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与计算机教育的普及,现代化教育进程对计算机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教育已是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重要工程之一。要使计算机教育事业能够蓬勃发展起来,除了要克服因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快造成设备落后的困难和要注重专业教师的培训外,更重要的是要从“计算机教育的认识程度”下手,只有重视才有发展。
一、计算机教育艺术探索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是一门艺术,但其艺术性一定要以对学科特点的科学认识为基础。所以深入地了解计算机课的教学特点,是提高教学水平、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一个关键因素。结合教学改革的深化,中职生的计算机教育必须开拓出一条新的思路,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要以开发学生智力为原则,加强实践操作,尽量摆脱传统框架的束缚。
1.教材知识应当与时俱进
计算机知识的变化是以几何级数的速度递增的。事实证明,中职生计算机教育的普及不可能使学生都成为计算机专家。这样,教材的选取就应以“应用”为依据。程序设计的教学虽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但是对于普通学生来说,程序设计在中学其他课程中比较难以得到实际的应用,而语句的教学过程又是枯燥的,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纪律、课堂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教学效果不佳。但对于一些尖子生来说,算法、程序设计恰好是开发智力的有力手段。所以,在教材的选取上,应考虑普及与拔尖相结合,普及以计算机的应用为主,拔尖以程序设计、算法和数据结构为主。
所以在完成以上内容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适当介绍当今计算机发展的状况,引进先进的多媒体知识和网络知识,推荐使用先进软件,并举办一些硬件知识讲座,努力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学生在兴趣爱好中学到知识。
2.正确的理念传播
中职生计算机课程讲课的主要任务是运用讲课的艺术使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系统连续性,突出重点,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讲授。例如,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计算机中数制的概念、数制之间的转换可以采用略讲的方式,只让学生明白计算机信息都是用二进制编码来表示的;在讲解磁盘操作系统之前有必要加强学生键盘操作的规范化;关于DOS各命令的介绍也应选择性地进行,同时介绍目前能有效地代替DOS某些命令、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些实用程序,如hd-copy,nc等;对文字处理软件的介绍,除了适应学校机房环境介绍WPS外,还针对社会流行情况适当介绍WORD FOR WINDOWS的应用等。结合本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演示和操作的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例如通过为学习内容编制趣味测试程序,寓教学于游戏之中,增强教学效果。
3.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结合
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第二课堂活动日趋重要,已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校内到校外为中职生创造一个计算机教育、求得发展的最优环境,使他们从中得到表现,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这对于实现学校教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至关紧要的。此外,在培養开拓型和创造型的人才中,第二课堂活动有其特定的作用,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能充分地发挥因材施教方面所具有的种种优势。
目前许多学校计算机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虽然仍处于探索阶段,计算机第二课堂活动已不再仅仅是为爱好者而设,除了有适应广大同学要求的基础班,还把筛选出来的同学组成了提高小组和竞赛小组。在这两个小组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实施三大教学原则,即因材施教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和巩固与发展相结合原则,满足这些爱好计算机、并在这方面有一定基础的学生的要求,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和参加计算机竞赛的能力。
二、教师自身奉献素质
1.教学过程中,要有端正的教学态度。当前中职生计算机学科是一门与学生步入社会直接关系的学科。但是“计算机将以其强大的功能深入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这一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了。因此计算机的普及教育将不仅仅是一种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而应象语文和数学课程一样,更是一种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要根据教学实际和省教育厅的要求,把计算机教学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把这门学科当作主科来教,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引导学生走上计算机知识之路。
2.努力进取,积极探索计算机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计算机师资队伍,积极探索和发挥计算机在教学和教育中的作用。计算机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和业务水平,积极钻研计算机教学的教材、教法,积极地为计算机教学在学校中地位的提高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学校能努力实施省教育厅关于“标准的设施要坚持优先发展计算机教育的战略”的精神,为中职生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
一、计算机教育艺术探索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是一门艺术,但其艺术性一定要以对学科特点的科学认识为基础。所以深入地了解计算机课的教学特点,是提高教学水平、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一个关键因素。结合教学改革的深化,中职生的计算机教育必须开拓出一条新的思路,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要以开发学生智力为原则,加强实践操作,尽量摆脱传统框架的束缚。
1.教材知识应当与时俱进
计算机知识的变化是以几何级数的速度递增的。事实证明,中职生计算机教育的普及不可能使学生都成为计算机专家。这样,教材的选取就应以“应用”为依据。程序设计的教学虽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但是对于普通学生来说,程序设计在中学其他课程中比较难以得到实际的应用,而语句的教学过程又是枯燥的,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纪律、课堂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教学效果不佳。但对于一些尖子生来说,算法、程序设计恰好是开发智力的有力手段。所以,在教材的选取上,应考虑普及与拔尖相结合,普及以计算机的应用为主,拔尖以程序设计、算法和数据结构为主。
所以在完成以上内容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适当介绍当今计算机发展的状况,引进先进的多媒体知识和网络知识,推荐使用先进软件,并举办一些硬件知识讲座,努力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学生在兴趣爱好中学到知识。
2.正确的理念传播
中职生计算机课程讲课的主要任务是运用讲课的艺术使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系统连续性,突出重点,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讲授。例如,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计算机中数制的概念、数制之间的转换可以采用略讲的方式,只让学生明白计算机信息都是用二进制编码来表示的;在讲解磁盘操作系统之前有必要加强学生键盘操作的规范化;关于DOS各命令的介绍也应选择性地进行,同时介绍目前能有效地代替DOS某些命令、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些实用程序,如hd-copy,nc等;对文字处理软件的介绍,除了适应学校机房环境介绍WPS外,还针对社会流行情况适当介绍WORD FOR WINDOWS的应用等。结合本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演示和操作的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例如通过为学习内容编制趣味测试程序,寓教学于游戏之中,增强教学效果。
3.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结合
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第二课堂活动日趋重要,已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校内到校外为中职生创造一个计算机教育、求得发展的最优环境,使他们从中得到表现,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这对于实现学校教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至关紧要的。此外,在培養开拓型和创造型的人才中,第二课堂活动有其特定的作用,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能充分地发挥因材施教方面所具有的种种优势。
目前许多学校计算机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虽然仍处于探索阶段,计算机第二课堂活动已不再仅仅是为爱好者而设,除了有适应广大同学要求的基础班,还把筛选出来的同学组成了提高小组和竞赛小组。在这两个小组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实施三大教学原则,即因材施教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和巩固与发展相结合原则,满足这些爱好计算机、并在这方面有一定基础的学生的要求,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和参加计算机竞赛的能力。
二、教师自身奉献素质
1.教学过程中,要有端正的教学态度。当前中职生计算机学科是一门与学生步入社会直接关系的学科。但是“计算机将以其强大的功能深入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这一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了。因此计算机的普及教育将不仅仅是一种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而应象语文和数学课程一样,更是一种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要根据教学实际和省教育厅的要求,把计算机教学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把这门学科当作主科来教,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引导学生走上计算机知识之路。
2.努力进取,积极探索计算机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计算机师资队伍,积极探索和发挥计算机在教学和教育中的作用。计算机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和业务水平,积极钻研计算机教学的教材、教法,积极地为计算机教学在学校中地位的提高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学校能努力实施省教育厅关于“标准的设施要坚持优先发展计算机教育的战略”的精神,为中职生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