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志愿者活动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4767893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志愿者活动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收取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志愿性社会服务,是我国整个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志愿者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利用自己的时间、资源、精力和技能,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致力于助老扶残、扶贫济困、支教助学、科普宣传、科技推广、环境保护、社区服务、法律援助、医疗护理等社会公益事业。实践证明,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对于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是高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阵地。
  
  一 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首先,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的意识核心,是人行为的精神动力。志愿服务活动所强调的“志愿、不为报酬、利他”的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完全一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大学志愿者们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在自己的奉献中逐渐理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社会责任意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全体社会应当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公共生活准则。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无偿地参与扶贫帮困和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满足社会群体的各种需要,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不仅亲身参与了增进社会福利的实践,而且也可以通过志愿活动认识社会、接触社会,在志愿活动中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公民意识和公共参与精神,体现出他们除学业之外的社会价值以及他们的道德素质和社会潜能。
  最后,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志愿服务不仅能使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强调大学生对社会的服务和奉献精神,而且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和提高的平台、一个能力展示的平台、一个自我推销的平台,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发挥和个人价值实现,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确实磨炼了自己的意志,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从学习中成长,在付出中收获。“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仅契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而且充满时代精神、人文色彩和青春气息,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实践证明,志愿服务活动是当今我国大学生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的社会实践性公益活动,是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内化政治理念和道德原则的重要手段。
  
  二 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自我实现的需要自然会成为人的主要需要,它表示人类都渴望自己的才华、能力得到充分的表现。科学的人生价值观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放自我,在实践中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创造自我价值,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统一。人的自我价值是一种自我奉献、自我索取、自我满足,它不能离开实践活动,只能产生、存在并渗透于个人对社会价值的创造和奉献的过程中以及个人对自身的个人价值索取和满足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当代大学生需要实现自我价值、发挥个人潜能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他们生活在一个并不要花费多少精力就能解决温饱问题的年代,因而物质生活的满足已经不能取代精神生活的满足。但由于大学的特殊性,大学生无法通过职业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也无法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对于社会的帮助。于是,志愿者活动就成为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
  首先,志愿服务精神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动力。离开社会的需要,自我价值就无从谈起,志愿服务在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同时也为志愿者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良机。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的鼓舞下,大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感受到自身价值的的存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促进了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其次,志愿服务倡导的人文关怀促进了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志愿服务的精神、宗旨、口号、行动集中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即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关怀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志愿服务倡导的人文关怀充分反映了全社会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和需要帮助的群体的高度关爱。对于大学生志愿者而言,在将这种关爱传递给服务对象的过程中,也满足了大学生渴望自我实现、追求人生价值的强烈愿望,满足了大学生渴望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多做贡献的强烈愿望,满足了大学生渴望关注社会、关注自身发展的强烈愿望,使自己得到应有的收获,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最后,志愿服务强调自愿,强调在公益性行动中的精神满足。志愿者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不仅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更能深切地体会到自身的价值,而且也会有一种精神上、心理上的自我肯定与满足。这种自我满足和认可感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与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程度相适应,是培养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塑造了大学生自我的人格。因此,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也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
  
  三 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
  
  所谓人格,是指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人格是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健康人格是指处于现实人格的良好状态,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同时又能充分展现个人个性特征的人格模式,它标志着人格和谐、全面、健康地发展。人格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人能否成功,与其是否具有健全人格有紧密联系。大学时代是一个人格成型的关键时期。对于健康人格的塑造而言,书本学习固然重要,但实践也是更重要的学习。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
  首先,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志愿者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锤炼自我的良好平台,对于良好的人格养成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志愿者活动可以磨炼大学生自尊自强的人格意志,端正大学生严谨的生活态度,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的人格品质,并使其拥有胸怀天下的气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开展各项志愿者活动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可通过对比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身的不足,并可以
其他文献
学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必然要求.学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将思想政治理