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村环境现状及对策探讨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_gejia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河北省在环境保护方面已经把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列为了此次工程的重点,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与过程。因此,分析当下河北省农村环境现状以及在保护农村环境过程中法律建设情况,提出完善措施,有利于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农民的环境收益和我国农业产业量的提升。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污染防治问题;法律机制问题
  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26-0059-01
  作者簡介:孙丹(1990-),女,汉族,吉林长岭人,河北地质大学,硕士,研究方向:自然资源法学。
  一、河北省农村环境现状分析
  经过一系列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河北省农村环境现在得到了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下面对当前河北省农村环境现状进行分析。
  (一)生产污染现状
  河北省农村环境污染占比比较大的就是生产污染,不仅涉及范围广,而且严重程度也比较大,主要的污染包括工业污染、化肥与农药污染以及畜牧养殖污染,这些生产造成的污染治理起来也比较复杂,而且治理成本也是比较高的。
  (二)生活污染现状
  据了解,河北省很多城市都没有环保基础设施的配备,据统计,2017年河北省行政村有2.98万个,但是拥有环境污染治理和预防措施的行政村仅仅占比23.8%。河北省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不计其数,如果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和预防将对环境造成巨大的伤害,目前河北省很多生活垃圾的排放都是直接堆积在地头、路边或者阴沟等地方,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二、河北省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现状
  随着农村环保立法体系的不断完善,河北省针对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也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规定,比如,河北省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条例、关于印发《河北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等等,由此可见,河北省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力度比较大,效果也比较凸显。具体而言,首先,农民群众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据了解,很多农民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需要从自身做起,也理解了保护环境就是为子孙后代谋福利。甚至有些农民在力所能及的为保护环境做贡献。比如,少打农药,节约灌溉用水等等。
  三、河北省农村环境保护的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生态环境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在河北省农村环境保护立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健全的地方,比如对于农村噪声污染的治理和预防,对于无公害农产品管理的立法都处于空白状态。对于现有的一些立法也缺乏系统性,比如排污收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等等,这些制度虽然都有,但是与河北省农村环境污染实际情况的匹配度不高,不能够起到真正的预防与治理作用。
  (二)农村环境司法仍面临困境
  首先就是河北省针对农村环境问题没有专门的司法机构,主要是通过沿用民事审判制度进行,因此对于环境纠纷案件就不能及时有效的做出针对性的判决。二是司法效率不高。环境纠纷案件的诉讼周期较长,而且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也是比较高的,因此导致了司法效率较低的现象,甚至很多农民群众惧怕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三)农村环境法治执法尚有不足
  河北省在农村环境治理的执法方面做得也不到位,首先就是没有明确的执法主体,既然没有专门、明确的执法人员,又怎能确保执法效果呢?第二,环境执法力度不够,据了解,河北省农民对于环境保护法律意识相对薄弱,甚至很多农村干部都无法正确的意识到环境保护的法律意义和力度。第三,缺乏相关的执法专业人员,缺乏专业就很容易让农村环境执法的实际操作偏离原有的轨道,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河北省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建设措施
  (一)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立法
  首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进行环境保护立法;其次是坚持专门法律制定的原则;其次是在立法中要适当扩大生产者责任,以减少破坏环境现象的发生。
  (二)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司法机制
  一要不断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司法机构改革使法院和检察院在人、财、物等方面逐步脱离地方政府鼓励专门的环境保护法庭实现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二要贯彻实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身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三要降低环境案件审理费用提高农村环境司法效率解决农民诉讼难的问题。
  (三)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行政执法
  首先要成立专门的执法机构,配备专业、高素质的执法人员;其次是探索农村环境保护执法的新方式;再者,开放群众举报通道,让广大农民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主体;最后,强调责任,对农村环境保护工程涉及到的主体进行责任划分,对于守法者予以表扬,对于违法者予以严惩。
  五、结论
  综上可以看出,河北省在农村环境治理方面的工作比较到位,但是由于针对农民素质或者相关机构执法力度不同,出现了一些环境治理阻碍,但是农村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发展,因此尽快制定并完善改善农村环境的法律制度和规则十分紧迫。本文提出了从立法、执法和司法三方面着手,希望能为推动河北省农村环境现状改善工程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欣.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法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
  [2]王慧鹏,叶新合,徐敏,陈玉先.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建议[J].科技视界,2015(29).
