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自号“学渣”的科幻女作家

来源 :女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shuclov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郝景芳,天津人,小说作者,散文作者。2016年8月,郝景芳的小说《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这是继刘慈欣的《三体》之后我国作家第二次获得该奖项。
  越是优秀的人,越容易进行自我攻击,他们以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跟顶级的高手作比较,一旦力有不逮便奋起直追,若还达不到目标,往往就伤感沮丧,甚至心如死灰。
  多年以来,她都将自己贬为“学渣”,一直以“不够优秀”的标签来折磨自己,在自造的心理泥沼中举步维艰,几乎患上了抑郁症。还好在万念俱灰时,写作让她看到了一丝微光,她循着光源步步前行,终于拨云见日,发现了一片瑰丽天空。


  跌进“学渣”的心理泥沼
  少女时代的郝景芳聪明伶俐,尤其擅长理科,几乎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后来因为父母工作调动,一家人来到北京。郝景芳的成绩非常出色,一直读的都是理科实验班。她顺利考入了清华大学,选择了自己最爱的物理系。
  普通人如果能考入清华,大约会对自己的智商充满自信,但郝景芳刚好相反,她整个大学阶段都在怀疑自己的智商。知道班里强手如云,她铆足了劲儿认真听课,拿出拼高考的劲头对付习题,可是大一学期末参加完力学考试,那些极其考验智商的题目让她觉得天都塌了。
  升大二后,郝景芳更加奋发向上,以为“付出多少汗水就会有多少收获”,可是期末考完数学物理方法这门课程,她又哭得稀里哗啦。哭完之后,她跑去求助教,希望对方看在她可怜的份上多给点分数。助教看着郝景芳没说话,默默找出一张她同班同学的满分卷子。“那整张卷子那么干净整洁,写满了云淡风轻的潇洒,给了我极大震撼。那就是自我感觉最渣的时刻。”她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心境。
  就这样,郝景芳的自尊心一次又一次被碾压着。她想不通为什么,别人做起来驾轻就熟的事情对她来说却困难重重,就连补习都那么辛苦。有一次,她鼓起勇气找班里的学霸问了一道自己怎么解都解不出的题目,结果对方看了一眼,诚恳地告诉她:“这道题我觉得比较简单,就没做,你看看讲义吧。”
  郝景芳在那一刻体验到了心碎的感觉。她想起自己9岁时看《十万个为什么》而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的心情,忽然觉得那就是个笑话,这种“别人轻轻松松就飘在天上,而自己再怎么努力都没有效果”的感觉让她崩溃。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她开始思考人生。
  郝景芳在内心反复地审视自己,不断自我评价、空想未来,每一天都过得特别纠结。也许是太过焦虑,她的身体开始接连出现状况。很长一段时间,她奔波于学校与医院之间求医问药,而医院的负面气场也影响着她,让她沮丧至极。
  “当人进入内外交困的气馁状态,唯一的拯救路径不是无限制思索,而是行动,是某种一小步一小步让自己可以动起来的事。不管方向是不是最佳的,不管结局如何,只要有一点一点的改善,就是重要的心理能量来源。”这是郝景芳挣扎数年后得出的结论,而此时她拯救自己的路径就是写作。
  从大四下学年,她开始试着写一些短故事,并初步尝试投稿,虽然作品经常被拒,但她隐约在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里看见了希望。
  在不断的前行中寻找方向
  写作可以为写作者打开一个安静的空间。郝景芳,就躲在这个空间里默默治愈自己。她不断书写着自己漫无边际的幻想,把自己的日常所见、所想都变幻为种种意向,纳入到作品当中。
  于郝景芳而言,写作是她在痛苦之中养成的一种赖以生存的自救方式。她就像尘世大地上的一位劳作者,默默捕捉着那些绚丽缤纷又转瞬即逝的吉光片羽,然后将它们转化为文字。她曾直言:写作就是我的饮食、我的空气,我离不开它。
  郝景芳曾写过一个故事,故事名为《遗迹守护者》。她想象着在人类灭亡之后,地球上仅剩下一位幸存者,他孤独地守护在大地上,保护着那些历史的遗迹。这种遗世独立的意象,一定程度上同她当时的心境相契合。她在这种代入感中随意表达自我,惬意又自然。
  虽然经常感觉自己是个“学渣”,但事实上郝景芳的学习能力并不差,她本科毕业后又读了研究生。读研期间,她对经济学发生了兴趣,于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北京办公室找了一份实习工作。实习期间,她经常到国外出差,加班连轴转更是家常便饭。即便如此,她还是在零碎时间里写完了一部长篇小说——《流浪玛厄斯》。
