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术兴校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ething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的本质在于其学术性。学术,是维系一所大学生存的生命线。大学是为学术而存在,学术靠大学而发展和繁荣。学术兴校,就是通过强化学术观念,全面提升教师个人和高校整体的学术层次、学术素养和学术影响,谋求一流的教学、科研带动一流的人才培养。
  【关键词】学术兴校 学术地位 学术队伍 学术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a)-0088-01
  
  学术是大学生命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集中体现。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向学生明确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朱九思先生在谈及他的大学教育观时也指出:“大学生命的真谛是学术自由,追求真理,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和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大学的根本特性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学术”。 被誉为“现代大学之父” 的德国洪堡,其最大贡献便在于把学术研究和学术教育作为一种连续发展的统一体。由此,学术之于大学的重要地位便可见一斑。学术兴校成为大学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也便顺理成章。
  
  1 学术兴校的现实意义
  1.1 学术兴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质是实现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学术以其在高等学校的突出地位以及不可替代的带动效应,成为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实施学术兴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1.2 学术兴校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现代大学三大功能培养人才、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的实现,都离不开学术上的发展。大学的生存靠学术,大学的竞争靠学术,大学的影响靠学术。高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术的竞争。只有把学术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学术的龙头带动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1.3 学术兴校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关键所在
  青年学生时期不仅是生理心理成熟时期,也是思想活跃个性发展,获取知识锻造能力时期。自由、平等、创新、协作的学术生活、先进理论的灌输、学术前沿的领略、科研技巧的掌握,都有助于学生“三观”的形成和知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对他们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这些错综复杂关系的处理能力的提高。此外,学术空气浓厚,必然会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知名度和社会的认同度,从而加速理论研究成果的向实用成果的转化,从而步入校企互助互补互利的良性发展和谐之路。
  