其他文献
摘要:近两年,由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司登记制度和监管制度逐步改革,各地尤其是上海地区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企业住所登记创新制度的文件,放松了对企业的准入管制,转变了监管方式,有利于企业活力的迸发。本文从住所登记的创新点出发,着重探讨上海地区的“一址多照”、“集中登记地”制度的亮点和存在问题。  关键词:企业住所;一址多照;集中登记;众创空间  中图分类号:D92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摘 要:中国法官一直因“不说理”而受到质疑。对其原因进行梳理,可分为主观上“不愿”说理与客观上“不能”说理两种,对这两类原因都应当加以重视。据此检验学界提出的法官说理改革进路,可发现“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都不能在我国有效推行,原因是法官解释权受限以及法官威信不足。通过法律解释方法法典化对“美国模式”加以改造,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国情,是推进法官说理改革的一个折中方案。  关键词:说理;法律解释方
摘要:分析中海油42天竞购优尼科的历程,其失败有自身的许多原因,同时从总体上看,这场海外能源投资失败更多的源于美国方面强调国际安全、中海油的国企属性、中国政府补贴三个方面,其中尤其以“国家安全问题”最为显著①。  关键词:国家安全;并购;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伯德修正案  中图分类号:D9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11-0049-02  作者简介:朱晓寒,女,
摘要:目前我国的征地过程主要是由行政力量主导推进的,逐渐转向符合经济规律、符合法律规定的征地过程是一定的。现行的按土地用途来进行补偿的标准会导致利益分配不均,转为以成员权和土地发展权为理论基础的按经济补偿与行政补偿进行补偿的征地补偿新标准可以规避这一问题。  关键词:征地补偿;成员权;土地发展权;经济补偿;行政补偿  中图分类号:D92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
摘 要:近些年来,交通领域事故频发,危险驾驶类行为受到普遍关注,危险驾驶罪是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加的罪名,《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的是醉酒驾驶和情节恶劣的追逐竞驶行为。而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对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修正后,将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的严重超载或超速行为、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进而危及公共安全的运输行为也纳入刑法规制范围。鉴于危险驾驶行为在社会引起的高度关
摘要:因为明星身份特殊,网络上经常能够看到对明星私生活的深入挖掘以及侵犯其名誉的行为。我们的研究从明星名人名誉权和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与言论自由的冲突着手,旨在找到二者的平衡,维护明星名人的正当权利,保护公众的知情权与言论自由权。  关键词:明星名人;隐私权;名誉权;网络侵权  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11-0247-02  作者简介:翁宇菲(19
摘要: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死缓制度本身的不足,增加了死缓的惩罚力度。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相关指导性案例对于死缓限制减刑的适用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案例本身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在2012年的指导案例中,关于“手段残忍”的界定混乱,并且将一些本不应考虑的情节考虑在定罪量刑中。  关键词: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行为  中图分类号:D9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
摘要:2015年底颁布的《反家庭暴力法》明确了公权力干预家庭暴力的法律手段,表明了国家与社会对于家庭暴力的低容忍和强保护。本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出台的背景下,从著名的“不放弃追诉”视角出发,对我国目前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现状进行了梳理,着重分析了此次立法的特点,并对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和实施前景作了可行性分析。总体来说,《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有利于我国人权的保障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摘要:犯罪现场痕迹是解读犯罪过程的主要客观方式,利用现场痕迹的固定性来对犯罪过程进行犯罪动机、犯罪心理等细节的分析解读,可以有效提高案件的侦破。犯罪现场痕迹是犯罪嫌疑人在现场进行作案时留下的主要证据,通过综合利用各种痕迹刻画犯罪全部过程,是案件重要的侦破方式。  关键词:现场痕迹;犯罪现场;刻画犯罪  中图分类号:D91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20-0174-
摘要:瞿同祖先生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从社会学角度,精炼的阐述了自汉至清的两千余年间中国封建法律的演变,详细的介绍了中国社会的家族、婚姻、阶级、巫术、宗教以及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进而解释了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有着直系血缘关系的奸非罪为探讨对象,通过对奸非罪的简单厘定梳理,以资揭开古代中国性犯罪神秘面纱的一角。  关键词:奸非罪;血缘;奸;儒家文化  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