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欣赏中舞动奇迹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520y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摘 要: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通过激发幼儿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为幼儿在原有经验和音乐作品之间搭设学习的支架,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受。
  关键词:幼儿;音乐欣赏;幼儿教育
  音乐是一个奇妙的魔力盒,对人所产生的影响是强大的,仿若其中藏着一个个美丽的童话。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对发展孩子的直觉、想象与表达能力有独特的作用。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园实施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这种音乐活动中,由于幼儿不能像成人那样抽象地理解音乐作品,他们需要依赖教师精彩语言的引导、形象动作的启迪以及生动图谱的解析来感知、欣赏音乐,因此,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怎样通过幼儿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为幼儿在原有经验和音乐作品之间搭设学习的支架,增进幼儿对音乐的感受,是非常值得探索的。
  一、精彩的语言舞动着孩子活跃思绪在音乐欣赏中的轨迹
  兴趣是参加一切活动的动力。要想让幼儿主动倾听音乐,为音乐所动,就要使他们对所要欣赏的音乐产生兴趣。怎样才能吸引幼儿注意力,引起兴趣呢?
  我在组织音乐欣赏活动时,首先采取的是谈话导入,这种谈话导入,不是简单地介绍“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来欣赏……”,而是运用自己讲故事的特长,用生动的表情、拟人的语气引导幼儿主动倾听。例如,在小班的时候,我引导孩子们欣赏乐曲《小鸡》(刘诗昆曲)。作品中展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鸡的艺术形象,表现小鸡们叽叽的叫声、小鸡吃米、小鸡玩耍这一系列简单而又有趣的音乐场景。在带领孩子们欣赏这首乐曲时,我把自己打扮成小鸡的模样,用小鸡的身份与孩子们打招呼,把孩子们引入小鸡的拟人世界,和孩子们谈论小鸡的外观特征(毛茸茸的身体,尖尖的嘴……)、小鸡的生活习性(爱吃小虫、小米、小石子……)、小鸡的叫声(叽叽)等。然后,告诉孩子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小鸡们自己的歌曲——《小鸡》,请你们一起来听听这些小鸡在做什么。是不是和我这只小鸡刚才给你们讲的一样呢?”有了前面的谈话,幼儿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听音乐,力争在乐曲中发现谈话的内容,欣赏活动也就自然而然地在这种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开来。
  其次,提出问题,激励幼儿主动倾听。例如,乐曲《荡秋千》(陈静斋曲)描述了幼儿荡秋千的舒适愉快情绪,有很强的摇荡感,同时旋律音调在第二段的提高,好像秋千越荡越高。在升入中班的时候,我引导孩子们欣赏这首乐曲时,首先不说出乐曲的名称,只说是一种大型玩具,请幼儿来猜猜看。这样的问题提出后,孩子们情绪中积极的分子都被激发出来,因为大型玩具是他们的最爱,竟然在美妙的音乐中也能和他们的“好朋友”相遇,这是怎样的一种快乐!因此借助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我就很成功地完成了让孩子们主动去倾听音乐的激励,同时在听的过程中确实也感受到孩子们对音乐用心感受、用心体验,并充分开动脑筋去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寻找问题的答案。
  最后,故事贯穿,带动幼儿主动倾听。乐曲《彼得和狼》)是一首通过多种管弦乐表现男孩彼得、小鸟、小猫、猎人一起战胜大灰狼之间的故事的一首乐曲。小提琴的声音代表的是彼得,笛子的声音代表的是小鸟,小号的声音代表的是小猫,黑管的声音代表的是猎人,低音鼓的声音代表的则是大灰狼。里面有彼得和小动物们快乐游戏的轻快,有面临大灰狼来袭一起商量对策的紧张,有猎人出场一起帮忙捕获大灰狼的激烈,有最后成功的欢呼……中班下学期在班级以此音乐素材开展管弦乐曲的欣赏活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乐曲中各种管弦乐音色和音高的感受来为乐曲编故事,根据自己所听所感后在心里设计故事的情节。这个过程中,我将乐曲分段播放,引导孩子们创编故事,听一段编一段,编一段再听一段,用故事情节来带动幼儿主动倾听。
  二、形象的肢体动作诉说着孩子对音乐欣赏的热忱
  音乐教育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的结果告诉我们:肌肉活动、身体动作在感受音乐(特别是在感受音乐节奏)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孩子们通过毫无拘束的身体动作来对音乐的体验做出反应。孩子们在听音乐时往往会随着音乐的节奏出现动动脚、动动手、摆摆身体等动作的反应,有时也会随着乐曲哼唱,或与同伴讨论,也会有聚精会神的内心反应等。能够做出反应,是孩子对所听的音乐作品有了感受的具体表现,是可喜的现象,教师应当予以肯定、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对于有的幼儿发出的一些声响的反应,教师要根据音乐作品的不同或欣赏的不同阶段,适时提示幼儿哪次听时允许这样做,哪次听时不允许这样做,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听觉的注意力,有效地促进他们欣赏能力的提高。
  通过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作品的体验,这是幼儿音乐欣赏中教师经常运用的方式,也是幼儿非常喜爱、乐于参与的形式。如在欣赏圣桑的《动物狂欢节》时,我先提出要求,让孩子们只用动作,不许出声,听一至三遍音乐,并观察孩子们的反应。结果,有的孩子很快用动作表现出了乐曲中个别动物的动作。我抓住时机,鼓励幼儿随着乐曲中动物角色的变换,发挥想象,大胆地自编动作,使幼儿在边听边想边做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管弦乐曲《彼得和狼》的欣赏,发现孩子们在倾听这些悠扬的管弦乐器所制造的意境声音中,孩子的面部表情十分投入,肢体动作更是丰富——听到小提琴拉起的时候,有人手舞足蹈;当笛子响起时,好多小手上下扇动着,像展翅欲飞的小鸟;当小号的声音在耳边吹动的时候,一只只欢快的小猫都跳出来了;黑管响起时,孩子们端着一把无形的猎枪,似乎在等待猎获;而当沉重的低音鼓的声音响起时,胆小的孩子们都害怕得缩成了一团,而那些胆子大的孩子张牙舞爪,俨然一只凶狠的大灰狼出现了……看着这些被音乐分子激发起的肢体动作,形象地诉说着一首乐曲的动人之处,感觉音乐欣赏的魅力真是无穷啊!
