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氨》的一体化实验装置设计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5074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一)》中的《氨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进行改进,设计一体化实验装置,以方便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实验现象进行讲解和演示。此装置操作简单方便,现象明显,易于观察,且能快速地完成氨的制备和性质检验,为中学课堂教学节约时间。装置设计尾气回收环节,有利于保护师生健康,是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绿色化学实验。
  [关键词]氨的实验室制法;氨的性质实验;一体化实验装置;绿色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5-0105-02
  研究的问题: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一)》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氨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教师对氨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需进行演示实验。必修一(P97~100)对氨的性质和氨的实验室制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需验证的性质实验分别给出了实验装置图,但相关验证内容零散,装置也较简单,每个检验装置单独存在,缺乏完整的实验一体化装置设计。教师如要演示此实验,课前需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且对装置的气密性要求严格。如此安排实验,不但操作不方便,且实验大多在开放的空气中进行,无尾气回收装置,对室内的师生健康存在严重的威胁。
  研究的目的: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我们根据中学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情况,以教材为基础,对实验装置进行整合和改进,设计出一体化实验装置。该装置符合以下条件:操作简单,为教师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提供方便;现象明显,便于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和了解实验原理;能快速地完成氨的制备和性质检验,从而为课堂教学节约时间;根据氨有损人体健康的特点,装置设计尾气回收环节,渗透环境教育,促进学生树立环保理念。
  一、原理
  1.氨的实验室制法
  以NH4Cl和Ca(OH)2粉末为原料,通过固固加热反应生成氨气。化学反应为2NH4Cl Ca(OH)2=CaCl2 2H2O 2NH3↑。
  2.氨的性质实验
  氨的挥发性实验:氨有挥发性,可以和同样有挥发性的浓氯化氢反应产生白烟,化学反应为NH3 HCl=NH4C1。
  氨的弱碱性实验:氨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氨溶于水的水溶液呈弱碱性,化学反应为NH3 H2O=NH3·H2O。
  喷泉实验: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可在短时间内使容器内外产生足够的压强差,从而形成喷泉状。喷泉实验趣味性强,直观效果好,可说明氨具有极易溶于水的性质。
  二、教材实验的缺点
  1.氨的实验室制法
  图1为教材中氨气的制备图。由图1可知,其制备和收集装置是用橡胶塞和棉花密封,而实验过程中难以控制反应压力,容易因为气体膨胀过快导致试管爆裂或污染环境;其次,装置没有设计尾气处理环节,由于氨是有难闻的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的气体,对皮肤和黏膜组织有极强的腐蚀性,直接排到空气中易引起感官不适,并可能对师生健康造成威胁,不符合当前绿色化学的理念;而且氨极易溶于水,如没有干燥管除去水分,则极易造成弱碱性检验、喷泉实验等实验现象不明显或者收集的时间过长等问题。
  2.氨的挥发性和弱碱性实验
  图2为书本中的实验装置图。由图2可知,氨和浓氯化氢反应验证氨挥发性的实验是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强酸(浓氯化氢)和碱性气体(氨)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浓氯化氢为无色液体,图2教材中氨的挥
  发性检验装置在空气中会产生白雾(盐酸有强挥发性,与水蒸气结合形成小液滴),有刺鼻气味,高浓度盐酸对鼻黏膜和结膜有刺激作用。盐酸是六大无机强酸之一,在裸露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如操作不当,盐酸滴到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会给师生带来一定的伤害。
  3.喷泉实验
  氨易溶于水的性质可用喷泉实验来检验,图3为教材中氨的喷泉实验装置图。由于制备实验和性质实验分离,因此操作烦琐,且存在泄漏隐患。教师上课前需提前制备好氨气,并收集装入瓶中,携带至教室。因为氨气是极易挥发的气体,所以如果收集时装置气密性不好,很可能造成课堂演示实验的失败,且只可操作一次,如需多次操作课前则要准备多瓶氨气以备用。
  三、实验改进
  1.用品、仪器
  NH4Cl、Ca(OH)2、浓HCl、碱石灰、酚酞,均为市售分析纯试剂。
  试管、烧杯、漏斗、導管、针筒、玻璃棒、三颈圆底烧瓶、干燥管、酒精灯、橡胶塞、木块、铁架台、止水夹、石蕊试纸、橡皮胶管。
  2.结果与讨论
  (1)一体化实验装置图
  针对以上问题,对书本中的实验做了如图4所示的改进。图4为氨的一体化实验装置图,此装置可分为三个部分,能分别完成氨的制备、氨的挥发性和弱碱性检验实验以及喷泉实验等多个实验,且现象明显,操作方便。需要注意的是:氨的制备采用固固加热,反应中生成水,因此反应装置的试管口要朝下,以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造成危险。氨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一体积水大约可溶解700体积氨气,故在试管尾部加装碱石灰干燥管,吸收水分,以减少氨气的消耗。干燥管和反应装置之间的连接导管尽量短,以尽可能减短产生的氨溶于水的时间;同时左边A装置添加了防倒吸的尾气处理装置,在右边B装置中氨收集满时,用尾气处理装置吸收反应剩余的氨,此操作在避免剩余氨对师生造成伤害的同时,又能控制反应速率。另外,氨的密度比空气小,收集氨气时采用向下排空气法,使收集到的氨更加纯净。
