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危机反思金融企业的会计管制

来源 :经济视角·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al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计管制在其经济生活中,存在着管制论与非管制论两种不同的观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金融企业会计管制的重要性再次得到新的关注。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中金融企业会计管制的经济根源,进一步提出我国金融企业实施有效会计管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会计管制;对策
  作者简介:金锡鸽,女,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分院讲师、经济师,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经济理论与政策、会计与审计教学及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5-0069-03
  
  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旦金融机构出现危机很容易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起连锁反应,引发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风波,从而导致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随着金融市场国际一体化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会计管制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能否保证金融稳定和安全,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会计管制的必要性在金融危机中得到新的关注。
  
  一、会计管制的理论学说
  
  会计管制是指政府或会计职业团体对会计工作的干预,以确保会计工作能够合理、有序地进行。综观学界对会计管制的看法,存在管制论与非管制论不同的观点,其争议的焦点是对市场(无形的手)与政府(有形的手)作用的争议。
  管制论者认为,应该对会计进行管制。会计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在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和国家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和具有公共产品的非竞争和非排他的特性,仅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无法确定最优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与披露内容,这使得会计信息难以定价,价格机制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最优产量,公司的财务报告无法阻止非购买者使用,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公司的会计信息而不用支付任何费用,“搭便车”现象普遍存在。因而,必须对会计信息进行管制,通过管制纠正市场失灵,消除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不对称和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等弊端。若不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管制,自利的经营者将不会披露真实和公允的信息,他们将只披露他们想让外界知道的信息,而不披露不利于自己的信息,这就使得利益相关者无法利用会计信息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非管制论者认为,对会计管制持保留态度。持此观点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动调节论,认为市场可以确定会计信息的最佳披露。企业管理者为了取得利益相关者的信任,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就有动机披露真实的会计信息,详细并可信地说明企业的目前状况和未来态势。因此,不需要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管制。另一类是管制失灵论,认为政府管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造成负面效应,引致经济绩效与社会福利的损失。管制会带来很高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且管制者也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制定管制政策的,往往会造成一刀切的现象,其结果管制政策出发点虽好,却可能达不到初衷,管制机构也可能失灵。或者管制机构并不一定真正关心社会福利的提高,管制机构也在考虑自身的利益,会计管制并不能实现最佳社会效益。
  笔者认为,现代会计是一个以资本市场为主要背景,以会计信息市场化为前提的概念领域,在社会经济与资本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今天,会计管制执行不当将可能导致整个资本市场和社会经济的崩溃。会计在市场经济中拥有市场信息的制造和传递功能,市场的失衡状态通过它直接表现出来。当会计信息供应不足或会计信息不对称时,可能会导致市场体制的失灵,使市场背离社会目标,政府需要介入失灵的会计信息市场,会计管制应运而生,其实质是对市场配置机制的一种替代。政府通过对会计法规和会计政策的制定,影响会计运行规则,以期达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扼制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的理想目标。
  
