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开展以教研组为自培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教研组是新课程实施的最基本单位,教研组要成为教学实施与研究的主体,教研组的核心工作是一个“研”字,“研”字浓缩着教研组的生存活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本人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对“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建组”的深刻理解密不可分。
关键词 新课程 体育教研 素质教育 合作交流
随着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在新课程实施标准思想的指引下,体育教研活动如何开展?通过开展以教研组为自培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教研组是新课程实施的最基本单位,教研组要成为教学实施与研究的主体,教研组的核心工作是一个“研”字,“研”字浓缩着教研组的生存活力。
一、加强体育教研组队伍建设
(一)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理论知识,还要不断汲取更新知识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性强,涉及面广,学科知识,边缘知识,互相渗透、相互迁移。知识与技术之间的融通,已成为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趋势,而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一个结构复杂,项目繁多的教育系统,它不仅涉及的因素多,而且随机性大。对体育教学的内容、进度、方法、手段以及教与学的配合等方面的因素是否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适应进行探索与尝试。在当前注重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趋势下,知识面窄、综合能力差的体育教师必将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被淘汰。
(二)体育教师要具备多方面的基本功,更要有较强的钻研业务能力
体育教师多方面基本功包括了解学生、组织管理学生、把握学生思想脉搏的基本功。正确使用教材、合理组织教学、较专业业余训练的基本功;具有较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功;具有撰写教学论文的基本功;具有收集教育信息,加工处理教育信息能力的基本功。体育教师也要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现在处在信息科技时代,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服务于体育教学,已成为体育教学的辅助手段,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掌握这些相关知识已成为必然。我们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在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教学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目前全校学生的体育成绩统计、录入、分析都由我们老师自己使用电脑完成,各项专项成绩也由各专项老师用电脑录入档案。
(三)体育教研组长做好领路人,开展好体育教研工作
体育教研组长作为本学科的骨干教师和教学与科研的带头人,成为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典范,有句话说得好,“教研组长不只是教研活动的主持人,还应是平等中的首席”,也就是说,教研组长是教研组的领头羊,对学校体育教研组活动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研组长在平时工作时要模范带头,要学会吃苦,能带领本组共同教研,共同参与制定学校体育活动,使学校体育各项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在执行学校体育活动各项决定时能带领本组成员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务。在开展教研活动时要做好会议记录,会后做好整理工作,将研究结果上报上一级分管领导。
二、加强体育教研组教学管理
(一)转变评课观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研活动时体育教师一律穿运动服和运动鞋,针对教材某一内容,能者为师,体育教师共同学习与实践。其要求是:从理论到实践可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方法,立足大家全会为目的。在课中为师者简单介绍课的目的及重点学习的内容后。大家根据本次课内容做相应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后,不是师者先讲解示范,而是每人实践一次。然后大家再相互观看下再实践,最后是师者示范指导,这时大家进行教法与学法的探讨。这样一来体育教师不但掌握了教法,也学会了学法,同时有会了指导纠正错误的方法,教学能力与水平得到了提高。另外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自然地体现出来了。将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研组的教师始终有为学生服务的态度,乐意做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
(二)在教学中要探索新课程的评价机制,体现由被动教学变为主动教学
在教研组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改革考试评价内容和形式,逐步形成了发展性评价体系,并完善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等级评价。重视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习过程和情意态度的定性评价,试点了“专项素质”评定,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的情况进行建档,努力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学生的动态性评价。体育教学过程就是发展学生身体和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创新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是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应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只关注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做动态性的全面评价。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要把学生视为空白,现在的学生摄取知识的途径已远远超出教学本身,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为好,让学生由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那么就要求体育教师教学思想要有转变就是由被动教学变为主动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不管通过什么手段,只要把学生教会,使他们水平得到提高,就是一堂好的体育课。
三、合作交流促进团队成长
体育教研组的建设离不开“团队”精神的引领,只有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团队”精神的思想内涵,才能让体育教研组当好学校体育教学的基层组织,成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我在这所说的合作交流,不单指校外的体育教学合作交流、组里的教学合作交流,还包括不同学科间、不同岗位间的合作与交流。一个教研组当中,需要有教师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这种教师内部的专业争论,有利于教师间的合作互动,使教研组成为教学创新的舞台和学术争鸣的论坛,使创新精神成为教研组文化的原色与底蕴;而更重要的是,怎么把一个有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教师队伍拧成一条绳,形成一股合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体育教师必须从传统观念中走出来,放弃重技能轻科研的观念,从而改变传统的传授型教学模式。我们教研组要求全组教师改变观念,以科研兴教,以科研建组,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本人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对“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建组”的深刻理解密不可分。
