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管理及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c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电气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对用电需求不断加大的同时,也给供电服务带来了很多的困扰。配电系统网络的复杂性、中小型企业带来的用电负荷以及加大配电设备等,总之简单的人工设备控制已经满足不了广大用户对电力的需求,所以将计算机技术与各种高科技设备应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已成为提高电能质量,提供优质供电服务的潮流与趋势。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不但能够让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而且还能在低耗的同时达到高效的效果。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功能;问题;对策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将计算机技术与各种高科技设备应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已成为提高电能质量,提供优质供电服务的潮流与趋势。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不但能够让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而且还能在低耗的同时达到高效的效果。
  一、配网自动化系统分类
  配网自动化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大致可分为三个子系统: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配网自动化子站系统;配网自动化终端。
  二、配电管理自动化功能
  (一)配电网SCADA功能。配电网的SACA既包括变电站SCADA功能即变电所内自动化,通过传统的变电站RTU装置赖手机配电实时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及配电网进行安全监督控制外;还包括沿馈线分布面向现场的F--RTU,已实现馈线自动化的远动功能。另外,配电网SACDA还具有故障记录和越线报报警处理、时间顺序记录,历史数据存储和报表管理以及必备的计算和图形编辑等功能。
  (二)负荷管理功能。削峰和降压减载是负荷管理的两个功能。配电管理系统的负荷管理一般具有以下监视和控制功能:1.对变电站馈电线路的负荷进行监视,已验证是否达到正常和紧急运行状态下所要求压低的负荷水平;2.监视各个开关的状态,这是当负荷管理采取补救措施所需的系统配置信息。
  (三)馈线自动化。馈线自动化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远方实时监视馈线分段开关与联络开关的状态和馈线电流、电压情况并实现线路的远方合闸合分闸操作;在故障时获取故障记录,并自动判别和隔离馈线故障区段以及恢复对非故障区域供电。
  三、实施配电自动化的注意事项
  (一)配电自动化在市场的地位。配电网领域是整个电力系统与用户关联的系统,是对社会生活的支撑,在配电网这个敏感的系统主要体现出电力做为商品的属性。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配电自动化仅仅是电力系统的一个分支,当市场需要更高的供电质量,所有电力公司将会利用高科技完善配电自动化,使其降低运营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向用户展现其自身的特点。配电自动化的发展程度可以主导整个社会的经济。
  (二)发达国家的配电自动化技术。配电自动化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最早得以应用,80年代末开始进行高电压大容量的配电方式,为了解决大城市的供电需求,并研究开发配电网络自动化的运行方法,完成了计算机系统结合配电设备的配合,就是今天所说的配电自动化。上个世纪末,我国配电自动化的实施工作缓慢主要原因是由于多数的电力企业进行体制转换导致的。现在,为了争取更多的用户,各供电企业都在抓紧配电自动化的工作进度,为用户提供可靠的、高质量的供电系统。
  (三)全面的实施配电自动化问题。首先于提高供电可靠性,首先是要将它看作一个长期的市场行为。 其次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用多种手段有效协作后的结果,尤其依赖于系统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需注意的问题
  (一)规划和建设好配电网架。若想实现配电自动化,则必须将配电网架建设好和规划好,其实最基本的条件。较为常用的配网接线包括环网状、网状、放射状、树状等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方式是环网接线。将配电网环网化,同时将10kv馈线进行合理有效分段,但必须保证无事件发生,10kV馈线、10kV主干线、110kV变电容量有充分转移负荷能力。
  (二)解决好实时系统与管理系统的一体化问题。由于配电自动化(DA)涉及的一次设备成本较大,目前一般仅限于重要区域的配网使用,而AM/FM/GIS则可在全部配网使用。若使用一体化可通过AM/FM/GIS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DA的不足,故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实时SCADA和AM/FM/GIS的一体化颇为重要。所谓一体化,是指GIS作为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和数据(包括图形数据)的一致性得以保证,使得SCADA和AM/FM/GIS通过一个图形用户界面(GUI)集成在一起,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效益。