  郝景芳一直是《科幻世界》的铁杆粉丝,她特意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参加这本杂志的笔会,郑重地把作品介绍给大家,但回应者寥寥无几。她的心境又一次跌入了深渊,大学时代的心理创伤又开始隐隐发作,痛不可触。“也许我真的不是写作的材料,以后就只写给自己看吧。”她暗下决心。
  几周之后,郝景芳忽然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对方在邮件里写道:“你创造的世界是绝无仅有的,你的小说中有一种别的科幻作家没有的色彩,就像消失很久的金色夕阳又回来了……”
  这封来信如阳光般驱散了郝景芳内心的阴霾,她和这唯一一位欣赏自己的“读者”成为了好友,友谊持续了10年。这位欣赏郝景芳作品的读者名叫刘慈欣,他后来成为国内最著名的科幻作家,还摘得了第73届雨果奖。
  读博期间,大把的自由时间、图书馆的资源和孤独的状态,都成为郝景芳写作的助力。她顺利完成了两本长篇小说、一本文化散文集和一本短篇小说集,后者还入选了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原创文集。郝景芳的心理状态,也在笔耕不辍中慢慢复原着,越来越开朗达观。
  隔着时光拥抱曾经的自己
  大学时代,郝景芳习惯于向内看,跟自己的感觉与情绪较劲,这样做的结果是看自己越来越不顺眼。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她接触了不同的世界,她的视野打开了,愿意尝试的事也越来越多。除了写作,她还开始画画,对环保事业也发生了兴趣,经常参加环保讲座和公益活动。
  有一次,郝景芳参加了一个讲座。教授讲完后,郝景芳提问:“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像国外一样实现垃圾的分类呢?”
  教授认为这个问题太理想主义:“小姑娘,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人依靠垃圾处理生活吗?单是河北一带的农村,就有60万人以处理垃圾为业。”
  郝景芳不相信,特意去当地考察,发现教授所言不虚。她看到许多衣衫褴褛的人蹬着三轮车运送垃圾,而车上的垃圾堆积如山,根本没有按照原理分类这一说。
  脏乱的景象深深震撼了郝景芳,她产生了从经济学中寻找不平等根源的想法,因此学物理的她选择了去经管学院读博。
  毕业后,郝景芳进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就职,这是一个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起成立的非营利组织,郝景芳入职后一直忙于去各地调研,参与研究各种各样的课题,并一直关注弱势群体。
  在基金会,郝景芳还牵头做过一个实验:给某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营养加餐,一段时间后再测试孩子们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学习情况,然后撰写报告呈交国务院。这份报告,直接推动了国务院每年拨款160亿开启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营养改善计划。
  工作上的努力滋养着郝景芳的创作灵感,而她的写作手法也在持续不断的练习中变得越来越熟稔,她甚至还为自己的作品画配图、设计封面。因为关注科幻领域,她还曾写信给总理,建议他推动科幻周边产业。
  与此同时,她步入了婚姻,成为母亲,在与丈夫和女儿的互动中品尝着生活的甜蜜。多面人生的无限可能性,在她身上展露无余。
  因为拥抱了更广阔的世界,郝景芳不再被曾经的个人情绪所左右,她在日复一日的前行中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心境。隔着时光的帘幕,她很想拥抱10年前的自己,并告诉她:可怜的孩子,别怕,不管有多难,你还是能穿过那一切,走到我这里。
  编辑 尼尼威
其他文献
男人和女人吃完晚饭,男人会直奔机场,他要去出差。可是他们的晚饭精致且丰富,一点也没有马虎,而且全是男人最爱吃的好菜。  女人用大半个下午的时间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海鲜。  男人是在傍晚登上飞机的。他对女人说:“我走出机场会很晚的,所以我今晚就不给你打电话了,明天早上再打。”  女人回答:“好。”她一直站在窗口向男人挥手。接下来的半个月,男人将会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度过。  很晚了,女人已熟睡。电话铃声突然
