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确定复合七氟烷吸入用于患儿无肌松药气管插管时瑞芬太尼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 择期手术患儿25例,年龄4~9岁,ASA Ⅰ或Ⅱ级.吸入5%七氟烷行麻醉诱导,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0~35 mm Hg.吸入七氟烷3 min后静脉注射瑞芬太尼,注射时间30 s,瑞芬太尼注射完毕后90 s时行气管插管.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瑞芬太尼初始剂量为1.2 μg/kg,相邻剂量比值为1.2.采用V
【机 构】
: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武警河南总队医院麻醉科,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确定复合七氟烷吸入用于患儿无肌松药气管插管时瑞芬太尼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 择期手术患儿25例,年龄4~9岁,ASA Ⅰ或Ⅱ级.吸入5%七氟烷行麻醉诱导,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0~35 mm Hg.吸入七氟烷3 min后静脉注射瑞芬太尼,注射时间30 s,瑞芬太尼注射完毕后90 s时行气管插管.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瑞芬太尼初始剂量为1.2 μg/kg,相邻剂量比值为1.2.采用Viby-Mogensen评分法评价气管插管条件,气管插管失败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3 mg/kg,待肌肉松驰后再行气管插管.计算瑞芬太尼的ED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复合5%七氟烷吸入用于患儿无肌松药气管插管时瑞芬太尼的ED50及其95%可信区间为0.68(0.65~0.71)μg/kg.结论 复合5%七氟烷吸入用于患儿无肌松药气管插管时瑞芬太尼的ED50及其95%可信区间为0.68(0.65~0.71)μg/kg。
其他文献
[编者按]心血管外科手术术中或术后发生的"血管舒张性休克"或称"血管麻痹综合征",已引起临床上的广泛关注.虽然发生原因尚不完全清晰,但血管扩张为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
患儿,男性,7岁,体重22.5 kg,拟行先天性唇裂修补术.2年前因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脊柱裂行双向格林手术.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示双向格林手术矫正的心脏畸形: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吻合,内径约8.5 mm,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吻合口血流通畅,右位心,单心房,单心室,完全大动脉转位,肺动脉狭窄。
目的 探讨常温下不同程度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NH)对家兔血清S-100B蛋白浓度和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家兔32只,体重2~2.5 kg,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Ⅰ组)不行血液稀释;其余3组血液稀释的目标红细胞压积(Hot)分别为24%(Ⅱ组)、18%(Ⅲ组)、12%(Ⅳ组).麻醉下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体温37℃左右.左颈动脉和左颈内静脉穿刺并置管,用于监测血压、采血和血气
目的 探讨CYP3A4*IG基因多态性对病人芬太尼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全切手术病人139例,河南籍,汉族,年龄20~50岁,ASA Ⅰ或Ⅱ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进行CYP3A4*1G多态性位点的检测,根据基因型将病人分成野生型纯合子组、突变型杂合子组和突变型纯合子组.病人清醒后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当VAS超过3分时,则间断静脉注射芬太
气管插管是抢救危重新生儿的一项基本且关键的措施,准确、及时的将气管导管置于气管内正确的位置至关重要.新生儿尤其早产儿从声门至气管分叉处距离较短,气管插管过深可影响两肺通气,还可导致气管损伤;气管插管过浅可导致脱管、漏气,影响通气。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成年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n=18):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IIR组及R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 h后再灌注的方法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模型,R组于缺血前10min开始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 μg·kg-1·min-1至再灌注末,S组及I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再灌注1、3、6
羟乙基淀粉(HES)可迅速恢复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维持心脏功能、减轻组织水肿,广泛用于临床创伤及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早期液体复苏.羟乙基淀粉200/0.5(HES 200/0.5)的体内降解速度和经肾脏排泄速度较慢,因此每日推荐用量不超过33 ml/kg[1].HES 130/0.4分子量和取代级较HES 200/0.5低,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是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主要治疗手段.麻醉恢复期是急性气道梗阻、出血及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的高发期[1-3],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表明,肾上腺素能α2受体激动剂可乐定具有镇静和抗伤害性作用,与麻醉药物复合应用时可产生协同效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