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问题,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重要目标,为了达此目标,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都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侧重点的教学改革,尤以“导学案”为甚,那么有了“导学案”的课堂是否就高效?虽然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也力求改革和体现改革的精神,但是提问往往是形式,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结果似乎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则只能紧跟教师,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课堂表面上热闹,事实上未必高效,因此精心设计问题、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提高学生的参与水平,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善教者一定善导,课堂上教师有问有导,善问善导,不仅是必要的教学技能,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定向点拨,启发思维
  定向点拨就是教师作为“指路人”、“引导人”让学生的思路、回答朝向教师要求的目标发展。
  如:物质的量概念引入教学,可设计以下问题:
  1.如何称量一粒米的质量?
  2.如何知道一袋大米中大致有多少粒米?
  3.如何称量一个H2O分子的质量?
  4.如何知道一定量的水中有多少个H2O分子?
  在学生感知测量微小物质或微观粒子有困难时,及时引入教材中的资料卡片:
  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
  
  此处,有的教师举的例子过多、讲解时间过长,、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一团雾水,教师只要问题设计简捷、问题指向明确、点拨定向、并辅之相关练习,多数学生对这一抽象的概念教学是理解的。
  二、转换点拨,举一反三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对较难的问题迟迟不能回答,这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和盘托出,可以转换角度,举一个与其相似的问题,点拨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如: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教学
  在一真空密闭容器中盛有1molPCl5,加热到200℃时,发生反应:PCl5(g) PCl3(g)+Cl2(g),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m%,若在相同的温度和相同的容器中,起始加入2mol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n%,则m%和n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m>n B. m  不少学生认为增加了PCl5的量,平衡右移,PCl5体积分数会下降而得出A选项的错误答案,教师要变换角度,建立等效平衡模型的转换,
  教师可指出(2)的体积是(1)的二倍,相当于二个(1)容器相叠加,抽去中间的隔板,所以(1)与(2)容器中是完全一样的平衡体系。此时PCl5的体积分数为m%,从(2)到(3)的变化是关键,它相当于加压,所以平衡左移,故选B答案。像这种转换角度,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化学平衡的教学中是很常见的、有效的方法。
  三、由此及彼,联系迁移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常常会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这表明学生对所提问题还不明白,要求教师善用由此及彼、联系迁移式,诱使学生把解决此问题的知识、方法或思路,用于解决彼问题,学生温故知新,触类旁通。
  如:化学1(必修)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就是采用此策略的代表之一。
  [初中]
  2CuO + C == 2Cu + CO2↑
  CuO +H2 == Cu + H2O
  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的概念和特点。
  [设疑]1.H2 + Cl2 ==== 2HCl 没有得失氧,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2.分析以上两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如何变化?
  [高中]:判定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设疑]:引起化合价升降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通过教师的不断启发和引导,再辅之相关的习题当堂巩固,大多数学生都应该能实现从初中狭隘的氧化还原概念到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的转化。
  四、实验探究,环环相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由于学生的化学学习是对化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实验产生的化学问题,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和求知欲,通过这一类型问题的解决,学生不仅能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实验的技能,还能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如:铁的氢氧化物教学中,由于Fe(OH)2 不稳定,难以观察其颜色,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实验去探究。
  1.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观察其现象(红褐色)。
  2.在FeSO4和 Fe2(SO4)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观察其现象(灰绿色),学生简单思考便知该沉淀不仅是Fe(OH)3 ,而是Fe(OH)2 和 Fe(OH)3的混合色。
  3.在新制的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何现象?
  教材中说明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后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事实上,白色沉淀基本上不易看到,而直接得到浅灰绿色絮状沉淀,学生知道是混合物的颜色,后变成深灰绿色沉淀,沾附到试管壁上的灰绿色沉淀率先变成红褐色。
  4.在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为何得到Fe(OH)2 和 Fe(OH)3的混合物?从Fe的价态分析Fe(OH)2发生了什么变化?
  5.在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如何制得Fe(OH)2?
