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民主课堂,确立民主教学观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ongzha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在课堂上所进行的学习是一种发展性学习,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力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民主课堂建设的实质是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和建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并引发深入的思考,也才能增强继续学习的动力和产生创新的能力。本文提出了民主课堂的理念,阐述了其理论和实施要点,并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民主课堂 教学民主 课堂教学
  
  一、理念
  教学民主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它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一种教学制度、教学规则;一种教学作风、教学态度[1]。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民主的课堂就是教师非常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尽力宽容和保护学生的课堂。简而言之,民主课堂就是让学生当家作主的课堂。
  二、理论要点
  (一)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和知识观为教学民主提供了理论基础。
  1.人性观
  哲学中的人本主义的思想源远流长。创始人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本主义的哲学主张以尊重人,发展人为中心。它的教育思想则强调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使学习者成为一个人格完善、能够充分自我实现的“人”。作为学习者的“人”才是教育的出发点、中心和最终归宿。因此,我们应该把课堂中的学生看成一个个有情感、有志向、有智慧和个性的人。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幸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道德的培养、智慧的启迪都应该服从这一目的。
  2.知识观
  西方哲学从17世纪以来发生了认识论的转向,并出现了知识论主导的发展趋势。知识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知识的来源、知识的有效性和知识的真理性等。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就会形成不同的知识观。知识并不是绝对外在于人的,也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知识总是跟个人密切相关。从知识总体看,知识总是不断发生变化的。知识永远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当今,新知识观更关注的是知识作为过程和结果的连续体的存在。
  新知识观对课程观、教学观影响巨大,尤其是在教学的教学目标、价值观、师生关系等方面。新知识观看到了知识中的个人化的、生成的因素,看到了个体凭借自己的经验、技能、情感等会对事物作出不同的解释。因此,教学目标不仅要关注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关注学生技能的展现、情感的培养。人作为探究知识的自我指导者,在于世界、与自己的对话过程中是平等的,是民主参与的。我们的课堂教学正是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课题教学也要体现民主平等的价值观。在新知识观的理念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识的积极参与者,并在知识中渗透着自己的个性。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地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使师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课堂教学以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
  1.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经过发展,流派纷呈。认知建构主义以皮亚杰为代表,他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总是跟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总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教学方面的渗透和体现
  (1)确立知识意义建构的教学目标。它强调学生的能动性,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2)选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即打破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师生进行民主讨论,平等对话。
  (3)提倡进行交往互动的学习活动。建构主义强调“合作”在意义建构中的作用,这能深深帮助我们理解教学应该是一种交往互动的学习活动。
  (4)提倡对等参与的师生角色。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师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建构知识,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引导者、指导者。
  (三)教育学(主体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下半叶在我国兴起。主体教育理论的主体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学习知识、认识世界为目的的认识者、实践者,所以,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中首要关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之一是从学习的发展层次角度来看,学习有“主动”向“自主”发展,最高层次是“创新”[2]。
  主体教育理论冲击我们的传统教育,主要体现在教师观、学生观、课堂教学等方面。主体教育理论要求教师把自己定位于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它要求教师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三、实施要点
  民主课堂的“民主”是一种精神,一种原则。实施课堂教学民主化,关键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权,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让学生有尊严地生活在课堂上。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家的感觉,给学生安全感,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从教师的角度讲,就是要尊重每一位学生[3]。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说:“民主教育的核心仍然是‘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当然,与此同时,教会学生尊重他人。”因此,民主课堂的首要特点就是尊重学生。老师要给他们自我发展的空间,相信他们能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赞赏他们的每一点成绩;赞赏他们的努力和勤奋;赞赏他们对书本和权威的质疑,等等。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即学生自己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首先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一位特级教师给自己立下了“三不教”原则,凡学生自己能看懂,不教;凡看书不懂但自己想想能够弄懂,不教;想想也不懂但经过学生之间讨论能懂,也不教。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4]。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论专家江山野认为教学是变动的、动态的。把教学分成以下几个阶段:完全依靠教师阶段,基本依靠教师阶段,相对独立阶段,基本独立阶段和完全独立阶段。所以,教学的目的是要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化。这是教与学的本质关系。
  (三)教学成为师生之间真正的对话[5]。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以交往与互动为特征的教学常常要借助“对话”而实现[6]。对话教学是师生精神相遇和经验共享的过程。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7]。它强调了师生间、学生间敞开心扉,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英国文豪肖伯纳说得好:“一个苹果跟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是一个;一个思想跟一个思想交换,得到的是两个,甚至更多。”对话教学有助于激发灵感,产生新的观点、奇特的思路,从而增强思维的灵活性[8]。总之,对话教学能为教学过程注入生机和活力,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它还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反思
  随着教学民主的推进,课堂出现了新的面貌。但深入观察,也出现了不少假民主现象。第一,内容空洞,言不由衷的鼓励太少。特别是在小学的课堂上,即使学生回答了极其简单的问题,老师也都会说:“你太棒了”等;表扬不具体,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第二,“满堂问”代替“满堂灌”。老师总拿一些思维含量太低的问题来提问,看似一种对话教学,体现师生互动,但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得到发展,许多都是一些有形无实的对话。第三,不管什么教学内容,都进行“合作学习”。课堂合作当然是民主精神的体现,但过多的合作、讨论,课堂看似热闹,表面上是全体参与,实际上是一盘散沙。
  除了假民主外,还会出现被民主和考试不及格的情况;民主课堂需紧紧围绕着三维目标来进行。总之,基于民主的教学才是彰显师生个性、充满创造性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3][4][5][8]余文森.关于教学民主的思考[J].教研教学.
  [2]杨贤君.主体教育的理念[J].教育导刊,2001.
  [6]余文森.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
  [7]靳玉乐.对话教学[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9]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魏书生与民主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09级研究生)
其他文献
又是辞旧迎新时,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中国设备工秘杂志的关注和大力支持!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的安排,广大设备工作者应总结设备管理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今后工作
针对淮南潘三矿极破碎巷道的具体条件,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原因及锚注支护原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锚注加固参数设计并进行了现场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锚注加固极破碎巷道效果
摘 要: 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协作。农村教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和交流时,要根据所在地区实际的教育条件,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通过家长会,激发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真正参与到教育中,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 家长会 沟通 基本原则 主要内容    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是密切相关的。与学生家长沟通是农村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多数家长文化水平比较低,
2012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牛昌文、副秘书长刘力等一行赴四川德阳,对德阳市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进行考察调研。德阳市委
【正】在高中数学中,求最值问题可分为两类:一是距离、面积的最值问题;二是求直线与圆锥曲线中几何元素的最值以及这些元素存在最值时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求解时,常结合几何
在长期计划经济的模式下,我们建材地勘单位逐步积累形成了一整套的质量管理体系,这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这套体系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
【正】题目(人教版《数学》第二册P80第5题)如图1,已知正方体ABCD-A′B′C′D′的棱长为a,M是棱AA′的中点,点O是对角线BD′的中点,求证OM为
问1:烃的衍生物一定是烃通过取代反应而生成的吗?
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的选择题是高考中常考的题型,复习时也经常练习,但由于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考生解题时感到困难,往往会出现错误.
“你方唱罢我登场!”随着2007年高考的结束,2008年高考的新一轮备战也随之展开.对于将面临2008年高考的同学来说,他们心中的弦正在慢慢绷紧,凶为2008年他们也将面临人生中一次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