  (2)改进结果
  其一,改进实验在相对密封的环境中进行,可控制氨气的收集和尾气处理,并在收集氨的同时对氨的化学性质进行检验。在B装置④号口处分别用湿润的石蕊试纸和浓氯化氢验证氨的弱碱性,图5为氨的弱碱性实验操作图,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很好地说明氨的水溶液呈弱碱性,且操作简便,进入空气中的氨极少。既方便教师安全地进行演示实验,也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此步骤,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其二,改进设计将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合二为一,既避免了收集过程中氨气泄漏,浓度降低,导致使实验现象不明显,同时减少化学气体带来的不适感和健康上的损害。实验开始之前,将①号口的止水夹打开,②、③、⑤号口的止水夹关闭,同时④号口处插上含有少量水的针筒,三颈烧瓶下的烧杯中装有水和几滴酚酞。先用针筒挤少量水,使少部分液体进入烧瓶吸收瓶中气体,这样瓶中的压强就会小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将⑤号口处的止水夹打开,大气压便将烧杯中的水压人烧瓶中,烧瓶中形成喷泉(如图6所示)。本装置将⑤上方的喷头做得小而尖,观察到的喷泉现象尤其明显,有力地说明了氨易溶于水的性质。由于实验所用水中有酚酞试剂,酚酞在8.2%pH.0溶液中呈粉红色,又因氨极易溶于水生成NH3·H2O,水溶液呈弱碱性,故氨溶于酚酞溶液所形成的喷泉颜色为紫红色,这也验证了氨溶于水呈弱碱性的性质。
  四、结论
  以教材为基础,将氨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检验设计成一体化实验,方便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操作简单,节约了课堂演示实验的时间。实验装置通过止水夹的使用使其处于受控状态,实验现象明显,同时又能做到绿色环保,有利于保护室内空气质量,保障师生健康,符合高中课程标准提出的“倡导探求性学习”和“绿色化学”的基本理念。
  (责任编辑 罗艳)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脑型肝豆状核变性(WD)合并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部及颅内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明确患者颈部及颅内中小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方法:对23例正常对照组和30例住院
本刊讯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广西梧州召开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座谈会。会议深入分析了目前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新形势,总结、交流了东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合作和西
[摘要]政治课堂教学要赋予学生更多的活动、体验、表现的空间,切实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进行革新。在政治课教学中实践“创生”理念,需转变教师观念,转变教学方式,转变评价方式,这是提高政治课堂魅力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创生”理念;政治课堂;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3006101  “创生”是我校的校训,有“创新
目前,种子包衣已被农民普遍接受。种衣剂产品与一般的农化产品不同的是它的第一使用人多是种企和经销商。这样的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要考虑的不只是价格和宣传,更多会考察技术、
西窑矿区位于山西平陆县东部,该区地处中条山中部,南侧紧临黄河,属构造侵蚀低山区,地形总体北高南低,北部黄土覆盖面积较大,南部沟谷发育,属低山丘陵地貌。
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虫害之一,几乎每年都在玉米上造成严重危害。它是一种喜温暖高湿环境的虫害。今年江南一带雨水来得早、湿度大、气温偏高,对玉米螟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本刊讯 6月14日,《江苏工程咨询》会刊信息员工作会议在南京虹桥饭店召开,共有48名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江苏省工程咨淘协会秘书长王志飞主持。
一、引言随着建筑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国家对建筑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并且,为了适应市场竞争,诸多大型建筑设计院要面临从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的转变,在这些巨大的压力下,设计院不得不
[摘 要]终结性评价单纯以分数为评价标准,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高中英语教师应建立良性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制定多维的评价标准,关注到学生的成长与变化,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高及长远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良性评价;新课标;高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35-01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后,要
邻避型风险防范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内容。文章从阐释邻避现象和邻避设施入手,梳理了目前学界研究邻避现象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的主要学科视角(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