  三、生动的图画勾勒着孩子在鲜活音乐中的灵魂
  音乐的声音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创造出来的非自然的聲音。音乐语言所描述的音乐形象常带有模糊性,正是这种模糊性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想象空间,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创造需要想象,想象又是创造的前提。如果在音乐欣赏中巧妙结合画笔,不仅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还能帮助幼儿理解、感受音乐,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以《大海和小溪》为例,因为这首乐曲是用钢琴和竖琴演奏,整首乐曲旋律亲切、优美、富有歌唱性,像潺潺流水在流动,很有诗意。目的是通过欣赏使孩子能感受并区别两种不同的音乐情绪,但对孩子们来说,理解大海的“汹涌澎湃”和小溪的“柔和舒展”两种音乐情绪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我就引导孩子们运用听音乐画旋律图谱的方法来理解。通过听和画,幼儿把“汹涌澎湃”画成一群大鱼,把“柔和舒展”画成飘动的水草,每一个音符,每一个旋律,每一句歌词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看得见、有内容的画面,简笔画可以帮助幼儿更充分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在音乐欣赏中,通过简笔画的加入,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而且能让幼儿借助简笔画的翅膀飞翔,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使他们的绘画作品越来越具有个性。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言简意赅地说出了音乐和绘画的关系:“音乐和绘画有较密切的亲族关系,两门艺术里内心生活的表现都占较大比重,绘画可以越过边境进入音乐的领域。”这充分说明了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绘画的能力。而我们借助绘画的手段,让幼儿将自己对音乐的欣赏感受直白地表现于纸上,在他们这些充满童贞稚气的图画形象中,勾勒出的正是孩子们在音乐世界里那一颗最具鲜活朝气的灵魂之心。
  最后,我想借用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对于幼儿音乐欣赏说的一句话“欣赏指导是儿童由听觉所感到音乐的节奏、和声、旋律等,而引起儿童对歌曲有特发的要求的一个教学过程;再由歌曲来表现儿童的情感,并使儿童的情感通过音乐的洗练,而得到至精至纯的陶冶,以至于引导儿童以快活的精神来创造自己的生活”来为本篇文章画下句点。或许,在音乐欣赏这条五彩缤纷的路上,我的这些所获微薄如稀,但我相信用心地继续努力,一定能在这片海洋之中拾取那最珍贵的一贝。
  参考文献:
  [1]唐立英.幼儿音乐欣赏活动初探[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4):102-103.
  [2]李冬.透视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教学[J].教育导刊,2000(5):16-17.
  [3]黄山花.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指导浅谈[J].课程与教学,2006(7):72-73.
  [4]周素珍.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组织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12):60-61.
  编辑 赵飞飞
其他文献
期刊
在绵羊妊娠后期通过宫内手术经胎羊腹主动脉少量多次注射微球悬液,微球经脐动脉进入胎盘循环,阻塞胎盘的小血管,从而建立胎儿窘迫的动物模型,并通过胎羊动脉血气分析及酸碱度
摘要:语文是我国的母语,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初中语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相比,无论是语法规则、阅读理解、写作能力还是词汇数量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同时直观性的内容减少了,对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而我们要想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就需要语文教师科学、有效的引导,因此,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变得非常重要。笔者主要对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领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学重要内容,有利于人们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在这个发展背景下终身体育理念逐渐成为现代潮流,使传统教学
以免疫组织化学链霉卵白素( S P)法显示猕猴小肠5 羟色胺(5 H T)内分泌细胞,并用 WEIBEL体视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此种细胞的密度在十二指肠最高,空肠密度中等
为了建立支气管扩张症 (简称“支扩”)动物模型 ,应用大鼠叶支气管结扎并向支气管内注射绿脓杆菌和支气管内直接注射绿脓杆菌两种方法.结果两种方法建立的支扩动物模型在支气
应用光化学原理,以自制冷光源(LG150B)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并观察其后动物行为学改变、脑水肿程度、脑梗塞面积以及尿激酶和水蛭提取物的治疗作用.结果,光照诱导后4
在研究中以CAD课程教学建设为核心,探究中职机械制图与CAD课程建设途径,明确中职机械制图和CAD课程建设之间的关系,将二者进行整合,进而提高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水平,仅供参考。
初中历史课堂探究活动课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怎样让学生“动”起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一步;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学习,在活动中灵活运用,在活动中心灵感悟,从而营造良好的
期刊
主要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公共关系》等文科课程中的教学应用,文科课程没有具体推理与演示,没有逻辑运算,教学的时候很容易枯燥乏味,只有利用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列举许多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