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克莫司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脊髓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minghua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后处理是否通过上调内源性抗氧化物酶活性、抑制氧自由基生成以减轻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方法

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IR)组、他克莫司后处理(TP)组和假手术(SO)组。采用经股动脉置管球囊扩张制备脊髓缺血模型。IR组在脊髓缺血20 min后再灌注;TP组在脊髓缺血20 min后再灌注即刻,经左颈总动脉一次性注射他克莫司0.5 mg/kg,余操作同IR组;SO组仅行股动脉置管。再灌注15 min取材,采用2′,7′-二氯荧光素乙酰乙酸盐(DCFH-DA)荧光分光光度法观察活性氧簇(ROS)的生成水平;再灌注15 min、1、6、24 h检测脊髓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及内源性抗氧化物酶(SOD、CAT、GSH-PX)的活性;再灌注14 d采用BBB评分法检测大鼠后肢运动功能。

结果

再灌注15 min时TP组ROS水平明显低于IR组(P<0.01);TP组抗氧化物酶SOD活性在再灌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IR组(P<0.05或P<0.01),CAT和GSH-PX活性在再灌注1、6 h时明显高于IR组(P<0.05,P<0.01);再灌注各时间点TP组MDA含量均显著低于IR组(P<0.05或P<0.01);TP组再灌注14 d时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IR组[(14.1±1.1)分比(10.4±1.5)分],(P<0.01)。

结论

他克莫司后处理可上调内源性抗氧化物酶活性,减少氧自由基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加速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脊髓功能恢复。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通过对90株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携带的整合子及耐药基因盒类型的检测,探讨整合子、基因盒与耐药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法扩增90株革兰阴性菌Ⅰ、Ⅱ、Ⅲ类整合子及整合子阳性菌株的可变区,测序分析整合子可变区耐药基因盒的类型;药敏试验检测整合子阳性菌株与阴性菌株的耐药率。结果90株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中整合子检出率为81.1%(73/90),其中有Ⅰ类整合子70株,Ⅱ类整合子3株,未检测出Ⅲ类整合子
期刊
目的探讨健康人静息状态下,脑干的红核及黑质的功能连接网络。方法2012年6至8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健康受试者16人,接受静息状态fMRI扫描和磁敏感成像,通过时程相关分析方法检测fMRI数据的低频波动信号,获取以红核和黑质作为种子区的网络结构,使用Rest软件包进行组水平单样本t检验,阈值设为经Alphasim校正的P<0.001,像素范围>42。结果红核的功能连接网络构成脑区包含:前扣带回背侧、
期刊
目的探讨后路融合结合选择性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技巧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行后路融合结合选择性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95例患者资料。随访时间平均7.8(5~13)年。临床疗效评价包括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患者满意度,影像学评价
期刊
目的了解中国大陆急性脑卒中随机对照治疗试验(RCTs)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未来国内临床试验设计及指南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电子检索国内外8个数据库,纳入1996年1月至2013年5月国内外发表的中国大陆急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随机对照治疗试验,对所纳入的试验进行质量分析。结果共纳入试验13 493个。17年来发表的RCTs呈递增趋势。研究的卒中类型分别为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