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质里可能生活着暗生命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w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一些科学家已经猜测宇宙中存在暗物质组成的天体,甚至存在暗生命了。当然,暗物质之所以被称为暗物质,就是因为观测不到,所以,就算有暗物质组成的天体,我们也看不到。
  20世纪30年代,瑞士天文学家兹维基在观察银河系的星球运动时,发现星系边缘的一些星球跑得很快,按星系的引力来计算,是拉不住它们的,可是它们并没有飞走。兹维基由此认为,在它们附近必然存在一些看不到的物质。不过,他认为这是银河系特有的区域性现象,把它们称为“缺失的质量”。
  过了40多年,天文学界勉强接受了这一思想。观测数据表明,若无这些看不到的物质的作用,许多星系都得散架。20世纪 80年代,天文学界终于认识到,这些看不见的物质在宇宙中普遍存在,且在宇宙中占据了压倒性的份额。那些组成可见原子的东西在宇宙空间中分布很稀疏,密度仅相当于每立方米平均含有250个质子,可见物质在宇宙中可能处于次要地位。但宇宙学家还是坚持认为,可见宇宙所发生的事情更令人兴奋(也许暗宇宙中发生着更惊人的事件,只是人们不知道而已)。他们猜测,暗物质是单一物质,且其作用范围很有限,趋向于聚集成巨大而松散的云层,像胶子一样把可见宇宙拉住。大多理论物理学家认为,暗物质应是一种大质量的、弱相互作用的粒子,分冷、暖两类,主流看法倾向于冷(所谓冷暖,是指其速度的快慢)。它们皆为惰性的实体,质量约为质子的100倍。按理论计算,若两个暗物质粒子相撞(其概率极微小),它们都将湮灭,并发出
  伽马射线。
  因此,美国航空航天局使用CLAST伽马射线大视场空间望远镜寻找暗物质,但未有结果。费米实验室的胡珀说:“暗物质粒子的湮灭辐射可能很暗,以致CLAST伽马射线大视场空间望远镜很难有作为。”人们还曾对欧洲核子研究所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寄予希望,但该项目的研究团队称,他们找到了科学界期盼已久的希格斯粒子(它赋予物质质量),却未发现暗物质粒子。
  其他很多著名的暗物质探测实验,也都没能发现暗物质粒子。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芬格说:“一旦越出暗物质是一种粒子的观念,就有很多方向可走。”纽约赫顿学院的威尔等人提出了暗原子的概念,说暗原子就像普通的氢原子,一个暗电子绕着一个暗质子。它们也可通过吸收可放射的暗光子来改变暗原子的能量水平。
  本来,所有的努力都未改变暗物质的基本假设,即它总的来说是简单的、呈惰性的。然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物理学家温尼格的研究却强烈地撼动了这一现状。2012年1月,他和同事研究了费米实验室43个月内收集的所有数据,这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空间天文台对伽马射线进行扫描的结果。该台接收到一个非同寻常的信号,与其他辐射完全不同。偶然的宇宙性爆发事件产生的高能辐射大致遍及电磁波谱的所有波段,而这一辐射却完全不同,十分类似一个危难的呼叫。温尼格及其同事反复研究了这一信号,一再核对记录,认为这一伽马射线似乎像理论上早就述及的暗粒子碰撞并相互湮灭时发出的闪光。他们认为,这是暗物质活动的明显印记。
  这一研究结果具有不容忽视的巨大意义。温尼格仍在关注费米实验室的数据,他说:“若最终确认它是一个真实信号,那将令人震惊。”他认为,这可能是暗物质粒子相互碰撞的信号。通过这种碰撞,看不见的事物变得可见。
  在温尼格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后,约有100篇论文紧跟而来。很多学者相信这个信号是真实存在的,并分析、计算它的内涵。哈佛大学的兰德尔等人大为振奋,认为是时候抛弃有关暗物质的传统观念了。他和吉吉·范等哈佛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提出了一个关于暗物质的新理论。兰德尔说:“按目前的暗物质理论模型推测,暗物质湮灭信号应该是很微弱的,难以测得。”他们认为,温尼格发现的是第二种类型的暗物质,它们不像主要类型那样弥散,而能相互作用,就像可见物质那样。这些相互作用型的暗物质聚集后,可能塌缩成一个盘面,并产生温尼格观测到的那种强烈信号。如果一种暗物质聚集成块,就有可能形成过去未曾想到的暗物质结构。它可能膨胀成恒星,周围有暗原子组成的暗行星。在极端情况下,这类新型暗物质可能出现暗生命。我们可能正坐在一个影子星系的顶上!
