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成长的困惑:“修昔底德陷阱”还是“杜牧陷阱”?

来源 :社会科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kj1gjdgjsj456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昔底德陷阱":一个历史的假说艾利森的"修昔底德陷阱"之说,虽然源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但完全是基于修昔底德(Thucydides)对战争的描述而作出的一种解读和概括。艾利森不仅在自己的著作中概括出一个"修昔底德陷阱",而且用这个概念来分析过去500年中崛起国与守成国之间的关系。
其他文献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广泛存在于各种肿瘤微环境中,也是肿瘤微环境中较为丰富的免疫细胞之一,其在各种肿瘤的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膀胱癌是较为常见的实体肿瘤,已有大量文献报
酸性核磷酸蛋白32B(ANP32B)是高度保守的酸性富含亮氨酸的核磷蛋白32(ANP32)家族的成员之一,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ANP32B在细胞分化、增殖、凋亡、转录调控等多种生理过程中
充分保障公民的健康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意。中国于1997年10月27日签署并于2001年3月27日批准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根据该《公约》第十二条之规定,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构建数字平台逐渐成为我国传统企业数智化转型的重要商业模式选择。本文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法,聚焦于i5智能共享机床平台的建设历程,基
MLLT3是识别组蛋白共价修饰的染色质结合蛋白模块和超伸长复合物的关键组分,通过组蛋白修饰在调节染色质重塑和许多重要原癌基因的表达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且,MLLT3易位产生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