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性环境

来源 :园丁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切入点,从思想观念的更新、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出发,结合幼儿园实际,从骨干教师培养、园本培训、教育科研等角度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支持性环境。
  【关键词】 教师 专业发展 支持
  
  作为一名基层的幼教工作者,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人力资本"理论告诉我们: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离性决定了对人力资本必须进行激励。对教师的激励实际上就是给教师获取事业成功的机遇,它的本质就是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使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与研究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因此,幼儿园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性环境。
  
  1 更新观念,变教学管理为教学领导
  
  传统教学管理侧重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检查、考核和奖惩,目的在于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制约。近年来,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管理念和方式,教学领导在教学管理领域所引起的变革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教学领导。就是指"领导者为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系统,通过规划教学发展远景、管理课程与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督促学生进步、提供教学支持系统和发展教学文化等领导行为,达到民主与合作、开放与交流,提升教师的教学品质和学生的学习成效的动态过程"。教学领导是对传统教学管理的发展和改进,它克服了传统教学管理中的不合理因素,更富于人本思想,因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它有着独特的意义。
  作为管理者,应该热爱幼教事业,以自己的专业热情,教育思想激励教师,而且还必须是教学行家,不但要懂教师的教学心理,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还要懂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这样才能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 多种途径促进教师个体与群体素质的提高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一个个优秀的个体组成的,教师个体与群体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教师个体素质决定群体素质的高低,是实现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前提和基础,而教师群体素质的高低又是决定幼儿园的兴衰成败。
  2.1 以培养骨干教师为切入点创造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少数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竞赛。如参加"名师工作室"和"骨干教师培训","教育大讲坛"等。通过学习再回到园内承担公开教学研讨,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达到快速提高的效果,以点带面,在促进教师个体提高的同时带动教师群体的提高。
  2.2 注重教育经验反思关注幼儿教师的个体教育经验,因为教育过程中的教师和幼儿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每一次教育的过程就是一次独特的经历,幼儿教师对自我实践经验的反思、感悟,总结和提升,正是生成和提高自己教育智慧的途径,并能使教师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2.3 重视园本培训的教育效果园本培训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有效手段。针对教师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发展的需要,开展了"心理健康"、"游戏"、"三生教育"等既贴近教师实际又具有时代特色的专题培训。通过听、读、写、议、考等形式,采用"理论--实践--反思--实践--理论"的模式,充分利用了专家的资源优势,指导优势,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4 加强教科研制度化建设完善教科研制度,研训结合、研管结合。注重集体研究,研究过程中明确了研究方向,优化了活动方案,避免了研究活动的盲目,在做中学,在做中改,在做中得。体现团队伍精神,发挥目标导向功能和专家理论指导优势,大家团结协作,集思广益,并把这一形式辐射到幼儿园的其它工作,提升了全园教师的合作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3 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
  
  3.1 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
  举行各种活动和竞赛,为每个教师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空间:给一个宽松的环境,搭一个表现的舞台,定一个攀登的目标,指一条成功的途径,留一条成长的轨迹。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我,注重给教师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通过参与教育实践与研究,更新了思想与观念,学习新的手段与方法,发展新的知识与能力。教师们相互观摩同事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各种资料后再相互讨论、相互借鉴,这同时也是一个提高自己的过程。
  3.2 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
  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发展性评价和机制。合理的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不合理的奖惩评价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应注意发展教师的特长,帮助教师确立未来发展的目标和专业发展方向,这样能确立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突显教师的自我价值,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们应努力使教师对幼教工作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并通过学习实践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幼
  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
其他文献
朱成梁说,画图画书,就像拍电影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呢?他笑起来,这样多形象呀,也很能让人自得其乐呢。当然,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画图画书,就要像拍电影那样认认真真,心怀一种敬畏感和责任感。而且,仔细想想看,画图画书和拍电影之间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呢。我们和大师一起到他的图画书作品中去看看他是如何“拍电影”的吧:  画《团圆》的时候,朱成梁毫不犹豫选择了江南水乡作为整个故事发生的背景。这里面有他自己深深
期刊
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诸如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及成人社会的外部影响,也有与学生身心发展有关的内部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家庭的影响无疑应该有着最大化的影响度,因为在排除异常生理原因之外,人在青少年时期和家庭的关系是最紧密的,和家庭的联系是最频繁的,从班杜拉的行为的习得性理论的角度来说,孩子的行为带有极强的模仿性,而由于和家庭成员接触的频繁度和亲密度是最高的,家庭成员往往会成为青少年别无选择的最早和
期刊
我们经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老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事实上,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老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其人格,这是一名老师吸引学生力量的主要源泉。综合起来,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十个方面;    1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健全的人格素养  拥有这样品质的人,他才会爱岗敬业、大公无私,他才会以崇高的师表风范出
期刊
"有爱才有教育"。一次师生间的小交流,让我对爱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在师生心与心交流的过程中,只要有爱,教育的成功就不会是梦想。  那天,满头大汗的博闻一进教室,只见头上冒烟,刚一落座,只听"啪"的一声,他滚圆的身子居然把衣服撑破了。看他狼狈的样子,我只好把他带到办公室。  11岁的博闻人高马大,比我还高出半头。是一个极难调教的学生。作业不写,上课不听讲,偷拿别人的文具,不按时站路队……名副其实的调皮
期刊
高中语文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理念、新模式、新教材、新的评价机制,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精力去理解适应,我们作为高中语文老师要责无旁贷地以一种新的姿态投入到教学中,转变思想和观念,探索新方法,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1 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思考    1.1 牢固树立"母语第一"的观念弱化母语教育会造成孩子民族自尊的缺失,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母语教育,纷纷进行母语课程的变革,作为语文
期刊
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成了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就此谈谈自己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     1 激发兴趣,培养英语口语交际的自信心    英语启蒙教学前,很多学生都对英语充满了兴趣。因此,我利用这一有利契机,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吸引学生,以轻松、活跃的氛围让学生了解英语,使学生感受到学英语是一种乐趣,从而爱学英语。     2
期刊
合作学习首先要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可由2~6名不同能力、性别、性格、文化背景的学生组成,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发挥小组群体智慧,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效率。     1 营造宽松愉快的合作氛围     1.1 创情激趣  当一个人心情舒畅时,思维活跃,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反之,心情不好时
期刊
教室作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教室文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教室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通过建设教室文化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形成优秀的班级团体,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下面是我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1 建设清洁教室,培养良好性情    整洁、美观的环境,能使人振奋精神。教室的清洁美
期刊
【摘要】毕节试验区是全国唯一的多党合作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 而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发展,要实现发展就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本文在对毕节试验区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浅析改革是毕节试验区的灵魂。  【关键词】改革 毕节试验区 灵魂    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毕节试验区,是1988年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充分吸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十三大精神基础上,针对当时贵州经济贫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华罗庚也曾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教学实践告诉我,走进生活实际学数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1 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沟通数学知识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