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

来源 :科普童话·神秘大侦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悲剧一幕
  西虹市的雪又下了一夜,叶警官抬脚换鞋套的时候,鞋底还在往下滴着泥水。他带好手套,掀起警戒线进入了死者的公寓。
  公寓不大,却是上下两层的复式结构。玄关处摆着三盆锃亮的琉璃花盆,只不过里面的兰花已经枯萎了。复式的楼梯下放着孤零零的猫窝和猫爬架。在楼梯拐下来的电视茶几处,一名女性死者俯卧在地上,头部还有一滩未干的血。楼梯上有一串男性的鞋印,能看出上楼和下楼的轨迹。每一个脚印都很完整,基本能推测出此人的身高体重,算是比较完美的证据。
  “叶队,死者名叫冯琪琪,二十五岁。”小李汇报说,“死因是右侧太阳穴撞击到茶几的拐角处,导致颅内出血。死亡时间大概是两个小时前,也就是下午六点左右。”
  叶警官问道:“报案人是谁?”
  小李指了指在门外的两个人说:“一个是死者的堂哥冯武,一个是小区的住户王安龙。”
  “晚上六点多,我和小冯下完棋,送他回来时,刚出电梯就看到一个人从他家屋子里跑出来,那人见到我俩立马转头从楼梯跑了。我们一进屋就看到小冯他妹已经没气了。”王安龙惋惜地摇着头说,“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女孩儿……”
  一旁的冯武不耐烦地打断说:“那小子我知道是谁,你们去抓来一问不就行了嘛!再不去犯人都要跑了!”
  叶警官听到这话来了兴趣:“电梯口灯光这么暗,你确定看清楚疑犯了?”
  “肯定是林之桐那小子,你们去查查不就知道了!”冯武气得像要站起来。
  叶警官走进屋子,好奇地问小李:“死者怎么和她堂哥住一起?”
  小李压低了声音说:“两人的双亲去世早,小时候冯武被精神失常的母亲推到了马路上,双腿被车撞坏了,所以冯琪琪一直在照顾自己的堂哥。这个复式楼就是为了生活方便才租的,上面是冯琪琪住,下面是冯武住。”
  “那这么说,现在冯武无依无靠了……”叶警官不免觉得有些凄惨。
  “虽然他看起来上半身肌肉练得不错,但是要他照料好自己,也不是容易的事。”小李也叹了口气。
  “唉,人间悲剧啊!”叶警官感慨道,“那就按冯武说的,查查那个叫林之桐的人,和可疑脚印作对比,看看有没有犯罪嫌疑。”
  嫌贫爱富
  突然,门口传来一阵吵闹声。
  “怎么了?”叶警官看到戒备警员正把一个试图往里冲的男子拦下。
  “放开我,让我去见琪琪,放开我!”男子歇斯底里地大喊着。
  “你这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臭小子,现在我们琪琪被你克死了,你该满意了吧!”冯武也一下子加入了争吵。
  叶警官有些奇怪:“你们认识?”
  冯武冷哼一声:“这小子叫杜明,是门口电子厂打工的,不知道怎么就勾搭到我们家琪琪了。”
  “琪琪还说好明天要带我来家里吃饭的,怎么突然就……”杜明趴在地上啜泣着。
  “那你为什么今天就过来了?”叶警官问道。
  “我下班看到琪琪家楼下停着警车,担心她出什么事,谁知道还真是她。”杜明爬起来不断向屋里张望着,“警官能让我看一眼琪琪吗?”
  叶警官看着杜明满脸的泪光,心里一软,对警员说:“带着他进去看一眼吧。”
  “叶队,咱们也收队吧。”小李凑过来说,“楼梯扶手上还发现了一组指纹,林之桐已经在来局里配合调查的路上了,到时候一对比就清楚了。”
  叶警官点点头:“那就收队吧,这边要查封现场,你记得安排下冯武的住宿。”
  林之桐虽然被以嫌疑人的身份暂时羁押,但是却根本不承认自己杀害了冯琪琪。
  “没杀人,你为什么不报警反而逃跑?”