关键词 新课程 体育教研 素质教育 合作交流
随着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在新课程实施标准思想的指引下,体育教研活动如何开展?通过开展以教研组为自培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教研组是新课程实施的最基本单位,教研组要成为教学实施与研究的主体,教研组的核心工作是一个“研”字,“研”字浓缩着教研组的生存活力。
一、加强体育教研组队伍建设
(一)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理论知识,还要不断汲取更新知识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性强,涉及面广,学科知识,边缘知识,互相渗透、相互迁移。知识与技术之间的融通,已成为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趋势,而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一个结构复杂,项目繁多的教育系统,它不仅涉及的因素多,而且随机性大。对体育教学的内容、进度、方法、手段以及教与学的配合等方面的因素是否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适应进行探索与尝试。在当前注重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趋势下,知识面窄、综合能力差的体育教师必将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被淘汰。
(二)体育教师要具备多方面的基本功,更要有较强的钻研业务能力
体育教师多方面基本功包括了解学生、组织管理学生、把握学生思想脉搏的基本功。正确使用教材、合理组织教学、较专业业余训练的基本功;具有较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功;具有撰写教学论文的基本功;具有收集教育信息,加工处理教育信息能力的基本功。体育教师也要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现在处在信息科技时代,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服务于体育教学,已成为体育教学的辅助手段,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掌握这些相关知识已成为必然。我们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在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教学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目前全校学生的体育成绩统计、录入、分析都由我们老师自己使用电脑完成,各项专项成绩也由各专项老师用电脑录入档案。
(三)体育教研组长做好领路人,开展好体育教研工作
体育教研组长作为本学科的骨干教师和教学与科研的带头人,成为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典范,有句话说得好,“教研组长不只是教研活动的主持人,还应是平等中的首席”,也就是说,教研组长是教研组的领头羊,对学校体育教研组活动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研组长在平时工作时要模范带头,要学会吃苦,能带领本组共同教研,共同参与制定学校体育活动,使学校体育各项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在执行学校体育活动各项决定时能带领本组成员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务。在开展教研活动时要做好会议记录,会后做好整理工作,将研究结果上报上一级分管领导。
二、加强体育教研组教学管理
(一)转变评课观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研活动时体育教师一律穿运动服和运动鞋,针对教材某一内容,能者为师,体育教师共同学习与实践。其要求是:从理论到实践可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方法,立足大家全会为目的。在课中为师者简单介绍课的目的及重点学习的内容后。大家根据本次课内容做相应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后,不是师者先讲解示范,而是每人实践一次。然后大家再相互观看下再实践,最后是师者示范指导,这时大家进行教法与学法的探讨。这样一来体育教师不但掌握了教法,也学会了学法,同时有会了指导纠正错误的方法,教学能力与水平得到了提高。另外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自然地体现出来了。将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研组的教师始终有为学生服务的态度,乐意做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
(二)在教学中要探索新课程的评价机制,体现由被动教学变为主动教学
在教研组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改革考试评价内容和形式,逐步形成了发展性评价体系,并完善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等级评价。重视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习过程和情意态度的定性评价,试点了“专项素质”评定,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的情况进行建档,努力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学生的动态性评价。体育教学过程就是发展学生身体和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创新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是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应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只关注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做动态性的全面评价。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要把学生视为空白,现在的学生摄取知识的途径已远远超出教学本身,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为好,让学生由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那么就要求体育教师教学思想要有转变就是由被动教学变为主动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不管通过什么手段,只要把学生教会,使他们水平得到提高,就是一堂好的体育课。
三、合作交流促进团队成长
体育教研组的建设离不开“团队”精神的引领,只有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团队”精神的思想内涵,才能让体育教研组当好学校体育教学的基层组织,成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我在这所说的合作交流,不单指校外的体育教学合作交流、组里的教学合作交流,还包括不同学科间、不同岗位间的合作与交流。一个教研组当中,需要有教师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这种教师内部的专业争论,有利于教师间的合作互动,使教研组成为教学创新的舞台和学术争鸣的论坛,使创新精神成为教研组文化的原色与底蕴;而更重要的是,怎么把一个有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教师队伍拧成一条绳,形成一股合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体育教师必须从传统观念中走出来,放弃重技能轻科研的观念,从而改变传统的传授型教学模式。我们教研组要求全组教师改变观念,以科研兴教,以科研建组,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本人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对“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建组”的深刻理解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