  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思考,环环相扣,使学生懂得Fe(OH)2易被氧化的事实,并理解要想制取纯净Fe(OH)2须创设一种无氧环境和还原环境的重要性。从而获得设计成功后带来的快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清晰的思想脉络、明了的主线设计,紧紧抓住学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推动学生进行集中思考和活动。好的课堂问题设计能揭示矛盾,唤起联想,引起思考,有利于当堂反馈教学信息,调节教学,不断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高峰。
  作者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其他文献
丰子恺先生写过一篇《中举人》的文章,回忆他的父亲丰镄参加科举考试事。丰锚科举功名一直不顺,从27岁起参加乡试,连考三届,至36岁时,才考取光绪朝最后一科举人。丰母是个好强的人,虽垂垂老妪,常请医吃药,还是放不下一桩心事。当地风俗,凡中举者须到祖坟前立旗杆石,竖起旗杆来。中举了举人,不但活着的族人都体面,连死了的祖宗也荣耀。老太太对人说"坟上不立旗杆,我是不去的"。丰镄中举不久,母亲已病危,丰镁连忙
期刊
大家可能还记得2007年被何永康教授起死回生的那篇作文吧。一个走进考场的考生回忆在烈日下为父亲收麦子时的一段生活。何教授当时的点评是:“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
期刊
现代教育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数学多年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模仿、接受。新课标下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数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
期刊
一  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先是梦见我迷失在一所迷宫里,而后则发现这迷宫原来是一座囚牢,一座原始囚牢,像人类史一样古老的原始囚牢。  再然后我便醒了,我感觉到我被笼罩在一种可笑的、惶惑和恐惧的、不可思议同样也不可怀疑的内心体验中。我打了个冷战,觉得脑子比任何时候都清澈,像夜空被闪电陡然间撕去了外衣般清澈……  难道不是吗?!  事实上确实是存在着一座原始囚牢,一副原始枷锁,有史以来,我们就一直
期刊
关键词:心动、身动、音乐性  摘要:音乐活动是最生动活泼、最富有生命力的创造性活动,它需要活动主体精神与肉体、心理与生理的全方位参与。有些音乐教学过于追求学生的“身动”,停留于一种浮于表面的喧哗热闹,却忽视了“心动”的参与,学生没有真正地与音乐产生共鸣和交融,而成了一种为“动”而“动”,真正的教学效果反而没有达到。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只有当学生“心动”“身动”的全方位参与
期刊
一 社会分化与新阶层的形成    关于中国社会阶级分析的经典文献,是毛泽东1926年写成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此后的许多年时间里,这篇文章是我们界定社会阶级关系最重要的依据。毛泽东通过阶级划分确立了识别“敌人”和“朋友”的标准。在毛泽东看来,不同阶级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的政治态度,因此也决定了他们和革命的关系。这种划分方式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时代。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在这里也使用了诸如
期刊
近读鲍绍林先生《文明的憧憬》,引起我对于文化全球化的一些遐想。全球化是目前人们谈论得比较多的话题,人们对于全球化有各种见解:有的说全球经济可以一体化,文化不可能一体化;有的说文化一体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因为全球化不是一个纯经济性质的运动,而是一个综合的运动,是一个通过经济扩张而推行西方政治理念和文化价值的历史过程。这些争论和分歧确实值得关注。  在我看来,文化的全球化即使不可避免,也和经济的全球
期刊
有人说:“吃饭,不就是吃饱饭,美味可口或难吃难咽,有营养或无营养,还有什么学问吗?”其实不然,我所说的这个“学问”是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也就在吃饭时,从小就对宝宝进行多方面教育,促进他们身心良好发展。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宝宝吃饭的“学问”。  学问一 良好习惯的培养  1.爱卫生的习惯  有些大人喜欢专门抽出时间,要求宝宝吃饭要洗手。其实这种效果不是很好,宝宝当时记牢了,可真的吃饭时,就忘得一干
期刊
创刊于1946年9月1日的《观察》周刊,是一种“大体代表着自由思想分子”,“要对国事发表意见”①的政治性刊物。主编储安平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一面大旗。《观察》周刊以“民主、自由、进步、理性”为办刊的宗旨,要求以理性的态度,和平改良的运作模式解决国内各种纠纷,充分反映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信仰和追求以及参与国事、切入社会生活的良好愿望。到1948年12月被国民党查封为止,《观
期刊
一 轻舟已过万重山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发出“重写文学史”的呼声,十余年来“重写”之声从未间断,今年又有“文学史重构”的学术研讨会。这说明人们对已成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或《20世纪中国文学史》,尚感未能满意,仍企盼着更为新鲜、更具突破性的新著;所以,“重写”、“重构”之声不绝于耳。  然而如果我们不是只忙着呼吁、研讨,而能静下心来,细细地盘点一番,很容易就会发现,不满归不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