  “冯琪琪给我发短信说六点去她家,谁知道我去的时候门是开着的,再进去一看,人已经躺在地上了。我本来是想报警的,可是一摸她冷冰冰的,外面好像有人,慌乱之下我怕被当成凶手,就先跑了。”林之桐的五官都快扭在一起了,“警官,这明明就是陷害啊。”
  技术人员查了冯琪琪的手机,发现林之桐今天打过电话,但是冯琪琪没接,只用短信回复他说,六点前来家里说清楚。聊天记录显示冯琪琪对林之桐沒什么感觉,反而和杜明处得你侬我侬。
  冯武嫌杜明没钱,一直反对两人交往。但这个冯武和林之桐的关系不错,因为林之桐家里有钱,还经常送东西给他,所以冯武对林之桐比较喜欢。
  “现场发现的指纹和鞋印,你怎么解释?”
  “可能我当时抓了一把楼梯扶手,但是这个鞋印……”林之桐痛苦地回忆着,“我没上楼啊,这个鞋印不是我的!”
  这时,小李走进审讯室,把一包东西扔在桌子上:“叶队,我们在林之桐家中找到了一双底部花纹和案发现场相同的球鞋。”
  林之桐大张着嘴,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过敏反应
  叶警官没想到,居然会有两伙人主动来刑侦队里找自己。
  一个是林之桐家派来的律师,要求叶警官透露一些案情给自己,看看是否能以过失杀人定罪。叶警官以还未提交检察院为由回绝了他,并让他告知林之桐,犯罪证据确凿,不要做无谓的抵抗。另一个人则是杜明。
  “我想知道冯武住在哪里,以后可能会补贴一些生活费给他,他是琪琪唯一的家人了。”杜明淡淡地说。
  因为杜明一整天都在电子厂上班,没有任何的作案时间,于是叶警官便告诉了他。毕竟冯武以后的生活也是一大难题。
  “我租的是一个双人间,可以带他去看看,要是他不嫌弃,可以让他先住我那里。”杜明坦诚地说道。
  叶警官有些感动,起身说道:“走,我开车带你过去。”
  叶警官启动院子里的警车,杜明一关车门,连打了三个大喷嚏。叶警官用手在空调口试了一会儿说:“是不是车里太冷了?这车暖风升温有点儿慢。”
  杜明摇摇头:“你这车里是不是待过猫啊?”说着,他吸了吸鼻子,又打了一个大喷嚏。   “你还别说,早上小李捡了一窝小流浪猫,送到宠物店让人领养去了。”叶警官有些惊奇,“怎么,你对猫过敏呀,这都能让你发现。”
  杜明搓搓鼻子:“是不是很奇怪,没想到还有人对动物过敏吧。”
  叶警官笑笑说:“这有啥,我还知道有一个人对葡萄过敏呢!”但是突然间,叶警官脸上的笑容凝固了,冯琪琪家的所有物品摆放又在他的脑海中回放了一遍。
  “叶队长,你这是怎么了?”杜明看着叶警官的表情有点捉摸不透。
  “你和我去一趟案发现场。”叶警官调转车头,轰动引擎,向冯琪琪家飞速驶去。
  进了冯琪琪的家门,叶警官问杜明:“你有什么感觉吗?”
  杜明不明所以地摇摇头说:“没有啊。”可是,话音刚落,他就狠狠地打了一个喷嚏。
  叶警官盯着玄关上枯萎的兰花陷入了沉思。随即,他打开窗户,外面一股股寒风夹杂着雪花吹进来,房间里的温度瞬间就降了下来。杜明冷得打了一个哆嗦,还是不知道叶警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冯琪琪之前养过猫吗?”叶警官指着楼梯下的猫窝和猫爬架问。
  “她一直养猫,因为我对猫过敏,所以她说会把猫先送到宠物店去。”杜明回忆起了悲伤往事,神情又暗淡了下来。
  “你过来帮我个忙。”叶警官指挥道,“你从这侧边走上楼梯,然后再走下来。”
  杜明裹了裹衣服,按照叶警官的指示走了一个来回。
  “这次不打喷嚏了?”
