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奖励应力戒“马太效应”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马太效应”来自《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这样一种现象。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其实,对名人、大家等人才作出的突出贡献给予表彰,本无可非议。问题的关键是,在大力表彰那些社会名人、名流的同时,切切不可忽视那些表现出色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更需要激励,同样激励的效果,对年轻人可能会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一方面,受到激励的“无名小辈”会受到鼓舞,进而激发更大的工作和创造热情;另一方面,青年人在科研单位所占的比例很大,单位或社会对某位青年才俊的认可,将对其他青年人产生巨大的鼓励效果。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家强,因此,对青年人作出的成绩及时进行表彰、鼓励,其影响是深远的,价值不可限量。
  已故中科院院士、著名计算机专家王选曾坦陈,自己在三四十岁时搞出的科研成果最多,创新能力旺盛,但当时得到的奖励却很少;等到自己年龄老了,有了名气,只做领导工作,已经不需要表彰时,却得到一个又一个的奖励,对于这一个个大奖有点受之有愧。王选院士的话值得我们深思。青年科研工作者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正处于科研事业的打基础阶段和上升期,其中很多都实力不俗,有望成为未来的大师级人物,要重视、关怀他们的成长,就要多给予资助和支持(包括精神上的鼓励)。这就如同给农作物浇水施肥一样,快要成熟的庄稼仍需继续浇水、施肥,正在成长的幼苗更加需要水肥的给养和阳光雨露的滋润。
  因此,作为有远见的管理者,千万不要忘记那些“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优秀青年人,不以资格、阅历和名气为唯一标准,对于业绩和创新能力突出的青年人,一定要敢于委以重任,在表彰奖励上千万不要吝啬。
  (来源:《光明日报》)
其他文献
文献信息服务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效益的统一是图书馆服务追求的目标,图书馆服务必须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宗旨,其服务效益受众多因素的制约,如队伍素质、文献管理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小学劳动技术教学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与技术意识有重要意义。《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核心,学生的劳动与技术课程学习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性实践过程。  下面,结合《小金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单元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的尝试。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其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以兴趣爱好、运动能力、运动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教学情境,即小组成员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但是在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了合作学习的形式,违背了合作学习的实质。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在健美操教学中进行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探索,旨在切实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在分析高校图书馆建立特色馆藏的必要性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从“学科性”“地方性”“专题性”“数据库”四个方面进行高校图书馆的特
针对宽带频谱认知无线电环境中,传统能量检测法在信噪比较低时,容易出现误检而使系统的检测性能下降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性能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它是基于压缩理论的多节
农村的教育条件相对于城市来说较差,很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都没有,因此对于我们农村的教师来说只能因陋就简,利用现有条件,让死东西活起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我,在成绩中找到自信,在效果中找到满足。     一、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把竞争引入课堂     比如,在课堂“引导”这一点上,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换一种新的思路,由老师的“引”变学生的“找”,使学生动起来。   如在讲几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与非线性各向异性扩散的方法进行含噪图像的去噪和增强。首先对含噪图像进行非下采样Contourlet分解,对每个分解层的各个子带进行非线性收缩和拉伸,以达到抑制噪声和增强图像特征的目的。然后,对去噪增强后图像的Contourlet小系数进行空间域的非线性各向异性扩散,以去除由于进行非下采样Contourlet去噪所造成的为伪Gibbs现象和side-
本刊特约记者:过去的20年,我国图书馆学经历了从传统图书馆学向现代图书馆学的转型与过渡,在这期间不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理论研究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就基础理论研究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