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与担保法适用的时间效力研究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rrie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权法和担保法之所以产生使用时间效力的冲突,是因为物权法在担保法的基础上产生,但是原来的担保法仍在使用,这必然会使物权法和担保法产生冲突。物权法和担保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为时间效力的原因,在实际案件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解决了这些物权法和担保法在这一问题上的冲突,才能妥善解决实际案例。
  关键词:物权法;担保法;时间效力
  物权法和担保法在很多方面有重叠之处,但他们也有很多不同之处。物权法和担保法在产生冲突的时候,到底是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规则还是根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规则,一直是学者们产生争议之处。那么我们到底该根据那一条原则来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通过我们严密的分析论证来得出结论。
  一、当两法规定不一致是,该如何处理
  (一)“新法优于旧法”的根据
  物权法在担保法的基础上产生,由此可见,物权法是相对于担保法来说的新法。物权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比担保法更加完善,也更加细致。物权法也针对了担保法在某些不完善的方面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解释。在物权法和担保法在相关问题上产生分歧了之后到底该如何解决,物权法里也针对这一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规定:“担保法与本法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本法。”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在物权法和担保法相关规定在产生冲突的时候,适用“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但“新法优于旧法”的这一原则是在两法同为同位法的基础上的,也是因为这一前提,就有了下面关于“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争议。
  (二)“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根据
  尽管物权法中有相应的规定说明适用“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但学术界还是有很多学者不赞同这种看法。他们从根本上否定了这一说法,他们认为物权法和担保法的关系根本就不符合两法同为同位法的前提,然而他们认为“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更加合适。物权法是由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颁布的基本法律,担保法则是一般法律,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上位法与下位法之间的关系,而并不是同位法。之前所提到的“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只适用于同位法,所以他们认为物权法和担保法在产生冲突时,应该适用于“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
  (三)分别论证、得出“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新法优于旧法”的结论
  上面我们分别分析了“新法优于旧法”、“上位法优于下位”的事实根据。两种说法看似都不误道理。那么接下来我们分析运用两种不同的原则,到底是哪一部法律优于哪一部法律。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观点是比较了颁布两项法律的立法机关的法律效力而恒定的,“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是基于两项法律不是同位法。但是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部法律,说明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颁布法律的法律效力高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颁布的法律。不管是那一个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都具有相同相等的法律效应。因此这样的比较的话根本就是不成立的。
  从立法机关的颁布法律的法律效力来看,我们很难认证物权法和担保法在产生冲突时,使用“上位法优于下位法”这一原则的正确性,我们只能从其他方面入手,从其他角度来分析这一原则,从而我们发现宪法中有切实可靠,可以证明这一原则的规定。
  宪法中明确规定了,法律只有两种类别,即一般法和基本法,同时规定了基本法高于一般法,基本法和一般法的关系即是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关系。不同的立法机关所制定、修改的法律是有区别的,基本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修改的法律,而一般法则是指有除了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修改的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制定、修改的法律就是一般法。那么我们对应着来看,物权法属于基本法的范畴,因为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担保法属于一般法的范畴,它则是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那么根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基本法属于上位法,一般法则是下位法,由此可见物权法优于下位法。
  那么,我们在回头来看“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假设物权法和担保法不存在上位法和下位法之说,都是同位法。那么,物权法于担保法相比较来说是新法。同时根据物权法中的相关规定“担保法与本法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本法。”综上,物权法是优于担保法的。
  无论我们从“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角度,物权法属于上位法,那么它是优于担保法的,还是从“新法优于旧法”的角度来看,物权法相对于担保法律来说是新法,那么它也是优于担保法的。综上所述,当物权法和担保法内容产生分歧时,都应该优先适用物权法来解决实际案例。
  二、当两法规定相一致时,该如何处理
  上文所提到的物权法的有关规定,只针对于在物权法和担保法相关规定产生冲突的时候该如何处理。理所当然的,读者们会认为,当物权法和担保法内容相一致的时候,两部法律均适用。
  但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当担保法和物权法都适用于同一实际案例是,无论怎样,都应该首选物权法。物权法对于担保物来说属于一般法律的规定,然而担保法是相对于物权法来说的特殊规定。特殊规定在使用的时候特殊考虑,应当用在特殊之处。所以,在考虑选用那一规定时,无论是适用于“新法优于旧法”还是“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都首先应当考虑使用物权法来考虑此项实际案例,当物权法不适用时,再考虑担保法。所以当两项法律规定的内容相一致的时候,依然是优先适用物权法来解决实际案例。
  三、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物权法和担保法在相关规定产生冲突和不产生冲突时,到底应该遵循哪一部法律。最后不管从哪个方面、哪个角度,都得出物权法优于担保法的结论。这个问题的争议本就是两法时间效力的争议,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可以在解决实际案例中更加快速、简便的找出相应条例解决实际案例。
  参考文献:
  [1]高圣平,罗蕾.物权法与担保法适用的时间效力问题[J].人民司法,2010,21:92-95.
  [2]王莉.物权担保竞合时效力位阶的法理解析——兼论《担保法司法解释》第79条[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107-111.
  [3]郭磊.《物权法》与《担保法》关于担保物权制度规定之比较[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01:78-80.
  [4]卢一潇.独立担保适用范围述评——以《物权法》和《担保法》为基础[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2:63-65.
其他文献
【摘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会乐于参与,他们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这一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这一过程创设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新理念 角色转变 感染学生  数学教学已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目的了,而是更加关注在数学教
公司法定代表人超越章程规定的担保限额或决策权限而签署担保合同的现象很普遍,法律对此问题并非没有明确规定,那么在担保公司违反公司法的规定进行担保的情形中,担保合同是否当
【摘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关注小学语文的学习和教育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关键词】学校教育 语文学习 学习与教育  小学语文的教育,应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为培养方向,创造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摘要】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不够的。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为了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师与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就幼儿教师该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师 家长 沟通方法 策略 理解尊重  交流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而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更需要技巧,需要用心研究,确保孩子健
对法官的准确理解和考查法官的正当性离不开考查法官的角色和行为特性,法官的内涵显示出鲜明的身份特征、活动场所特征和职能特征,法官在法治社会中扮演着解决纠纷、解释法律
从事英语教学多年了,对于如何搞好课本中的对话教学有几点看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对话教学即是口语交际。而口语交际能力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在PEP教材中,分为几个板块,而我们的对话教学Let’s talk占据了大量的篇幅,因此对话教学十分重要,甚至在我们的单词教学中也渗透了对话教学,可以说对话教学无不在,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即语言运用的能力。我认为成功的对话教学应是
人才测评的发展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本文讨论了人才测评的功能、特性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明确了人才测评在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摘 要:我国已经走过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并在这过程中积累厚重的文化及制度,其中就包括继承制度。相对而言,我国古代继承制度的演变历经的时间较长,在继承制度上主要包括两种制度,即包括身份繼承及财产继承。在本文中,主要对古代继承制度这两方面制度的演变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国古代继承制度;继承制;制度演变  一、中国古代继承制度的主要内容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经过历史的不断沉淀后,已经形成自己的
文章分析了和谐校园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介绍了历史上大学制度改革的动因,提出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着重从高等学校的法规体系、内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