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钢琴新花样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s637120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能想象花33.3万美元买一架钢琴吗?雅马哈公司也没有想象过。但事实上这家钢琴制造厂商已经用它的“钢琴中的劳斯莱斯”——一种带有声音激活、击键屏幕监控器及其它装置的高科技钢琴——开辟了一个市场。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布埃纳帕克的雅马哈公司美国钢琴分部发言人保罗·卡尔文说:“我们从来也没有想真正卖掉它。我们原来只把它当成一种概念中的钢琴——未来的钢琴能变成什么模样。”
  他说,雅马哈公司计划只造了三架这样的钢琴,以纪念公司生产钢琴100周年,然后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音乐和科技中心巡回展出。但是令公司感到惊讶的是,在2月份的一次贸易展出中,12位交易商迅速订购了这种雅马哈Disklavier Pro2000型钢琴。专家们说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新型钢琴。
  这种钢琴内部装有英特尔奔腾III计算机芯片,使用者可以通过声音来控制钢琴的功能。当用户把光盘插入钢琴内的DVD机以后,随着琴键和踏板上下移动现现出钢琴乐声,电脑屏幕监控器上会显示演奏家的表演。
其他文献
应朋友的邀请,不久前有幸听了一场“广交”的音乐会,获得了一次很好的艺术享爱,深感满足。现就指挥家、独奏家和乐队对音乐会三部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作品的诠释谈点感想。  音乐会以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偷东西的喜鹊》序曲开场,诙谐、轻松、欢快的音乐,泻染了歌剧的喜剧气氛。充满了罗西尼所独有的音乐语汇和风格。中国广播交响乐团在年富力强的指挥家张国勇娴熟的指挥下,流畅自如地演奏了这首乐曲,给听众带来了喜悦。 
期刊
台湾歌星蓝心湄不久前推出了她的最新专辑《开心了湄》。专辑已由美卡音像引进。7月23日蓝心湄来到宾布(BinBu.com)网站接受了记者采访。内地听众了解她,可能还是因为其在电视剧《追妻三人行》中扮演的林美好那个角色,而蓝心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是妙语连珠,幽默风趣,她特意向广大听众们推荐她专辑中的主打曲《狂奔》,蓝心湄认为此曲与她现在的心境极为相符,那就是希望用音符与节奏来告别生活中不愉快的记忆,
期刊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优秀旦角演员彭艳琴主演的《陈三两》,感人肺腑,使近年来有些寂寞的京梆子,再次获得经久不息的掌声。为第三场“百人剧场”的演出,又添一片浓郁春色。  《陈三两》剧本既充满戏剧性,转折接榫处又那样俏丽。本来是件很普通的小案子:妓女陈三两,不愿随买她的老客回家。老客托人贿赂州官二百两纹银,要州官用官府的淫威压迫陈三两乖乖跟着回去。可是偏偏遇上性格倔犟的女人,任你板子打,拶子夹就是不从。而
期刊
英伦曾经是世界流行音乐的重镇。披头士、滚石、史汀、克莱普顿等,都是读者耳敦能详甚至朗朗上口的名字。然而,如今英伦流行音乐的现况却是大不如往昔。在3月份公布的首届英伦古典音乐奖名单中,新生力量不多,仍是老将的天下。  今日的英伦唱片业是何以有如此的景象?  英国的一位独立唱片发行人安娜·金斯利说得好:“因为英国唱片业者不愿发掘人才。由于担心发掘人才。由于担心发掘新人所可能带来的风险,所以唱片业者只愿
期刊
同是在5月的阳光下  1999年,南联盟在北约的炮火中呻吟  2000年,贝尔格莱德爱乐乐团的艺术家来化访演  不要忘却阳光下的罪恶  让我们向阳光里的美丽致敬  热爱音乐的民族是强大的  ——编者  贝尔格莱德是一个饱受苦难洗礼的城市,这里生活里一个从不曾屈服的民族。  每个曾踏上这块美丽的土地的人们都永远不会忘记,奔流的萨瓦河,像一条闪光的缎带,系在贝尔格莱德的腰际,把这座风景如画的“太阳城”
期刊
5月14日夜,蒙特卡洛芭蕾舞团将在北京世纪剧院为中国观众献上经典芭蕾舞剧《罗米欧与朱丽叶》。这是由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文化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旅游局联合主办的大型联欢活动“2000-相约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起“罗米欧与朱丽叶”,中国的观众是十分熟悉的。它是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讲述的是一个凄碗动人的爱情故事。这个爱情故事是如此美丽动人,不仅吸引了无数的读者,
期刊
2000相约北京  唐建平作品音乐会将举行  本报讯 在“2000相约北京”系列文艺活动中,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唐建平博士作品音乐会,将于本月6日在北京世纪剧院举行。  这台名为“两千年之恋——中国民族器乐交响、唐建平作品音乐会”,由将中央民族乐团演出作曲家的四部作品,即《巴赫音乐创意》——为中央民族乐团访德演出巴赫逝世250周年而作、民族管弦乐《后土》、琵琶协奏曲《春秋》及民族管弦乐幻想组
期刊
国家大剧院终于动工了!听到这一消息,确实兴奋不已!说实话,这些年每每在国外看到人家一个个国家大剧院灯火辉煌、观众如云,作为一个中国人,心理总有一种酸楚之感:在世纪文化发展至21世纪的今天,为什么偌大一个中国、偌大一个北京还没有一个自己的国家大剧院?  稍有见识的人都知道,国家大剧院不仅仅只是一般的娱乐场所,它还是一个国家文化水平的综合象征,民族情感的凝聚场所,社会繁荣国力强盛的有力显示,甚至是一个
期刊
李泉在歌坛的亮相多多少少都有些孤芳自赏的味道,在1995年秋天发行的首张个人专辑《上海梦》中,李泉用音乐精心编织了一个不一样的个人音乐空间,专辑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文艺气息,通过《上海梦》,我们可以这样猜想当时低调神秘的李泉,他是高傲的,甚至是自恋的。不管当时李泉的音乐是不是被人喜欢了,至少,中国的流行歌坛上有了这么一个名字。当年,李泉以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第一的成绩毕业时,理所应当地留在母校任教,无
期刊
4月28、29日,才旦卓玛和李光羲、耿莲凤、柳石明、拉苏荣、何纪光、罗天婵、韩延文等八位歌唱家联袂在广州星海音乐厅演出《永恒的歌声》。  才旦卓玛回忆80年代初期民歌歌手曾受到冷遇,她相当苦恼,给老师写信诉苦。老师很快回信严厉地说:“要唱你自己的歌,你才叫才旦卓玛。”她想起周总理一直支持她唱好本民族的歌曲。她的风格就是藏族风格,她应该唱好藏歌。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动摇过。这次她为广州观众演唱《在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