正式启动了对量化宽松措施的缩减,将每个月的资产采购规模减少100亿美元至750亿美元,黄金又一次遭受重大打击。  黄金价格现在已经非常接近1180美元每盎司的关键性技术位,如果跌到每盎司1180美元以下,那将是继续下跌的一个信号,甚至可能到每盎司1000美
期刊
老话讲,歪嘴和尚念经,好经也会被念歪。  IPO的修正办法出台后,水皮十分肯定,但是一直对所谓老股发行心有疑惑。实事求是地讲,老股发行并非中国的创造,国外股票挂牌,大多伴随老股转让,实际上也是风险投资的退出途径,不过这种办法,创始人股东反而非常谨慎,因为他们的减持往往反映对公司前景的真实判断,减持过多会影响发行的价格,早在IPO修改征求意见时,不少专家提出相关建议,这次在新股IPO中被采纳很重要的
期刊
很多大宗商品都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供应增长,但是需求的增长速度却没有那么快。2014年, 由于全球需求的疲软,大部分商品价格将维持低迷走势。  高价格时代导致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创纪录的供应方投资,所以,大多数商品的供应显著增加,但需求的增长速度却不如以前。  另外,亚洲经济增速的下滑将进一步拉低商品价格。特别是中国,事实上,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7%至7.5%之间与以前10%至12%的增长速度给商品价格
期刊
纵观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加速,不过发达国家表现好过新兴国家。美国经济强劲和美联储实施逐步缩减,令美元汇率再现强势。欧洲增长相对疲弱,欧洲央行或需再实施一轮宽松政策,不过其资产负债表已在收缩中。日本在2014年上半年起码会有一轮量化宽松(QE),日元继续贬值,并成为套利交易的主要供应货币。中国聚焦于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GDP增长趋稳,不过需求未必好过2013年。新兴市场国家中,相信一批高贸易
期刊
畅游在古老的太庙中  每一寸空气都饱含书香  快乐的小仙子  畅游在古朴的街头巷尾  用她独有的言语  为我们讲述她眼中的四九城
期刊
人生如歌,总有跑调的时候,  人生如戏,总有穿帮的时候,  人生如棋,总有僵局的时候,人生就像蹲坑,你努力了半天,或许结果却只是个屁!   1  奥巴马 婚姻要玩完?  忍一时得寸进尺,退一步变本加厉,这说的就是奥巴马。他的婚姻有点悬,或许在卸任美国总统后,将被老婆扫地出门。  奥黑同志用绳命玩着各种花样作死,比如,发布猪一般的医保改革惹来骂声一片;比如,夏威夷度圣诞拜金400万美元;比如,在曼德
期刊
雾都伦敦  2013年12月11日,MPS空中支援小组的专家在高空用iPhone拍摄下了笼罩在浓雾中的伦敦城壮观景象,在Twitter上发表后立即被世界各地“推友”转发。  追逐龙卷风  普通人遇到自然灾害,首先想到的是怎样逃离。56岁的美国追风专家Roger Hill 与妻子Caryn 却最喜欢追着暴风圈打转,捕捉美的瞬间,还为有同样爱好的游客提供追逐龙卷风的服务。  《后天》成真  灾难电影《
期刊
2014年想在亚洲大赚一笔?那么请把目光瞄准东北亚而不是东南亚,并请留意印度可能带给你的惊喜。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最能从全球经济增长中得到好处,也是美国消费回暖和欧洲衰退结束最重要的受益者,因此2014年将有不错的表现。同时,大规模的定量宽松正在让日本的通货膨胀反弹,东京股市有望继续领跑周边市场。不过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驻中国香港的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