期刊
毕业于四川省高等警官学校的吉胡·阿莎,曾在西昌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任侦察员。20多年前,“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队”首次全程漂流长江成功,作为“漂流队伍中唯一的女主漂”,22岁的她被媒体誉为当年“中国最勇敢的女人”。而后,阿莎进入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学习新闻专业并获法国图尔大学奖学金,前往法国留学。没想到,多年后,她因一场轰轰烈烈的离婚诉讼而登上英伦媒体的头条。  嫁给穷光蛋的傻瓜    26岁那年,身在
期刊
香醇的咖啡需要几勺白糖来调剂,过多的苦会让人们厌倦;纯正的巧克力需要幾缕甜香来平衡,过多的苦会让人腻味;多彩的生活需要几勺糖、几缕甜香来丰富,过多的苦会让人疲惫。  我忘不了那天的云卷云舒,那天的晦明变化,那天的风萧萧和心中的萧然。还是去年此刻,“收卷”,这一声令下,即使还有半道题未写完我也不慌着赶了,旁边对答案的同学让我觉得自己像是被踩在脚下,眼眶中像是被泪水填满了,却又什么都没有,心中又像是被
期刊
我爱你,与岁月无关  那应该是两颗心的相逢  就好像流星穿过湛蓝  天空下的云海  我爱你,与青春无关  那应该是两片唇的触碰  就好像秋风吹皱一池湖水  枯叶便与落花邂逅  我爱你,与流年无关  那应该是日与月的辉映  就好像冬雪铺满山巅  一树红梅开得正艳  我爱你  就像爱一眼清泉  奥丁神沉淀它的智慧  森林神守护它的甘甜  编辑 雨漫
期刊
越山峰、穿林海、走江南、跨雪山……一位爸爸竟然带着4岁女儿骑行了1.6万公里。齐海亮说:“最初,我也怀疑过自己的决定到底对不对。可是,现在我要告诉你,这趟骑行真的很值!”  找一种方式,  走进女儿的童年  齐海亮是个魁梧黝黑的北方汉子,戴着一副无框眼镜,在唐山经营两家琴行和连锁酒店。女儿齐艺涵,2011年6月1日出生,小名“六一”。  对于齐海亮来说,骑行不仅是一种运动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因
期刊
蜜月里,第一件麻烦事就来了。他忘记了自己已婚,独自霸占着大半张床。我力气如此娇小,可怜巴巴地留了个被子角稍微搭着。  醒来后,想享受一下公主的感觉。被子被抢了,早餐总该老公效劳吧?我真是痴人梦想,怎么可能啊!他迷糊着没有睁开眼睛,胡乱地在身边摸来摸去,摸出一枚枣子,吧嗒吧嗒,一枚红枣已经下肚了。  不爱卫生的家伙,这是祝福我们早生贵子的,不是给你当早餐的!  他继续摸着。我倔强地紧握他的手。  夫
期刊
2016年,洋媳妇“黄小猫”上了央视《焦点访谈》,这个90后美国靓女对中国传统孝道的恪守,令观众赞叹不已。其实,她的爱情故事更感人——她与一位出身东北农村的穷小子相识相爱,不仅写了300多封情书,还进行了一场无房无车无存款的“裸婚”。这对跨国伴侣的浪漫情事,再次坚定了世人对真爱的信仰……  美丽情缘,始于帮“洋妹子”寻亲  2011年4月的一天清晨,沈阳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的大三学生费孝民在去学校餐厅
期刊
几年前,一幢公寓楼的三楼新搬来了一户人家。大卫是这户人家的独生子,高中刚毕业,将要报考医学院。  大卫是个书迷,大部分时间都泡在附近一家小型图书馆里。  图书馆里有一个名叫莉莉的女管理员,年轻漂亮,说话柔柔的,脸上的表情常是笑眯眯的。小伙子们都喜欢莉莉,如果他们找不到书时,总会请她帮忙,而莉莉也乐意为他们服务。  一天晚上,图书馆准备关门时,一个管理员从地上捡起了一封信。这封信还没有拆封,是从一个
期刊
许戈辉有一双迷死人的大眼睛,看着你的时候总是目光迷离、满眼含情。其实,她是个近视眼,偏偏又不愿戴眼镜,买了一大包博士伦,可戴上左眼就丢右眼。索性,她就睁着眼愣往街上冲。她喜欢穿长裙,马路上一走,疾驶而过的车吹鼓起裙边,总惹得司机放慢速度,看看这是何方美女。趁这当口,许戈辉就面露笑容、拖着裙角飘飘逸逸地穿过马路,场面颇为惊心动魄。  每次见到许戈辉,她总是睁着大眼睛,直直地冲我走来,直到鼻尖几乎贴住
期刊
2016年8月6日,里约奥运开幕式,马拉卡纳球场出现了一条长达一百米的T台。聚光灯下,裹着一袭性感银色长裙的女郎款款走来,刹那间,整个体育场仿佛变成了她一个人的主场。她就是拥有“世界最美身体”之誉、顶着“全世界最贵超模”称号、被媒体评为“全球最会赚钱的模特”--吉赛尔·邦辰。  打造“最贵的身体”  1980年7月14日,吉赛尔·邦辰出生于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霍里宗蒂那城。由于家族拥有德国血统,吉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