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增强三个意识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k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时强调: “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一年一度的“两会”,最能体现党和人民心心相印的特点。
  3月8日,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告诫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这是总书记对各级干部的告诫,也是亿万人民对广大干部的冀望。
  
  处盛世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
  
  —个国家,—个民族,如果失去忧患意识,就会失去奋斗精神,失去生机和活力。干部如果有了忧患意识,就不会陶醉于成绩,在工作和生活中就会保持头脑清醒的常态。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现实生活的明证。
  事实上,现在有些干部是缺乏忧患意识的,对客观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麻木不仁,热衷于浮夸。这是—种危险的倾向,不警惕就会贻误我们的事业。当前的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机遇稍纵即逝,挑战层出不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干部是各行业的带头人,飞速发展的世界容不得我們高枕无忧。
  古往今来,多有哀兵胜利之师,也不乏骄兵惨败之旅;多有负重奋起之邦,也不乏逸豫覆亡之国。历史的经验表明。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是发展顺利的时候,越要增强忧患意识。
  中华民族是—个饱经忧患的民族,我们党是—个在忧患中诞生、奋斗、壮大的政党,我们的事业正是在不断克服忧患、战胜困难的进程中发展的。我们坚信,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中,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昂扬锐气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能够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鞠躬尽瘁孺子牛:要有公仆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干部,证明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干部的绝大多数还是好的。这些优秀干部无论做什么,都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他们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把自身的形象视作群众认识党的窗口,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
  干部掌握的权力具有二重性,它既能使人高尚,也可能让有的人堕落。各级领导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管得住手,把得住嘴,抗得住诱惑,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甘当人民的公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党的光辉形象。
  公仆意识具体而生动,它见之于言行。有了公仆意识,就能坚持深入实际。主动问计于民;就能耐心倾听群众意见,真心欢迎群众监督;就能热心帮贫扶困,尽心排忧解难,就能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就能做人清正,执政廉洁。一句话,有了公仆意识。才能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由节俭败由奢:要有节俭意识
  
  现在经济条件优越了,工作环境舒适了,干部队伍里花钱大手大脚的奢侈之风盛行的情况令人担忧。我们不能因为“身在福中”就忽视节约,更不能因为“条件好了”就大肆浪费。
  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建设节约型社会,领导机关要做主导,领导干部要当表率,时时讲节约,处处见节约。要把勤俭节约的意识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贯彻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上来,体现到干部作风与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上来,坚持用节俭的标准来衡量和检验我们的工作。
  节俭,是一种意识,一种社会风尚,是一种自我约束。古今中外都把节俭当作崇尚的生活准则和品行美德。治讲节俭,治国也讲节俭。“成于俭,败于奢”。我们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要在全体人民中树立节约风尚,建设节约文化。
其他文献
声音    杜青林:  将思想力量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物质力量  3月19日下午,省委在蓉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听取重大课题调研成果汇报。省委书记杜青林在会上强调,调查研究,既是一个了解情况的过程,更是一个研究工作、推动工作的过程。调研取得的成果十分宝贵,但真正的意义全在应用。下一步,要在深入研究问题、充分运用成果上下功夫。  第一,注重“升华”。就是要提升成果,进一步总结和提炼带规律性的东西
期刊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占用,或转入规模化经营,失地(或离地)农民大量产生。根据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部署,到2007年,中心城区要全面实现城市化,中心城区的产业不再有传统的种植业,意味着全部农民都将成为失地农民。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生活,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金牛区紧密结合实际,坚持把维护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初步建立起
期刊
治理商业贿赂,是要让“潜规则”浮出水面,公开曝光,“重一奸之罪而止境内之邪”,校正社会对待商业贿赂的不良心态。治理商业贿赂,须依靠法律、制度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公平竞争、诚信守法的经营理念和良好的交易环境  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是工商部门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工商部门需要建立信息灵敏、统一高效的打击商业贿赂案件的长效工作机制,与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信息共享,协作配合,形成优势互补的打击合力。
期刊
考察考核始终是干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成都市大邑县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干部考察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了以“民主测评、目标量评、社会参评、组织考评”为主要内容的“四评”干部考察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提高了干部考察考核工作质量,促进了科学发展。  民主测评,突出指标设定的科学性。传统“德、能、勤、绩、廉”测评办法,对被考察者定性的指标多,定量的指标少。大邑县为提高干部考察定量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度,增加测评内容信息
期刊
1月15日20时30分,一代元勋薄一波在京逝世,享年99岁。薄一波于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奋斗了80年,堪称我党德高望重的一位资深元老  薄一波,原名薄书存,1908年2月生于山西定襄一个贫穷家庭。薄老曾回忆往事感慨道:“那时我父亲并不知道共产党是怎么回事,但他相信自己的儿子,知道儿子读了书,懂得了道理就不会走错路。”1925年5月,太原发生了反房税运动,在山西国民师范学校读书的薄一
期刊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职业教育是国家财政投入缺欠的“重灾区”,这种缺欠导致“九五”期末和“十五”期初我国职业教育较大幅度的后退。  据报道,仅2002年,全国就有600多所技校停止招生。然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1985—2002年高等学校的招生人数增加了4倍以上。“再穷不能穷教育”,这
期刊
根据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一旦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2000美元时,汽车拥有量将进入增长高峰期。早在2003年,我国人均GDP就已经超过1000美元,预计到2009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1900美元。如果按照每百户拥有20辆汽车即是“汽车社会”的国际标准,到目前为止,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已经达到或正在接近这一标准,而且,在未来5-6年内,我国将有更多的城市跨入“汽车社会”。对此,中
期刊
最近世界银行发表报告称,在过去两年中,世界银行因腐败和欺诈问题共对100多个外部机构或个人进行了处罚。  报告说,腐败已成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最大障碍之一。世行行长保罗·沃尔福威茨表示,“全世界有10亿多人每天只能靠1美元生活,腐败威胁到他们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前景的希望”。  根据世行的这份报告,在过去两年中,世行下属的机构诚信部共调查和处理了441起涉及世行资助项目的欺诈和腐败案件,共有
期刊
由一个负债累累的商人到荣登《福布斯》排行榜的年轻富豪,他的奇特“成长史”,对于探索防止国有资产因诈骗而流失的措施,不无启迪意义     最年轻的“富豪”是怎样发家的    周益明,男,浙江省慈溪市人,大专文化。2002年12月31日组建深圳市明伦集团(简称明伦集团),2003年3月收购明星电力28%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入主上市公司四川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明星电力),年仅29岁。2005年
期刊
声音    杜青林:加强作风建设 为民务实清廉  1月20日至21日,省委书记杜青林深入攀枝花市农村、企业,看望慰问农民、工人,给广大干部群众送上新年的祝福和问候,并就农民增收、工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在调研期间,杜青林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