  杜明感受了一会儿说:“风太大,没有什么感觉了。”
  叶警官脸上浮现出微微的笑意,他掏出手机打给小李:“喂,让技术部门来案发现场,还有,让庄法医申请二次尸检,我有了一些新发现。”
  地狱恶鬼
  冯武摇着轮椅进来,第一句话就问叶警官:“如果我不追究他其他责任的话,是不是会从轻处理?我听说《刑法》里规定,过失杀人且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叶警官冷笑道:“你怎么知道是过失杀人呢?”
  “这都是林家律师说的。”冯武说道,“他们说可以补偿我一大笔钱,只要我不再继续追究。”
  “等等吧,现在说这些不觉得为时尚早吗?”
  小李拿着一沓新出的报告走进来说:“叶队,结果出来了,你想的没错。”
  叶队点点头,继而对房间内众人说道:“我偶然发现了一个新的疑点,杜明对猫过敏,可是他在昨天进入案发现场后,却没有任何反应。这说明一个问题,屋里猫的存在已经被降得很低了。”
  “人们在冬天一般不会开窗户,所以室内空气会比较混杂,杜明是不可能在一个养猫的屋子里感觉不到猫的存在的。所以说,房子里的窗户有很长时间是被打开过的!”叶警官说到这里,自己也笑了,“我相信你们会觉得可笑,心想这种主观推断也能当作证据?当然,这些是当不了证据,它只是让我产生了怀疑,怀疑冯琪琪的死亡时间是不是有问题。”
  小李观察到冯武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慌张起来。
  “于是,我将这房间中蔫掉的兰花重新做了检测。检验报告可以作为证据表明,我的猜想是正确的!”叶警官继续说道,“兰花是喜热植物,温度过低就会死亡。现在外面的温度是零下二十度,也就是说在外界温度下只需要两个小时,兰花就会被冻死。而人在死亡后,全身组织也不会立即停止工作,这段时间大概需要一到两个小时。法医解剖发现,冯琪琪身体多处部位的血管扩大,尤其是裸露的头部和手部,这是人体在低温下典型的超生反应!”
  “那楼梯上的鞋印是怎么回事?”有個警员问道。
  “这是凶手的点睛之笔,扰乱了警方的侦查方向,但也是露出自己马脚的地方。你们可以试想一下自己上下楼梯时的样子,有谁会完全踩到台阶上,留下一个完整的脚印呢?”
  人们开始窃窃私语,讨论正常情况下留下的脚印,多数情况应该只是踩到一半台阶而已。
  “这样,犯罪嫌疑人基本已经可以确定了,那就是有作案时间,又不会真正用脚走路的……”
  “够了,不要再说了!”可冯武打断叶警官的话,“是我干的。”
  前一天清晨,冯武发现家里的猫不见了,冯琪琪又说第二天杜明要来家里吃饭,他们俩人的恋情也想获得哥哥的认可。可冯武不喜欢贫穷的杜明,便又因此事和冯琪琪激烈地争吵起来。平时勤于锻炼的冯武在愤怒中一推,妹妹倒在了茶几角上。
  在杀了人的恐慌中,楼上冯琪琪的电话响了一遍又一遍,冯武怕引起人的怀疑,便把鞋子套在手上,用鞋子支撑着自己上了楼。电话是林之桐打来的,冯武猛然意识到自己这双鞋就是林之桐送的,于是,一个栽赃嫁祸,制造不在场证明的计划就在他脑子里诞生了。
  “都是她欠我的,是她害我没有了双腿!都怪她,她就应该嫁给一个有钱人,让我过上好日子!”冯武咬牙切齿地喊着,表情狰狞得像一只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
  “是冯琪琪的妈妈毁了你的人生,但冯琪琪没有。”杜明红着眼睛说道,“你为了金钱葬送了自己至亲之人的性命,根本没有做人的资格!”