  双盘暗物质显现出许多复杂行为,一如普通的可见物质。由于暗物质的总量很大,因此,双盘暗物质的总量可能跟宇宙中的可见物质不相上下。兰德尔说:“这一过去从未有人思考过的情况虽然还难以证实,但它打开了一个完整的新世界。而这也正是它令人着迷的地方。”
  这一暗物质假设的逆转,的确令人吃惊。不过,天文学的进展不正是如此吗?500多年前,哥白尼丢弃了当时盛行的人类中心说。他认为,地球并非处于宇宙的中心,是地球绕着太阳转,并非太阳绕着地球。
  要让主流科学家放弃原先的看法,并认真地接受这个影子世界,还需一些可靠的证据。温尼格担心的是,费米实验室的数据太模棱两可,不能作为铁证。他说:“我们需要同一实验的大量证据,证明(所说的东西)确实在那里。”
  哈佛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芬克拜纳独立分析了上述数据,也有类似温尼格的困惑,感到其结果似乎处于真伪之间。他说:“这是最令人烦恼的事情。一种可能是,信号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
  不论这一特殊的观测命运如何,兰德尔都打算跟进。若我们的星系真的在一个影子星系的上方, 那一定有别的方法可以测得。
  2013年春天,欧空局的普朗克探测飞船完成了对宇宙组成要素的长达15个月的空前精密的探测。结果表明,我们能看到的物质,只占宇宙总量的4.9%,另一种基本上看不见的物质占压倒性的比例,达26.8%,余下的68.3%是暗能量。总的说来,宇宙2/3的成分是看不见的、非物质的。
  2013年秋天发射升空的“盖亚”号探测器,也许能完成一个巨大的、能说明真相的探测。它将绘制出银河系内10亿颗恒星的位置和速度。我们可以从中找出非常态运动的星球,它们很可能正被一个不可见的、厚密的暗物质盘牵引,并由此推测出暗物质盘的轮廓。
  让我们期待暗物质真正的谜底。
其他文献
元素周期表上已经列有超过110种不同的化学元素,各种元素所具有的各不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质,造就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充满生命力的世界。然而,这些化学元素是怎么来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对原子的结构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现代的原子模型奠基于20世纪初卢瑟福的阿尔法粒子撞击实验。现在我们知道,原子的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当中,原子核内包含了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在原子核外通常环绕着一
莫里森:您相信宇宙中有其他智慧生命吗?  舒克:自從人们意识到夜空中的光点是其他太阳开始,这是一直萦绕在人类头脑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重要的不是你或我相信什么,而在于我们能确定什么。对此,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技术开始寻求一个确定的答案。  莫里森:您认为有多大的可能性找到外星文明?  舒克博士:发现的可能性对我个人来说很低,可以低到零。然而,如果我们有关宇宙中有丰富的智慧生命这种假设是正确的,而且
人类是唯一能预见自己总有一天会死亡的动物,但很多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些心理学家说,对死亡的恐惧其实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们认为,死亡的念头如此恐怖,以至于人们的思想已进化出了抑制恐惧的机能,它决定了人们如何构筑社会、对待他人和看待自我。  以这种想法为基础形成了恐惧控制理论,它声称要解释当某些事件构成威胁时人们的反应。恐惧控制理论的拥护者说,更重要的是,预测人们面对自己死亡时
针对本科生在创新动力、创新基础、现有实验室环境、创新教育方法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有一定特色、操作性较强的高年级学生创新性教学改革措施,出台了以学生自主创新项目申
人均GDP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变量指标,利用极差、标准差、极值差率和变异系数对2002~2016年期间湖北省17个地市州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区域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化学科考试说明>的规定,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共有100多个知识点,而且这部分知识多数是描述性的,内容繁杂、零碎和分散,需要记忆
目的探索迟发性小腿全长肌间血管全部坏死而导致除腓肠肌内侧头以外小腿肌肉全部坏死,仅以皮肤、筋膜、胫骨连足的情况下肢体保留和功能重建的方法。方法在去除小腿肌肉、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