  (三)选择可靠的一次设备。一次设备不仅需要达到相应的标准,同时还需满足配电自动化机管理系统需求:首先是操作电源,满足开关操作的同时,满足电源供应。交流失电后与控制设备进行配合,不仅回复供电对动作次数要求,同时还有效的满足了故障隔离和通信数据。其次便是三遥接口,包括控制接口、状态接口、模拟量接口。控制接口包括合闸空寂及分闸控制。状态接口包括开关储能状态、合状态、开关分。模拟量接口包括电流传感器或者是电流互感器、电压传感器或者是电压互感器。在实施配网自动化后,降低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使运行人员对网络的运行状况掌握得更全面更快捷,为供电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配网自动化的实施,改变了配电网传统的运行管理方式,但对运行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五、结语
  经济的发展对配电网自动化提出更要求更高,且将来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將是配电网自动化。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发展,企业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提高的最终目的便是充分的扩大供电能力,提高其应用过程中的可靠性。从目前电力企业的形式上可以看出,有些电力服务及技术只限制在研制、开发及试用阶段,所以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统筹安排,对局部和全部、远期和近期、次要和主要自建的关系进行明确,开发设计出先进的、标准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其对电力市场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叔藩.SMA混合料设计[J].公路交通技术,2001,(4):63-67.
  [2]邱议漩,段斯.配电管理及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中的关键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3,(3):141-142.
  [3]田创新,周峰.配电管理及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中的关键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22).
  作者简介:陈伟 1978年2月10日出生,男,安徽省萧县,大学本科,主要从事配电技术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伴不典型BCR-ABL融合基因亚型el4a3和e19a2型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方法 对2004至2012年染色体核型分析有t(9;22) (q34;q11),荧光原位杂交(FISH)证实为BCR-ABL融合基因阳性,而常规实时定量PCR(RQ-PCR)检测常见BCR-ABL融合基因(b3a2、b2a2和e1a2)阴性的6例CML患者,重新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并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密码协议可以维护网络通信和其中的各个分布式系统的安全,为了让恶意攻击者无法获取机密信息或者借安全漏洞进行不公平认证,需要对协议所运行的环境安全性进行提升和技术改进。而通过以前的静态分析测试和人工手动验证,对密码协议的所存在的威胁和漏洞检测不够全面,由此其重要性得以体现。根据这一研究模块,本文将对其演算基础以及实现自动化的分析方式,还有Spi演算方式在密码协议中对其秘密性的验证和认证性的分析演算做基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目的 研究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对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s)表达的影响及对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脑缺血损伤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通过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脑缺血后不同再灌注时间对脑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及MMPs表达的影响.;结果脑缺血再灌注6;h时,大鼠脑组织即有含水量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并随着时间推移而呈上升趋势.MMPs主要表达在大鼠缺血侧脑半球内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的环形、矩形以及I2形谐振器由于具有较高的谐振频率与品质因数等优点,可作为原子力显微镜(AFM)探针用于物理表面高速成像实验.在结构尺寸近似
【摘 要】继电保护装置作为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装置,与电力运行的稳定、安全密切相关,整定计算作为实现继电保护多重性能的重要环节,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精准计算,以达到最佳合理参数,促使电力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行。因此可以说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下面本文就对其进行分析,并注重对其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关键词】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注意事项  我国作为当前世界上经济总量和经济规模最
【摘 要】智能变电站突破了常规变电站的技术发展,智能变电站在一次设备智能化运行以及二次调试运行上存在一定的突破,也是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所在,因此在智能变电站中应该针对关键的技术问题进行一些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  常规变电站与数字化变电站是我国变电中的两大模式,然而,在使用这两种模式过程中通常存在很多缺陷与不足。系统运行时存在大量的不安全性与不确定性。随着时代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