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分子最高占据轨道和次最高占据轨道的电子动量谱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tuzhm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高分辨率的第三代电子动量谱仪研究了萘(C10H8)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1au和次最高占据轨道2b3u的电子动量谱,给出了外价轨道的电离能谱信息.实验在非共面对称几何条件下完成,入射电子的能量为1500eV加结合能.通过Hartree-Fock和密度泛函方法计算得到了萘分子1au和2b3u轨道的动量谱,理论与实验结果在低动量区(p<0.25a.u.)以外符合很好,低动量区的"上翘"现象应缘于扭曲波效应,将在下一步实验中证实这一推断.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一种求解一般界约束优化问题的新方法.每步迭代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从当前迭代点xk出发,沿着经过仿射变换后的梯度步,得到试探点x1k,记录下它的积极集.这里用到的仿射变换矩阵不仅依赖于变量到边界的距离,还依赖于当前迭代点的梯度以及该步迭代中的信赖域半径.在第二阶段,从x1k出发,通过在积极约束的零空间里面求解一个信赖域子问题得到新的试探点.然后判断是否接受这个试探点作为下一个迭代点.
期刊
面板数据经常出现在许多研究领域,比如纵向跟踪研究.在很多情况下,纵向反应变量与观察时间和删失时间都有关系.本文在有偏抽样下,针对这些相关性存在的情况,利用一个不能观察的潜在变量,提出了一个联合建模方法来刻画纵向反应变量与观察时间和删失时间的相关性,获得了模型中回归参数的估计方程以及估计的渐近性质,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这些估计在小样本下也是有效的,同时把该估计方法用于一组实际的膀胱癌数据分析中.
期刊
自1992年Gronau和Mullin提出超单设计的概念以来,很多研究者参与了超单设计的研究.超单设计在编码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超单可分组设计是超单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我们主要研究区组大小为4的二重超单可分解的可分组设计,并基本解决了此类设计的存在性问题.
期刊
Recent progress in random metric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toconditional risk measuresGUO TieXin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give a selective survey
期刊
Representation type of 0-Hecke algebras DENG BangMing & YANG GuiYu Abstract In the present paper we determine the representation type of the O-Hecke
期刊
以原位N-烷基化合成的苯并咪唑衍生物R2-bzim(R=H-,CH3-,C6H5CH2-;bzim=苯并咪唑)为模板,合成了3个含一维PbI3-盐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随着模板剂尺寸的增大一维无机链由双链结构转变为单链结构.相对于体相PbI2,这些化合物有0.38~0.46eV的带隙蓝移,体现出比较强的量子限域效应.光致发光研究表明,通过模板剂的调控,3个化合物分别表现出绿
期刊
值清华大学成立100周年之际,物理系与《中国科学》合作,出版"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发展中的物理系".专刊对物理系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介绍,并收录了物理系教师在凝聚态物理、光学、原子分子物理、
期刊
首先回顾了量子频标中离子存储和冷却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用分子动力学计算得到的十二极阱中离子的分布和加热速率的结果.然后在此结果基础上,计算了十二极阱射频加热效应和离子微运动对频标造成的影响.相比传统的四极阱,一方面十二极阱可以降低离子云的加热速率,有利于利用Ramsey脉冲进一步压窄离子谱线线宽;另外,十二极阱内势场中部平坦边缘陡峭,可有效降低离子微运动带来的二级多普勒效应,有利于提高离子频标的准确
期刊
我们首先简要介绍了超冷原子和光晶格,然后利用推广的单带Hubbard模型讨论了二维正方光晶格中自旋3/2费米型超冷原子体系中的几种Mott绝缘态,其中该系统的自旋自由度具有较大SO(5)对称性.对于对称性破缺的自旋四极矩有序态和自旋偶极-八极矩共存有序态,我们详细研究了系统的低能集体激发模式-Goldstone玻色激发的具体行为.在SU(4)对称点附近,我们发现强烈的量子涨落可能会演生出一个SU(
期刊
该文阐述如何运用经典非线性力学的概念,来理解分子高激发振动态的谱学性质.内容包括:莫尔斯振子,单摆的动力学和共振的关系,力学体系的构成单元是单摆,一个共振对应于一个守恒量,混沌,共振的重叠导致混沌的产生等.我们的出发点是运用二次量子化算子构成的代数哈密顿量,经由海森伯对应而得到的陪集空间上的动力学体系.从此哈密顿量,可以得到动力学势.而动力学势和经典的不动点关系密切,并且量子态就处在由动力学势所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