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人 航天梦

来源 :科学中国人·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kek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伟仁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建设创新型国家,除了靠基础研究,国际上一个通用的做法就是用大工程带动整个国家的创新。我国的探月工程,带动了深空测控技术、火箭准确入轨技术、探测器技术、变推力的火箭发动机技术、精确控制技术和66米口径地面深空探测站等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大工程可以激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探索精神。探索未知世界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总是想去了解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起源、太空的起源、宇宙的起源,这种好奇心就是科学的精神。我国目前只进行了5次探月,虽然次数较少,但每次都成功,成功率很高。通过探月工程,很多年轻人脱颖而出,获得的科学数据够分析几十年,对我国认识日地月系统意义重大。2019年年底我国实现从月球采样返回,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把月球上的月壤带回地球的国家;2020年将发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在火星着陆并巡视探测。同時,我国科研人员还在研究制定未来的太阳系探测规划。
  孙家栋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参加“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时,我们的思想是,工作不讲代价,就是一心一意搞航天。当时国家为了照顾我们科研人员,给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筹集了一些黄豆和羊肉吃,这在当时都是非常珍贵的东西。这个情况下,谁会想到奖金呢?待遇什么的更谈不上。到工厂里下厂的时候,当时规定夜里十点后算加班,有夜宵。实际上是什么呢?在最困难的时候,就是在碗里倒点酱油,拿白开水冲一冲,里头再多少加点葱丝什么的,喝这么几口,然后继续加班工作。当时大家都是这样做事业。现在想起来,这就是航天精神,大家大力协同,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航天工作条件艰苦,而第一批富起来的都不是他们,当时社会上有一种说法,“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个我真正经历过,我是沈阳人,沈阳一个卖茶叶蛋的大妈,她看完报纸后给我写了一封信,她说:“都说搞导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你们太困难了,我愿意把卖鸡蛋的钱支援给你们。”我收到信后特别感动,当即就给她回了一封信。可以说,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取得的。
  龙乐豪 运载火箭与航天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20世纪70年代,我国正在研究第一代卫星通信工程,为了将卫星送到离地面三万六千多公里的高轨道上,团队面临着两条道路,或是选择创新技术含量低的已有技术,或是率先研发低温高能液氢液氧作为末级推进剂,而这正是我国技术薄弱所在。思考过后,我们还是选择了后一种创新方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经过10年努力,我国在1984年成功利用自主研制的氢氧推进剂火箭——“长征三号甲”火箭,成功发射试验通信卫星。创新都是源于想法,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新必须瞄准国际最前沿,不能停留在国内或者国外现有水平,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创新不是科学家或者工程师的事情,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国家、社会、企业乃至研发人自身,四个方面都要考虑到技术本身能够带来什么,随后四个方面都要充分发挥应有的能力与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必须要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本领。高科技实现产业化,需要人才、梦想,还需要全社会为创新营造容错、宽松的环境。
  戚发轫 “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东方红一号”升空到现在,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稳、迈得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需要弘扬中国航天人的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这种精神,就是“两弹一星”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不管条件如何变化,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是闭门造车,我们要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前提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人类探索宇宙的使命。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中,只要牢牢记住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不断推进技术创新,航天强国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张熇“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
  踏上月球背面,已经是好几代科学家共同的梦想了。在月球背面着陆,第一次近距离地揭开它的面纱,这是一项充满了风险和未知的挑战,国内科研人员只能“从零开始”。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两个“首次”决定了我们在这些领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正因有无数“嫦娥人”的坚持才能有今天,值得骄傲。见证了“嫦娥一号”奔月,参与“嫦娥三号”诞生的每一道环节,又成为“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的执行总监,我已经有3个“女儿”了!相对“三姐”,我对“四妹”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四妹”比“三姐”更加勇敢无畏,也更加智慧强壮,相信能更好完成任务!
  李国平 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司长
  在全面完成好月球探测、载人航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础上,中国航天规划了月球探测四期工程和深空探测工程,计划2030年前各实施4次探测任务,深化人类对月球、火星等天体的认知。同时,中国正在开展低轨运载能力100吨级的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按计划推进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并配套完善相应政策,着力推进空间信息应用,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大众生活品质。在商业航天方面,商业航天是中国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快速发展,在商业火箭、商业卫星研制、商业卫星运营、商业测控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成为中国航天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中国政府对商业航天发展政策可概括为“鼓励”和“有序”,未来将采取更为务实有效的措施,如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完善政府采购商业航天产品与服务机制等,“鼓励”商业航天快速发展,同时将营造有利于商业航天的政策环境,引导其“有序”发展。
其他文献
探讨了基于Landtech掌上电脑的三、四等水准测量电子手簿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应用TURBOPASCAL语言编制三、四等水准测量电子手簿的实现方法,并对开发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该文提出一种新的混沌信号降噪方法——微扰法,并且给出了微扰法的一个具体实例算法——梯度微扰法。该文还对用梯度微扰法进行混沌信号降噪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梯度微扰法能够在低信噪比时得到很好的降噪效果。文中还对梯度微扰法的参数选择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
2011年11月3日和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两次空间无人自动交会对接,突破和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  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李刚摄)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发射成功。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虹湾区地区。这是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实现软着陆。  2020年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
期刊
期刊
分别以1,3,4,6-四硫代戊搭烯-2,5-二酮和4,5-二(2′-氰基乙硫基)-1,3-二硫杂环戊烯-2-酮为原料,经偶联、醇解、烃化制得四甲硫基甲硫富瓦烯和四乙硫基四硫富瓦烯。对两种方法制得产物的产率存
从第二次土地调查的角度出发,主要讨论Geoway软件在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采集中的使用。
科教创新存在两个重要障碍,尤其在高等学校:一是"死亡之谷",指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由于资金支持不足或科研成果复杂等困难,难以实现向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二是"达尔文之海",指应用
科技的进步,促进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多。能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开发和利用能源,将会极大地推
2020年5月30日是我国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在京联合举办了以“科技为民、奋斗有我”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活动。  活动中,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创新团队等10个团队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牌,丁健等28名科技工作者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丁奎岭等258名科技工作者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其中,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当前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服务新农村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