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地方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

来源 :集团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715203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公正、平等、互助、和谐的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提出,我们要努力建立起“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关系。
其他文献
我国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需要农业、农村的迅速发展,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是互补式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40%,正处于世界公认的城市化水平的高速发展阶段。按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城市化率将达55%~60%,那时我国城镇居民将增加到8~8.5亿,新增3亿多。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从每个行业到每个地区,从每个地区到每个公民,从经济生活到社会文化,都会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会凸现出来,就业形势也会受到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