  二、金融危机中会计管制的经济根源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回顾20世纪至今相继发生的金融危机: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引发“大萧条”,金融危机迅速发展成一次空前的经济危机;六、七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西方国家的货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影响范围直接涉及到新加坡、东京、大阪、香港和其他有关的金融市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2007年由于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效应,美国次级贷款市场危机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传导到全球各个金融市场,2008年引爆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形成背景、条件、表现形式和发展过程虽各不相同,究其根本成因,笔者认为与会计管制经济根源相关的主要有:
  1.会计市场失灵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金融市场上,信息在借贷双方的分布是不对称的,最终借款人对其借款用于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拥有更多的信息,而投资者对影响投资收益的所有变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的不完全性影响了金融活动参与者行为均衡的性质以及金融资产价格均衡的性质,造成了金融活动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企业资产市场价格的急剧下降会加剧金融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当这些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即市场不能有效地在储蓄者和投资者之间融通资金时,会计市场运行失灵,金融危机便产生了。会计信息在经济学上的公共品性以及不对称性是导致会计市场失灵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对会计市场的管制是政府加强会计实现社会经济职能的重要手段,会计市场失灵的存在也要求政府实施对会计市场的管制。
  2. 金融管理模式不完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失败。从本质上讲,金融机构是管理风险的机构,无论是做投资还是做融资,做自营交易还是做资产和财富的管理,其管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都是金融机构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看家本领。这次危机中这么多金融机构饱受重创,蒙受巨大损失甚至倒闭,风险控制机制失灵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如果有比较完善的金融管理模式,仍可以将金融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金融管理模式的不完善,宏观监管方面缺乏有效性,表现为仅停留在事后管理的状态,从而难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微观管理方面,银行的内部控制薄弱,表现在制度建设滞后,内控体制不顺、权利制约失衡、会计信息失真等,较易发生银行风险。因此,加强对会计市场的管制是金融机构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加强风险管理的需要。
  3.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误差或模型错误。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2007年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整个过程中,审贷管理松懈,次级贷款只在“掠夺式贷款”名义下监管,机构投资者依赖在一定假设条件下的理论模型和人为的参数设定来确定其合理价值,很容易出现模型错误,加上所有的交易模型都高度依赖信用评级机构对次级贷款的评级结果,一旦评级出现误差,将导致以此为基础的系统风险。信用评级机构客观上要求会计核算监督制度进一步优化,减少会计违规操作,信息失真,这样才能有效防范银行在会计核算方面的风险,从信息资源上保证评级模型的有效性。因此,加强对会计市场的管制是信用评级机构提高评级结果可信度的根本需要。
  4.从业人员的会计素质和道德素养是诱发金融危机的又一因素。事实上,许多风险如会计核算风险、票据结算风险、结算编制风险、会计监督风险、人员管理风险等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会计人员的工作有关联。因为会计管制是以规则或法规的形式出现,而规则和法规的制定、执行、监督都是人类行为的结果。比如在全球范围内掌控270多亿英镑资产的巴林银行,毁于年仅28岁的尼克里森之手就是一个典型实例。从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分工不清,责权不明,操作行为不规范,个人决策在交易失利情况下铤而走险,是巴林银行倒闭的致命原因之一。有些金融机构会计人员配备不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制定的不完善,忽视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存在金融风险的隐患,因此,加强对会计市场的管制是金融机构提高从业人员的会计素质和道德素养、防范金融会计风险的需要。
  
  三、金融企业实施有效会计管制的对策建议
  
  1.建立统一的会计管制机构,实施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制度尤其是信息披露规则受证监会的约束,而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所有企业的基本会计原则由财政部会计司负责,平行的管制机构设置很容易导致会计管制制度的不协调甚至相悖,使被管制方难以适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公共品性导致会计市场失灵,我国目前会计管制的重点仍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对于道德风险问题,主要采用激励机制,激励与管制同时作用,相互支持,相互协调,从而达到降低道德风险的目的。对于逆向选择问题,主要采用及时充分披露的政策,以增加可为公众获取的信息量,减少经理人从信息优势中获利的时间。政府或相关组织应在提供行业信息上加大投资力度,获得正确的相关行业性数据。限制资本市场上的垄断和投机行为,从而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弥补市场失灵的损失。
  2. 建立有效风险预警机制,健全风险控制制度。健全风险控制制度,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宏观方面,重视会计业务的事前和事中监督,将单纯的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控制,把风险消除在日常工作处理中,从而减少损失。微观方面,要设置一系列有效的指标体系,在会计核算中强调真实、准确、完整、合法,通过日常核算,反映出可能发生的问题,以便银行决策部门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对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及早预警和防范,从而实现规避风险的目的。
  3. 建立会计管制审核机制,确保会计管制的可行性。政府在管制会计的同时也要有人来约束政府, 相互制约的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管制失灵,防止政府超出市场经济需要的会计管制。会计管制审核机制即是事前预算控制行政机构规模和行事范围,通过经济管制的成本收益分析预测决定是否实施某项管制制度,事后依据管制的实际效果测算决定是否取消某项管制。只有当社会收益大于社会成本时才有管制的可能,只有当被管制者的管制收益大于管制成本时被管制者才有自动履行的可能,会计管制才能成为现实。也就是说,当管制的社会收益小于社会成本时实施管制会严重扭曲市场功能,当管制的社会收益大于社会成本且被管制者的管制收益大于管制成本时,实施管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弥补市场缺陷,而当管制的社会收益大于社会成本但被管制者的管制收益小于管制成本时,政府应根据事态的严重程度慎重决定是否实施短期的会计管制。
  4.拓宽会计管制范围,强化会计管制内部控制机制。会计管制应包含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外部从法律法规等强制性的规定方面可以起到管制的作用,但如果从会计管制内部自我执行做起,强化会计管制内部控制机制,更有利于堵塞漏洞,化解风险。这是一种成本更低、更有效率的管制执行,尤其在外部强制机制无能为力时,就更需要内部的控制机制了。为了加强会计管制的需要,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必要要求企业对外界公众出具内部控制报告,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这样,才能降低企业营运风险,提高企业营运效率,进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同时,提高企业对外出具的财务报告及其他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增加证券市场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5.加强行为人职业道德修养,优化会计执业人员队伍。会计管制的目的是治理会计问题,而会计管制的执行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机构和人员,没有高素质的执行人员,要有效地实施会计管制是不可能的。优化会计执业人员队伍,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纪政纪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增强会计人员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财经制度和执行有关的规章制度,并以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其能够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防范风险。
  (责任编辑:吴之铭)
  
