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计算的气温平均值差异分析

来源 :应用气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_info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61~2002年699个国家基本(基准)站的时值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我国不同方法计算的气温平均值的差异.结果表明:平均气温计算值由于受4次观测、3次观测不同的计算方法的影响,造成4次、3次观测记录平均值产生一定差异.其差异在空间分布中具有明显的特征,西部、北部地区3次平均值偏高;东南部地区3次平均值偏低.中西部地区4次、3次气温平均值的差异具有扩大的趋势,是由于最低气温的升高引起的.因此,在使用气温平均值时,要充分重视平均气温值的计算方法,避免误差.
其他文献
该文分析了NetFlow技术的基本原理,NetFlow协议的功能、用途、交换特点及NetFlow数据报文格式。作为NetFlow在网络测量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基于NetFlow的流量测量系统的架构,详细介绍了NetFlow技术在广东省气象局网络流量监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利用NetFlow技术监测网络流量非常有效,在实际业务应用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NetFlow技术适用于大型网络的流量采集分析。
对2004年夏季安徽省降水以及850 hPa涡度、水汽通量散度场进行Morlet小波分析,结果发现:6月中下旬,三者都存在着2~6 d,7~15 d以及18~30 d的振荡周期,并且三者的各频带的低频分量
在1955~1993年各种类型青藏高原冬季积雪资料进行综合再分析基础上,通过典型年份合成对比与相关分析,发现青藏高原冬季雪盖异常,同期北半球中高纬500 hPa高度场存在3正2负遥相
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和宏观经济指标如就业、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和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建立方程,对其绩效作了简单的实证分析。
通过讨论省(甚至地、市)气象部门要不要开展数值天气预报工作的问题,认为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要开展.只是那些希望搞科研型业务、迫切要求提高当地高影响天气的预报准确率的地方要开
以GRAPES中尺度有限区模式作为试验模式,从模式的不确定性方面来构造中尺度的集合预报,重点考虑物理因子与初始条件的扰动作用。针对2004年7月10日北京城区的突发性暴雨过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