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体植入后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穿透性角膜移植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穿透性角膜移植(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治疗人工晶体植人后大泡性角膜病变(Bu¨ous Keratopathy,BK)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K治疗人工晶体植入后的BK1 2例(12眼),观察术后角膜植片及视力变化.结果:随访8~1 4个月,平均10.6个月,角膜植片透明10例,半透明2例,术后视力提高8例,视力无改变的3例,视力下降1例.全部病人眼部刺激症状消失.术后继发青光眼3例.结论:PK是治疗人工晶体植入后BK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术中对人工晶体的处理和防止玻璃体脱出及出血是手术成功的关健.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利用2012—2013年甘肃省马铃薯主栽区的气象资料,结合甘肃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实情,筛选出显著影响晚疫病发生的相关气象因子,建立了甘肃干旱山区,二阴区和川塬区的马铃
“生成”是一个相对于“预成”、“既定”的概念,《辞海》中的解释是“自然形成”。这一概念与“教学”相连,构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它反对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一味“塑造”,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个性化建构的成分,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生成教学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更生动、更有效,有利于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对教师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