  2 学术兴校的科学内涵
  2.1 学术观念至上
  学术是大学的根本特性,是大学发展永恒的核心。学术至上是高等学校作为一个社会功能机构的独特个性,是高校的生机与活力所在。学术至上,就是视学术为学校的立足之基、力量之源,把学术置于学校工作的核心地位,其他工作都必须突出学术,服务于学术。学术观念至上就要求学者淡泊名利,多思慎思,关注现实世界,注重学术积累,维护学术尊严和学术自由。学术观念至上就要求坚决抵制学术霸权、学术欺诈、学术买卖、学术邀宠和学术市场化、工具化等不良行为和倾向,排除外力的干扰和支配,,形成崇尚学术、尊重学术、探求学术的浓郁氛围。
  2.2 学术环境和谐
  学术环境是一个有别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日常生活、工作环境又与其有密切联系的适合于学术生长发展的特殊环境。高等学校是专攻学术的场所,其环境要求政治的开明、经济的充裕合理、生活的和谐有序、工作的专业化和个性化。和谐的学术环境是一个民主自由、宽容开放、公平诚信、充满活力,学术主体与学术环境之间、学术主体之间和谐相处的系统,它包括宽容的学术研究环境、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和谐共进的人际环境。
  2.3 学术大师云集
  真正的学术人才最终要靠学术来吸引。真正的学者更关心的是学术事业而非其它。因此,学术兴校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形成学术上的亲和力,通过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育人条件,把吸引高层次人才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结合起来,在兼容并包的旗帜下筑起一个人才高地,使学者名师能够各得其所,使各种学术观点、学术思想和学术理论能够在校园内生根开花结果。
  2.4 学术成果显著
  学术兴校的最直接成效体现在学术成果上。要通过学术兴校的实施,要开辟并巩固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研究领域;要承担完成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要推出一批具有原创性前沿性的在学术界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成果;要更加突出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特色;要把作为学术“产品”的学生打造成备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3 学术兴校的实现路径
  3.1 切实突出学术地位
  要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在学校发展规划、重大课题立项、学术成果认定、重大制度建设等事项中的指导、咨询和参谋作用。学科建设、学术发展等重大决策,必须经过学术委员会讨论,突出学术的权威地位。
  3.2 逐步壮大学术队伍
  要以学科建设为平台,科学研究为载体,重点实验室、重点基地为依托,汇聚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一批优秀团队,建成一支治学严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具有创新和奉献精神的人才梯队。在引进急需人才的同时,注重用好现有人才、培养关键人才、储备未来人才。
  3.3 深入开展学术活动
  要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研究机构、著名企业、企业家的经常性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的规模和质量。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健全激励机制、搭建交流平台,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多层次、多渠道的学术交流活动。
  3.4 大力营造学术氛围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弘扬健康向上的学术风气,维护学术评价的客观公正。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对课题立项、成果鉴定、学术专著审定等工作,努力培养良好的学术规范。坚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加强师生学术道德教育,引导师生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性劳动,提倡和鼓励不同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的共生共存、相互切磋、相互砥砺,促进学术繁荣。
  3.5 着力推出学术精品
  要加大对重大课题申报的支持力度,以国家级课题为依托,以高水平学术论文和专著为重点,积极进行创新性学术研究。支持教师、研究人员为积累研究成果和经验而开展的高层次课题的前期研究。进一步抓好重大科研项目管理,要积极筹划、组织和争取国家级及国际合作项目。着重抓好各类项目的中、后期管理工作,努力促使高层次项目产出高水平成果。
  综上,学术兴校作为一个行动纲领,它的提出,是对高校发展的科学判断与战略选择,为高校发展指明方向并绘就蓝图;作为一种历史使命,它的实现,必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进程,必然有赖于完备制度和得力措施的保障。因此,我们要从高校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学术兴校在推动学科建设、促进教学改革、树立学校形象的重大意义,把学术兴校作为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并且抓出水平、抓出成效。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 李君明.构建中国大学精神[M].光明日报,2005-01-05.
  [3] [瑞士]尤斯廷·P.托伦斯.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J].教育展望(中文版),1999,(3).
  [4] 苏君阳.论学术在大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
  [5] 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6] 吴松.以人为本 学术兴校 弘扬传统 再创辉煌[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2).
其他文献
通过对中医类学生科研能力现状的分析,提出构建科研能力培养体系、提高整体科研素质、建立表彰和激励机制等改革措施,进一步提高中医类学生科研能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和民族愈发维护自身文化,注重自身文化的彰显.《三国演义》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最高成就,也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负载了历代中国人的集体文化
【摘要】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是学院多年来的办学特色。从学院办学实际出发,围绕产、学、研结合如何促进本科人才培养进行总结凝练。  【关键词】教学 科研 生产 本科人才  【中图分类号】G4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a)-0083-02    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大任务,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多年来面向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办学,以水利学科为优势,水
【摘要】材料力学是机械类本科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也是力学教学的一门主干课程,概念、公式多而且比较抽象。作为一名登上讲台不久的青年教师,如何尽快地提高材料力学的教学水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备课、上课、课后总结、作业几个环节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青年教师 材料力学 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a)-0086-01    1
探究式教学是通过对知识孜孜不倦的渴求,从知识的质疑出发,展开问题的分辨,进而在知识的互动环节碰撞思维,形成创新思想,在探索的过程中,从浅层面的知识到深层次的认识,强化
【摘要】21世纪,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不断深化,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作为国际性语言的英语正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翻译作为对外交流的主要媒介社会需求价值不断提升,其学科地位也  得到提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大学英语的实际教学中要不要注重一下翻译教学?该进行到何种程度?怎样来把握?  【关键词】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重要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
室内装饰艺术直接影响室内设计效果.因此,在室内空间设计时,要注重融入装饰艺术,从而根据家具摆放的位置进行设计,以及依据装饰物和壁纸的颜色设计室内空间,使整体布局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