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生长而教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dw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中有这样一段话:
  种树的人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大樹就不成问题了。”
  这段文字道出了生长的三重特性:个体性——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自主性——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生成性——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种树是这个理,育人不也一样吗?
  俗话说:“教育即生长。”用“生长”定义教育,不仅因为人具有类生物生长的特征,更在于一种教育观的改变;不仅是从教育学角度定义教育的本质,探究教育对生长的影响,还是从人类学角度关注人生长的意义。
  从人的生物性层面来看,生长就是生命体在自然状态下,通过自我发育,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人的生物性是教育的基础,用“生长”定义教育,培养的不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工具性的、单向度的人,也不是抽象的、普遍的人,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完整的人。
  为学生的生长而教,首先教师要不断地改造学生的生活经验。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生长的能力。”经验是学生各方面发展和生长的载体,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品德的养成、职业素质的获得皆以经验为媒介。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感觉到生活的意义。
  为学生的生长而教,其次教师要不时地满足学生的生长需要。生长既说明了生命的存在,又说明了发展的状态。人的生命的意义就是实现“生长需要”,没有生长,生命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人和动植物的成长一样,无不在展现自己的生命意志。”但人和动植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有意识、有意志,不断地向环境表达自己的需求。因此,不时地满足学生的生长需要,而不是阻碍或抑制他们的需要,就成了教育的核心命题。
  为学生的生长而教,最后教师要不停息地实现学生的生命意义。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与生命共存。叶澜说过:“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从这一层面上说,生长更侧重在精神层面,即“精神生长”。实现人的生长,尤其是促进人的精神自然地、和谐地生长,才是教育的终极意义。
其他文献
记得小时候,我就有一个梦想:能有一两本自己喜欢的书,或在树荫下,或在墙角边,或在草堆旁……美美地读着,那该多好啊!可是,在那个物质非常匮乏的年代,这一小小的梦想是难以成真的。  如今,物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照理讲,现在的学生时不时地拿起身边的书,静静地沉醉其中,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了。然而,学生们很喜欢、也很向往的阅读生活,在当下却奇怪地难以变为现实。  现在学生想要读的书是有了,
针对如今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所掀起的信息浪潮给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提出的巨大挑战,提出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的发展策略:坚持纸质文献馆藏和电子信息馆藏并重,积极推进建
期刊
利用西太平洋编号台风资料、NOAA卫星观测的地球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全球海表温度(SST)资料以及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8月西太平洋地区生成并登陆或影响我国的
将萍乡市湘东区妇幼保健院自1995年元月~2005年元月收治的145例前置胎盘患者所分娩胎儿的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的数值,用直接计算法,按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分不同孕周
对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后左室舒缩性能的变化以及溶栓治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后左室舒缩性能低于正常人群组,心肌梗塞后左室舒缩性能的降低较心
West综合征预后的主要问题是智体能迟滞,是以往用抗惊厥药和激素药物所无法解决的难题。本文试用脑活素治疗,并根据治疗前后P300及DQ发生的变化,同时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脑活素这一新型脑智能
利用GRAPES_Meso区域中尺度模式,选择传统追随坐标(简称Gal.C.S坐标)和新的平缓追随坐标(简称SLEVEl坐标)两种高度地形追随坐标,对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两种不同地
口腔细菌对牙体和牙周组织造成的危害已为众所周知,菌斑的形成与细菌关系重大,采用抑菌控制菌斑方法很多。有关选用表面活性剂抑菌控制菌斑形成方面,国内外学者多选用阳离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地面加密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3年6月26—29日江西持续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持续暴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