其他文献
互联网时代,人们话在网上说、钱在网上花、事在网上办,已成为一种习惯。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传播知识。随之而来的网络“盛景”就是谣言也满天飞。关于养生,有十大谣言传播较为广泛,在此中医进行专业分析辟谣,请不要再信了!  空心菜是吸收农药和重金属最厉害的一种蔬菜。谣言1  【真相解读】如果蔬菜生長的环境有大气污染、工业残渣或者工业污水等,都会被蔬菜吸附。在吸收重金属能力方面,空心菜确实强于一般
从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到安徽经视《第一时间》、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范大姐帮忙》等民生新闻节目的开播,面对日益多元化的社会诉求以及城市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加剧,民生新闻逐渐显现出由单纯“呈现事件”到“解决问题”的转变。  《第一时间》是安徽电视台财经频道2003年7月28日推出的一档大型新闻资讯服务类栏目,节目用平民化视角报道发生在百姓身边的生活琐事,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并因“最快的报
1996年初,在荷兰西部的一座小城里发生了多起老太太被杀案件,变态杀人狂让小城里的居民惊恐不安。  5月份,单身老太太伍德被发现在家中遇害。警方经过侦查,断定伍德已死了一年多,警方在现场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但是根据案犯的作案手段,可以判断这也是变态杀人狂所为,而伍德是第七位被发现的受害者。  变态杀人狂大概意识到警方正在紧急追查他,没有再作案,侦查工作陷入僵局。  过了一年,凶杀案还没有任何
本人有脚跟痛,曾跑过几家医院,都未能治好。看了去年第四期贵刊《米醋浸脚治足跟痛》一文后,用此法治疗半个多月,就完全好了。多亏贵刊帮忙,特写信以表心声。
【摘 要】当代中国新闻史应以“本体意识”为学科研究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它要求以新闻业的发展变化为主线来考察新闻现象并揭示其内在规律。本文以刘家林新著《新中国新闻传播60年长编(1949-2009)》为例,剖析“本体意识”在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史中应体现在研究立场、思路框架、个案分析和历史评论等方面。  【关键词】本体意识 中国新闻史 新闻著作    在新闻学界,当代中国新闻史是指新中国成立后有关新
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病,得了此病十分难受,既影响工作又影响休息。  笔者采用以神经学说为指导的头部穴位自我疗法,在实践中取得了满意效果。方法是,以双手中指对准晕听区,左右各旋转36次即可。晕听区穴位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向后各延伸2厘米之水平线即是。如病员症状十分严重,点穴旋转可增至100次,所化时间少则数秒,长则半分钟,即可见效。做后自觉眼目清亮,脑子清醒,似早晨刚起床那样的舒适。  笔者屡
【摘 要】近年来,我国在对外传播中常处于不利地位,而受众广、信息量大的英语新闻成为我国对外传播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它的文体特征直接关系到我国对外传播的效果。  【关键词】对外传播 英语新闻 《中国日报》    当下,国际话语权主要掌握在西方媒体手里,获得国际话语权,大力提高我国对外传播的技巧成为迫在眉睫的必要举措,而受众广、信息量大的英语新闻成为我国对外传播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它的文
【摘 要】今年4月,南方科技大学正式获得教育部的“转正”批文,9月将有180名考生通过高考与南科大复试相结合的自主招生方式走进南科大的校园。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南科大的改革步伐一直备受媒体关注。如何做深、做透这个关注度极高的新闻事件?由《新安晚报》策划的“朱清时之困”系列报道突破常规,深度关注改革背后的人物理念,这一大型策划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也为都市报做好重大新闻策划提供了一些值得
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大国崛起》从2006年到2011年,几番重播,久映不衰。火爆的收视率,可观的延时性是中国纪录片史上前所未有的,而它所引发的热议也是空前的。这部纪录片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它给我们又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一、《大国崛起》的思想启示  《大国崛起》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历时3年创作完成的,共12集,以每集50分钟,纵横捭阖地讲述了500年间世界上9大强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
中美建交初期,一位美国资深记者被邀请到周恩来办公室进行采访。在周恩来的办公桌上,老美看到了一支派克笔,喜出望外,觉得自己的话题找到了,便狡猾地问:周恩来先生,您也用我们美国人生产的派克笔呀?  那意思是说:你们不是口口声声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吗?怎么也用我们美国货呢?  周恩来知道老美心里很得意,便笑了:“哦,这个呀,是我的一个朝鲜朋友送我的,是他在朝鲜战争中缴获的战利品。很珍贵的哦!”   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