  参考文献:
  [1] 唐风.新货币战争[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8.
  [2] 阎达五等.论会计管制[J].中国农业会计,2003,(01).
  [3] 陈艳等.透视会计管制及其经济后果[J]. 审计研究,2004,(06).
  [4] 皇甫瑞灵.论会计管制的重要性[J].合作经济与研究,2007, (05).
  [5] 谢婷.浅析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及防范对策[J].时代金融,2007,(07).
  [6] 蔡秀勇.美国经济管制对我国会计管制的启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04).
  [7] 刘军.会计管制问题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05).
  [8] 高景宵等.试析会计管制与会计行为异化[J].财会月刊,2007,(11).
  [9] 曹红辉.美国信用危机:成因、风险传导与制度变革[J].经济学动态,2008,(10).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针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员工稳定性和归属感的影响,通过调查论证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有利于企业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使雇员具有较强的职业稳定感,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员工归属感 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识码:A  无固定期限合同是劳动合同的一种重要类型,它事关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实际利益,其签订的是否得当对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随着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公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文化需求日益丰富,大大推动了文化产业领域繁荣发展.文化产业领域具有独特的属性,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高附加值的
摘要:文章首先从账户管理风险、贪污诈骗风险、竞争风险、审核风险、人员管理及制度执行风险等5个方面阐述了支付结算风险的主要表现。并从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强化账户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运用科学技术,提高防假识假手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及监督机制等角度探讨了加强支付结算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银行;支付结算风险;防范措施  作者简介:何丽琼(1971—),女,福建福清人, 建设银行福建省
国际多式联运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我国运输行业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但发展至今,国际多式联运仍旧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潜力.笔者通过对国际多式联运在发展中面临的
摘要:创业风险投资作为“支持创业的投资制度创新”,通过培育和扶持创业型企业,对于促进创业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对创业风险投资的进步与发展可以发挥其独到的作用,这已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税收法规,对促进创业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我国现阶段创业风险投资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
通过对广西供销社的调查和研究,对广西代销社的改革发展作出一些总结,并从科技兴农、重塑形象、发展组织、利用土地、“互联网+”供销社等方面入手,对广西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
期刊
摘 要 作为一种信用消费方式,住房按揭贷款对促进房地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假按揭”的不断出现,扰乱了金融秩序,增加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目前,对诈骗型“假按揭”的识别、定性、惩处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惑,本文试图从刑事责任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对其应以贷款诈骗罪进行定罪处罚。  关键词 假按揭 刑事责任 贷款诈骗罪  中图分类号:D92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个人住房按揭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